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期(1925-1937)京津地区章草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13:01
  民国时期,多元动荡的社会格局,激烈对抗的中西文化,大量珍稀资源的面世,艺术与实用的双重需求等,使得章草书在沉寂几百年后,又一次繁荣兴盛。民国时期京津地区的章草书,在创造艺术新高度的同时,又被书家学者们当成文字改革的目标及省时强国的寄托,以艺术与实用双线交织的方式发挥着它的魅力。民国时期“海派”书法的研究已颇具规模,而与之相对的“京派”书法却较少被关注,其中的章草书更是备受冷落。正因如此,民国中期京津地区章草书是本文的研究主体,文中着重探讨其兴盛原因,发展状况,艺术成就,实用特征及失败缘由等,从而弥补民国章草书研究上的不足。本文先从民国时期京津两地密切交织的社会背景入手,探索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章草书等方面的“一体化”现象。再分析京津地区章草书的历史际遇及发展概况。之后解析章草书在京津地区得以兴盛的背后支撑力量,明析其主体成员间的交游,旧臣遗民的拥护,社团中隐含的章草现象等。而后着重探讨章草书在京津地区所呈现的独特状况与成就,从艺术与实用两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其艺术特征一方面受“海派”如沈曾植等人的影响;一方面受本土文化环境的牵制,如受馆阁体余绪的制约、严谨学风的约束、文字改革的左...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民国中期(1925-1937)京津地区章草书研究


溥仪天津寓所静园

梁启超,寓所,天津,溥仪


其它时间主要住在天津,并于意租界建起了“饮冰室”②(图1-2)。但他又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地讲学或参与其它事务,时常出现在宣南画社的雅集中,频繁地往返于京津之间。他还于寒暑假期间,在书斋“饮冰室”内开设补习馆,许多清华与南开的学生到此求学,此举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融。居住天津的这段时期,也是梁启超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尤其是自欧洲回国后),其间代表性著作有 清代学术概论ǐ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ǐ 中国文化史ǐ 书法指导ǐ等。罗振玉于1919年回国后至1928年期间也主要定居于天津,自建了位于法租界的嘉乐里③。溥仪还在京城时,他便是溥仪的心腹。他一边著力策划溥仪东山再起

封面,第一,梁启超,北京


(1882—1947)先后于京津两地成立或加入了榕荫堂诗社、稊园诗社、蛰园诗社、聊园词社、趣园词社、须社、蛰园律社等多个社团。梁启超等人创立的 庸言ǐ报(1912年至1914年间)(图1-3),在天津日租界的 庸言ǐ报馆出版,而收稿地址后改为北京。《庸言报》广告二项云:兹特聘订黄君远庸为编辑主任,以后内外投稿,请迳寄北京前门外东南园黄寓。④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京津两地间的融合与依赖,也印证了两地文化的密切交织趋于常态化。①张晓唯.罗振玉寓津十年记[M] 陈秋强主编.上虞罗振玉.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2:68—69.②梁启超.题越园画 双松ǐ[M]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 9 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475.③吕鹏.湖社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32.④姜泣群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适吾所适”高二适[J]. 徐利明.  中国书画. 2015(07)
[2]从《那桐日记》看满清王公贵胄民初归隐津门的寓公生活[J]. 井振武.  天津政协. 2014(10)
[3]章草复兴百年巡礼[J]. 侯开嘉.  中国书法. 2014(11)
[4]论草书基本型与标准草书[J]. 刘清扬.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5]郑诵先先生法书遗墨汇编跋[J]. 启功.  中华书画家. 2013(01)
[6]近代海上画派的商业运作模式探究[J]. 孙淑芹.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草书与近代汉字改革[J]. 彭砺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2)
[8]近代书画社团的经济性质与功能[J]. 陈永怡.  新美术. 2005(03)
[9]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上)[J]. 万青力.  美术研究. 2000(04)
[10]“篆隶笔意”与四百年书法流变考论[J]. 徐利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0(04)

博士论文
[1]民国书法社团研究(1912-1949)[D]. 李阳洪.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2]天津近代画家群体研究[D]. 徐群.南开大学 2013
[3]章草书形体演变研究[D]. 寻鹏.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民国前期(1912-1937)书画润例研究[D]. 王晓笛.南京艺术学院 2012
[2]以钱玄同为例看五四精英的书法情结[D]. 尤婕.南京艺术学院 2011
[3]民国前期(1912-1937)北京书画市场结构研究[D]. 张涛.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57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57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