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和参与 ——奥古斯丁伦理思想中的秩序内涵

发布时间:2021-10-16 10:34
  论文通过对奥古斯丁伦理思想中秩序内涵的解析,回应在现代社会伦理困境中,普通个体如何自我安顿的问题。奥古斯丁放弃通过理性实现人上升的希腊哲学路径,而将意志作为人之自然的一部分,并以之为实现人的完全,即内在有序性的关键。恶的来源因此不再仅仅是无知,而更是意志的错误转向。而再进一步的原因,则似乎在于人从无中被造的限度。人与神之间的正当秩序被奥古斯丁作为人的存在和社会性参与的根本基点。他认为人之罪的本质部分在于这一正当秩序的崩坏,而救赎的本质则在于这一正当秩序的恢复。只有在这一正当秩序建立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才真正成为可能,而婚姻也才有其属灵的意义,即作为一种圣礼使在情欲上无法自制的个体可以安顿在正当秩序中。人与神之间正当秩序的恢复并不意味着人的内在有序性就完全恢复了,更不意味着人得以实现内在的完美秩序,这在现世只有极少数得到神恩典的人才能实现。个体不能仅关注自己在存在层面的更新,也需对邻人尽爱的责任。对于政治,要忍受恶政,因为要尊重神所设立的秩序,但又要去纠正邻人恶行,因为爱内含着纠正的行动。此外,政治暴力和战争终究是恶的,但因目的和必要性而可以以恶为善。奥古斯丁也不认为在地上可以建立...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秩序中的个体
    1.2 本文的主旨和结构
2 人的失序与恶的来源
    2.1 柏拉图恶的来源理论
    2.2 普罗提诺论灵魂的坠落
    2.3 意志作为哲学概念的道德应用
    2.4 人的失序与恶的来源
        2.4.1 贪欲、意志的错误转向、从无中被造
        2.4.2 骄傲、爱、无知
        2.4.3 人的失序:罪的后果
3 恶的本质与恶何以被允许存在
    3.1 秩序与恶的本质
        3.1.1 奥古斯丁归信之前对神的本体和恶的认知历程
        3.1.2 善与恶:存在与虚无
    3.2 恶何以被允许存在
4 奥古斯丁婚姻伦理中的秩序内涵
    4.1 友爱在于秩序
    4.2 罗马婚姻秩序的沿革
        4.2.1 罗马古代婚姻秩序的基本特征
        4.2.2 罗马帝国早期和晚期婚姻秩序的转变:法律角度的观察
        4.2.3 罗马晚期婚姻秩序的新特征和趋势:基督教的影响
    4.3 秩序与婚姻伦理
        4.3.1 奥古斯丁的情欲历程:秩序与存在
        4.3.2 奥古斯丁婚姻伦理的秩序内涵
5 奥古斯丁政治伦理中的秩序内涵
    5.1 传统罗马社会的政治伦理:西塞罗
    5.2 基督教的基本政治伦理:保罗
    5.3 秩序与政治伦理
        5.3.1 忍耐恶政与纠正恶行
        5.3.2 政治权力和政治暴力:统治和战争
        5.3.3 理想政制:正义与和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奥古斯丁与世界秩序的理念化[J]. 李猛.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4)



本文编号:3439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39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