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湖北航政研究(1928-1949)
本文关键词:近代湖北航政研究(1928-1949)
【摘要】:航运业是交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航运业的管理,即航政,对维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保证航运业良好运行是必不可少的。近代中国航政制度是随着新式航运业传入中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围绕着航业的经营管理权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列强与中国政府、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政府与商人之间等等不断的矛盾冲突,后人认识中往往只注重航政制度的条文和列强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而忽视了中国社会载体内部的矛盾冲突。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航运业是近代中国航运业的重镇。因此通过梳理近代湖北航政的设置、运作及变革的相关事例与事实,展现近代航政建立的过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及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近代中国社会中权力建设和分配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影响。近代新式的交通工具轮船伴随西方的坚船利炮一起传入了中国。随着列强对华贸易的繁盛,往来轮船络绎不绝,中国沿海地区的航运业日趋发达。当清政府面对近代航业的管理这一新问题时,选择将其交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管理,由此近代中国海关开始兼管航政,并建立了最初的航政管理制度。在湖北最早的近代航政机关则是以江汉关为首的海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本土近代交通业迅速发展,时人对近代交通的认识发生变化,1906年清政府在中央成立了自主的交通主管机关邮传部,开始逐步收回航政权。在这一过程中,江汉关逐步从航政的主管机关转向了政策的执行机构,重点表现在对航业公会的管理中。由于江汉关控制在外人手中,航政管理中往往存有偏袒外轮的弊端,且由于中央机关对其管理存有漏洞,在政策的实施中弊端丛丛。随着湖北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对区域内航运业的管理从单纯的政府命令,逐步建立了自主的航政机关,地方进一步掌握和扩大了航政的经营管理权,其航政的重点在轮船的注册管理上。在20世纪20年代航权收回运动后,地方与交通部关于航政权限的划分矛盾重重,最终湖北地方在争夺中丧失了大部分经营管理权,并进一步转向内河航业经营。此后官商之间围绕着内河航业的经营管理纠纷不断。湖北地方政府以轮船事故的频发为契机,将商营的内河航业代管,航商虽然在航业公会的组织下多次抗议,但最终被迫将轮船归于政府管理,其通过内河航轮监察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经营的监督作用,维护了自身的利益。湖北官方用行政垄断的方式创立了“商督公营”的模式,其实质是政企一体、政企不分,虽然在经营初期有过整顿,但是由于垄断内河经营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在轮船代管期限满后,政府更是用行政手段强行使官商合营,航商虽然不断抗议,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但最终官商合营得以实施,而作为官商之间的组织内河航轮董事会的酝酿和产生,反映了双方不断的博弈交锋。抗战爆发后,面对大量物资和难民,湖北内河航业的特殊经营管理模式在运输中发挥了积极高效作用。湖北内河航业在短暂的官商合营后,由于航线缩短、船只减少等情况,湖北地方政府将船只交还给航商,对内河航业从经营和管理转向了管理监督。战争了导致湖北民营航业几乎丧失殆尽,公营航业也仅能基本维持水上交通,其运行中由于自然环境、时局和自身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困境重重。由于国民政府战时交通统制政策的实施,交通部航政权进一步加强,而湖北省的航政权则相应式微。抗战胜利后,湖北省公营航业逐步恢复,并通过多方筹措经费、与地方合作、接受敌伪船只等方式迅速壮大。湖北内河航业在经营管理中,试图恢复战前垄断内河航线的情况,遭到了外来和本地民营轮船公司的挑战,最终在交通部的主持下未能成功。湖北公营航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丛丛困难和弊端,虽经微弱的整顿,但在时局动荡下,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湖北航政在近代中国时局的巨大变革中,围绕着经营管理权问题,不断产生的矛盾与纠葛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众多侧面之一,其间形成的特殊的商督公营模式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其所反映近代制度建设与变迁中的官商关系也是值得深思的。
