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外疑问句类型对比_《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4 07:17

  本文关键词:汉韩疑问句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4年

汉韩疑问句对比研究

娄珺  

【摘要】: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到:“疑问语气是一个总名,疑和问的范围不完全一致”。疑问句的构成包括疑和问两个方面,疑属于内容,问属于形式。汉语和韩语里疑问句除了表达“疑”外,还可以表达各种丰富的意义(如命令、陈述、推测等)。所以疑问句具有区别于其他句类的形态特征和内容上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汉韩语的句类研究中疑问句研究最活跃。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具有相似形式的汉韩语疑问句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而表达相同意义的汉韩语疑问句可能表现形式不同,因此汉韩语疑问句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韩语学习者来说有一定的意义。本论文以现有研究资料为基础,搜集语法书、小说、电视剧中的疑问句语料作为研究对象,以语法范畴的实现方法为立足点从多个角度研究汉韩疑问句的实现类型和实现方法。首先运用统计的方法对汉韩语口语语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疑问句的实现类型和疑问语气范畴的实现方法,比较汉韩语基本形态的疑问句特点;再从语义的角度出发分析疑问句表达的各种丰富的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汉韩语疑问句表达各种意义时的表现手段来研究汉韩语的异同。本论文中阐明的新观点和采用的新方法总结如下:第一、概念的再确立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汉韩中对疑问句的定义标准不一,本论文综合汉韩语中疑问句的定义并从“疑”,“问”, “答”三大要素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分开考虑形式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汉韩语对比研究的疑问句分类方法。本论文并未采用“特殊疑问句”的概念,而是系统分析疑问句表达的各种意义。第二、在语法范畴实现方法的观点下通过统计的方法归纳分析汉韩疑问句的实现类型和实现方法。提出了a.[—语气词]b.疑问语气词,c.”…还是…”选择式,d.”X不(X)?”和e.不完整句子为实现汉语疑问句的类型,a.疑问词尾,b.共用词尾,c.陈述词尾,命令词尾,共动词尾等,d.连接词尾和e.不完整句子为实现韩语疑问句的类型。通过统计发现,汉语[一语气词]实现的疑问句所占比重最大,韩语共用词尾实现的疑问句所占比重最大;语气范畴的实现方法上看,汉语主要通过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手段来实现,而韩语一般通过语音、形态和词汇等手段来实现。并且通过统计发现,[-疑问词]和[+疑问词]疑问句的实现类型大相径庭,而在韩语中却不因疑问词的出现与否有特殊的变化。第三、语义为出发点的分析方法。现有的汉韩对比研究一般以形式为出发点,本论文研究疑问句的语义时,完全以语义为出发点分析汉韩表达的异同。如一般认为韩语的否定疑问形“(?)?”为确认疑问句,而在本论文中通过考察语义,认为“(?)?”表达陈述语义,并比较了汉语中的类似表达。第四、疑问句语义研究的多样性。现有的疑问句语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反问句的研究上,本论文将疑问句的意义分为基本意义和非疑问意义,对比分析表达各种意义的疑问句的表达方法。包括表达[+陈述]的陈述疑问句和[-陈述]意义的确认疑问句和推测疑问句,表达[+命令]的命令疑问句和[-命令]意义的请求疑问句,和表达强烈感叹的感叹疑问句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H5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耀晶;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徐阳春;疑问句的语义、语用考察[J];汉语学习;2003年04期

3 柳英绿;韩汉语正反问句对比[J];汉语学习;2003年05期

4 杨明天;疑问句的非疑问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5 陈妹金;汉语假性疑问句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康亮芳;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构成情况看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7 邵敬敏;;叹词疑问句语义层面分析[J];语文研究;1989年02期

8 邢福义;现代汉语的特指性是非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申向阳;;九寨沟方言“把”字句及“给”字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高华;;英汉附加问句在会话中的传信功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刘翠;古汉语“不”的一类特殊用法——兼与《经传释词》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司罗红;;疑问特征及一般疑问句的生成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嘉忆;;汉译英口译材料的难度判断[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汉语否定词的“实质”与演变[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5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6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马琳;陈丛梅;;《汉英奥林匹克词典》的词目确立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建军;;疑问副词“还”溯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叶建军;《金瓶梅词话》中的反问副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叶建军;《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龚嘉镇;“难道”的多义性与“难道”句的歧义性[J];辞书研究;1995年02期

5 彭茗玮;从《世说新语》看疑问代词“何”及“何”字结构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6 廖秋忠;;《语气与情态》评介[J];国外语言学;1989年04期

7 江蓝生;疑问副词“可”探源[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

8 李杰;试论现代汉语状语的情感功能[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1期

9 张平;表反问语气的“还”与加强反问语气的“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傅雨贤;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分布[J];汉语学习;198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6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孙汝建;语气和语气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1998年

8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菊玲;《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瑛;现代汉语自主副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刘瑛;现代汉语正反问反问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4 王功平;副词“倒”与“却”的对比语义、语气及相关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白雁南;浅谈《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的特点和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方红;“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盛丽春;或然语气副词“大概”、“也许”和“恐怕”的功能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8 张平;副词“还”的系统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郭新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姝;反问句的句法结构及语义、语用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晓光,毛文莉;从日语陈述争论谈汉语疑问语气词的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03期

2 陈泽平;;北京话和福州话疑问语气词的对比分析[J];中国语文;2004年05期

3 陈俊芳;郭雁文;;汉语疑问语气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江海燕;;疑问语气意义的两种表达途径[J];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02期

5 陈明富;张鹏丽;;豫南罗山方言的是非疑问语气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沈莉娜;;现代汉语中的“没有”作为疑问语气词的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树瑛;;再谈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8 陈明富;张鹏丽;;豫南罗山方言的五类疑问语气词[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刘建琼;张英帆;;长沙方言作为过渡方言的分析——以长沙方言疑问语气词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江海燕;;语气词“吧”和疑问语气的传达[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丹宁;蔡莲红;;汉语疑问语气的声学特征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2 熊子瑜;林茂灿;;语气词“maO”的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3 刘必善;;《论语》的句末语气词连用[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黄小平;;宁都客家话疑问语气系统略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娟;疑问语气范畴与汉语疑问句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娄珺;汉韩疑问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翩翩;武汉方言语气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皮婕;恩施方言句末疑问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钱成慧;平阳话的疑问语气词[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安妮;留学生疑问语气词习得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江瑜;日本留学生汉语疑问语气词习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靖;对韩疑问语气词“吧、呢、吗”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李桢窈;日美留学生疑问语气词习得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林凌;成都方言语气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杨琴芳;新平傣雅语句末疑问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相君;满语疑问形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汉韩疑问句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90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