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文集》同义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9:24

  本文关键词:《三曹文集》同义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曹文集》 同义词 语义 语法 语用


【摘要】:本文以《三曹文集》同义词为研究对象,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散文作品为语料,秉持“一义相同”的原则,整理归纳出566组同义词。有些同义范畴内既包含单音词,也包含复音词,还有一些同义范畴仅由复音词组成。在全部同义词组中,有复音词的组别仅占一半,显示了中古汉语的时代特征。 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先秦两汉时期重要的典籍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句,,结合义素分析法和核心词等方法和概念,将同义词和等义词区分开来。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同一语义范畴内的词语在使用频率、搭配灵活度、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等方面有差异,这一差异决定了它们在范畴内是否可以看作核心词。有些词语逐渐取代了其他词语,被替换的词则成为历史词,失去了生命力。但词语间的更替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存在漫长的过渡期。对于在《三曹文集》中看似被替换的词语,本文采用共时研究的方法,在同时代或创作于稍晚时期的典籍中搜索分析,以期得到科学有效的结论。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整理了同义词的界定、研究方法、现有研究成果等相关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分别研究了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同义范畴内词语在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的异同;第三部分总结了《三曹文集》同义词的特点,阐明了研究价值;最后一部分是附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三曹文集》情况归纳了同义词词组,直观地展示三曹文集同义词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三曹文集》 同义词 语义 语法 语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第一章 绪论7-25
  • 1.1 三曹文集同义词研究综述7-21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步骤21-23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23-25
  • 第二章 《三曹文集》同义词分析25-135
  • 2.1 坟、墓、冢25-37
  • 2.2 舟、船37-46
  • 2.3 道、路、途46-56
  • 2.4 民、氓、百姓56-65
  • 2.5 年、岁、载65-71
  • 2.6 闻、听、聆71-80
  • 2.7 讨、征、伐80-91
  • 2.8 瞻、望、眺91-99
  • 2.9 伺、省、观、察99-103
  • 2.10 寡、少、鲜、乏、希103-114
  • 2.11 空、虚114-123
  • 2.12 旧、故123-135
  • 第三章 《三曹文集》同义词概述135-148
  • 3.1 《三曹文集》同义词的构成135-138
  • 3.2 《三曹文集》同义词的演化规律138-139
  • 3.3 《三曹文集》同义词的区别特征139-142
  • 3.4 《三曹文集》复音同义词概说142-148
  • 结语148-151
  • 附录151-169
  • 参考文献169-175
  • 后记175-176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翘;;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徐正考;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徐盛芳,徐正考;20年来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综述[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陈桂成;同义词群是开放性的动态结构[J];辞书研究;2003年04期

5 张志毅;确定同义词的几个基本观点[J];吉林师大学报;1965年01期

6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年02期

7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8 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9 陈秀兰;从常用词看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的差异[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10 方一新;郭晓妮;;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古汉语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晓妍;若干组先秦同义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闫从发;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时代汉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李轶;情感类同义词素并列式复合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唐莉莉;《左传》单音节实词同义词辨释[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1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631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7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