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日光温室内烟粉虱驱避气味物质筛选和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12 09:20

  本文关键词:日光温室内烟粉虱驱避气味物质筛选和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Q型烟粉虱 直管嗅觉仪 驱避剂 缓释技术 技术集成 感器


【摘要】: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全球性重要害虫,危害日趋严重,因此寻找防治烟粉虱的策略和方法成为全世界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于2013-201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生态实验室和河北省唐山市进行了室内和温室试验,利用直管嗅觉仪、网室试验测定了6种驱避单剂及其混合物对Q型烟粉虱的驱避作用。筛选出了最佳驱避配比,优选了驱避剂使用方式,最后在温室中评估了驱避剂与黄板、反光带等技术结合的防虫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烟粉虱驱避剂筛选 应用直管嗅觉仪测定了7种潜在驱避剂单体的驱避效果,并测定了其按不同比例混合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7种驱避剂对烟粉虱均有驱避作用,吐温(促溶剂)对烟粉虱没有驱避作用,D-柠檬烯,柠檬醛和橄榄油在比例为63:7:30(DLCO)时,具有更好的驱避烟粉虱的性价比。 (2)驱避剂(DLCO)对不同发育期烟粉虱的毒性 驱避剂对作物的安全浓度是1%。直接喷施驱避剂对不同发育期烟粉虱没有毒性。 (3)驱避齐(DLCO)驱避效果的测定及不同释放方式比较 试验比较了非选择性试验和选择性试验中的驱避效果,并测定了喷施和悬挂驱避剂缓释小瓶两种方式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和残效期。结果表明不论选择性试验还是非选择性试验,与对照相比均表现出对成虫的显著驱避作用;两种驱避剂释放方式中悬挂驱避剂缓释小瓶具有更大的驱避范围和更持久的驱避效果。 (4)驱避剂(DLCO)对天敌的驱避作用以及其在日光温室的综合应用 试验测定驱避剂对东亚小花蝽、中华草蛉和七星瓢虫三种温室天敌的没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将驱避剂缓释小瓶(DLCO)与黄板、反光带等相结合的防治烟粉虱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综合绿色防控集成具有良好的烟粉虱防控效果。 (5)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 地面铺设草垫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室杂草的发生数量,进一步将此技术与烟粉虱驱避技术集成后将更有助于日光温室病虫草的无公害治理。通过对Q型烟粉虱头部感器的电镜扫描与触角切除试验研究表明,触角(鞭节)是其主要嗅觉器官。
【关键词】:Q型烟粉虱 直管嗅觉仪 驱避剂 缓释技术 技术集成 感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6
  • 1.1 烟粉虱概述9-10
  • 1.2 绿色防控及其研究进展10-11
  • 1.3 昆虫的感受机制11
  • 1.4 昆虫化学生态的研究进展11-12
  • 1.5 驱避植物应用研究进展12
  • 1.6 驱避剂研究进展12-14
  • 1.7 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14-16
  • 第二章 烟粉虱驱避剂的筛选16-23
  • 2.1 不同驱避剂的驱避时间和效果测定16-19
  • 2.2 驱避剂单剂和混合物对烟粉虱驱避效果比较19-23
  • 第三章 驱避剂对烟粉虱毒性23-29
  • 3.1 材料与方法23-24
  • 3.2 结果与分析24-27
  • 3.3 讨论27-29
  • 第四章 驱避剂对烟粉虱天敌的驱避作用29-33
  • 4.1 材料与方法29
  • 4.2 室内嗅觉仪的行为测定方法29
  • 4.3 数据处理29
  • 4.4 结果与分析29-31
  • 4.5 讨论31-33
  • 第五章 驱避剂的网室驱避效果33-38
  • 5.1 材料与方法33-34
  • 5.2 数据处理34-35
  • 5.3 结果与分析35-36
  • 5.4 讨论36-38
  • 第六章 驱避剂施用方式对驱避效果的影响38-43
  • 6.1 材料与方法38-39
  • 6.2 结果与分析39-42
  • 6.3 讨论42-43
  • 第七章 驱避剂缓释技术在日光温室的综合应用43-51
  • 7.1 番茄温室内的应用43-47
  • 7.2 黄瓜温室内的应用47-50
  • 7.3 结论与讨论50-51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51-53
  • 8.1 烟粉虱驱避剂的筛选51
  • 8.2 烟粉虱驱避剂的毒性51
  • 8.3 烟粉虱驱避剂对温室天敌的驱避作用51
  • 8.4 烟粉虱驱避剂的使用方式51-52
  • 8.5 烟粉虱驱避剂、黄板、反光带等技术集成及效果52
  • 8.6 本论文的创新点52
  • 8.7 未来的研究展望52-53
  • 辅助研究Ⅰ 铺草垫对温室小环境的影响53-58
  • 辅助研究Ⅱ Q隐种烟粉虱观察及功能初步研究58-67
  • 参考文献67-76
  • 致谢76-77
  • 作者简介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海忠;;昆虫触角感受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2 徐向龙;;利用大蒜驱避蚜虫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3 纠敏;汪伦记;李西波;段毅;;入侵B型与Q型烟粉虱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4 张芝利;关于烟粉虱大发生的思考[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5 罗晨,张芝利;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研究概述[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6 姚永生,原国辉,罗梅浩;铜绿丽金龟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J];华北农学报;2004年03期

7 何玉仙;黄建;;烟粉虱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华东昆虫学报;2005年04期

8 姚英娟,薛东,杨长举;昆虫行为与信息化合物关系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刘金香,钟国华,谢建军,官珊,胡美英;昆虫化学感受蛋白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05年03期

10 张慧杰,张战备,雷逢进,张丽萍;重要经济害虫烟粉虱的发生[J];昆虫知识;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佰明;B型和Q型烟粉虱竞争取代的取食行为学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潘慧鹏;烟粉虱Q型替代B型的生态学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60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660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