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3-06-03 07:37
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
【文章页数】:22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捍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28916
【文章页数】:22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捍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28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2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