【关键词】:湖北 航政 商督公营 内河航运 航业公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75-09;K2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3
- 绪论13-21
- 一、选题缘起13-14
- 二、学术史综述14-19
- 三、资料与思路19-21
- 第一章 外人掌控——海关与近代湖北航政21-40
- 第一节 海关攫取内河航政权21-23
- 第二节 海关航政管理地位的转变23-26
- 第三节 海关与航业公会26-28
- 第四节 海关管理航政中的问题28-31
- 第五节 从行政组织到民间团体:从商船公会到航业公会的演变31-37
- 一、清末商船公会的成立31-32
- 二、“行政组织”——商船公会的行政职能32-33
- 三、商船公会的弊端33-34
- 四、行政权的削弱34-36
- 五、航业公会的成立与改组36-37
- 第六节 湖北航政管理机关的初步成立37-40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湖北航政37-38
- 二、南京政府前期的航政运营(1928-1933)38-40
- 第二章 管理与经营的合流——“商督公营”机制的创立40-84
- 第一节 湖北航业代管的开端40-49
- 一、航行事故频出与社会的反应40-42
- 二、代管的出台与官商交涉42-49
- 第三节 航运营业与航政管理49-67
- 一、内河航运官营的开始50-59
- 二、官营模式中的员工管理59-63
- 三、航政与军警及地方的关系63-67
- 第四节 商督公营:内河航轮监察委员会及其运作67-74
- 一、内河航轮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及性质67-68
- 二、良好的运作68-74
- 第五节 官商合营:内河航轮董事会的酝酿及争执74-84
- 一、官商合营与董事会的酝酿74-77
- 二、董事会人事之争77-84
- 第三章 统制交通——抗战中的湖北航政(193——1945)84-115
- 第一节 战时航运营业84-101
- 一、战时航运的开展84-92
- 二、战时航运与军政机关的租用92-94
- 三、战时航运的困境94-101
- 第二节 战时航运管理101-109
- 一、代管商船政策的调整和对商船的管理101-105
- 二、对航行及船员的管理105-108
- 三、航政权的式微108-109
- 第三节 湖北航政与抗战时期的难民运输109-115
- 第四章 打破与分离——抗战后的复员与重建115-134
- 第一节 战后复员与重建中官营的扩大115-120
- 一、复员运输中的官营与商运115-116
- 二、航运的重建116-119
- 三、商轮的赔偿和萎缩119-120
- 第二节 回归与打破:航线权之争120-129
- 一、官营的重启120-122
- 二、航线权之冲突122-126
- 三、与地方社会的合作与矛盾126-129
- 第三节 航业官营的漏洞与整顿129-134
- 一、官营之弊端129-132
- 二、微弱的整顿132-134
- 结语134-137
- 参考文献137-140
- 读博期间主要成果140-141
- 后记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海宗 ,朱泳波 ,张健;全面预算在民航业的应用研究[J];四川会计;2003年08期
2 秦占欣,石磊;世界民航业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民航的战略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3 袁蓉,陈景秋,王垒;民航业员工变革适应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12期
4 李艳华;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的影响及政府监管[J];中国民用航空;2005年04期
5 胡小娟;低成本挤压民航业[J];互联网周刊;2005年01期
6 卢永红;民航业政府规制体制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01期
7 苏宁;;全球民航业规划未来[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03期
8 苏宁;;民航业面临高油价[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04期
9 曹允春;沈丹阳;;多方位洞察民航业的明天[J];国际航空;2007年06期
10 于丽曼;王妙;;中美民航业发展比较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立成;;上海形成全国航业和远东航业中心[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仇亮;王维法;;全球金融危机对临海港航业的影响及对策[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舒;李涵;甘犁;;市场竞争与中国民航机票定价[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4 司徒锦裕;;深圳港航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及前瞻[A];中国航海学会199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蒙景辉;青海民航业步入快速增长期[N];工人日报;2001年
2 记者 许晓泓 王诗_g;以新理念谋划民航业发展[N];中国民航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关键要形成民航业发展合力[N];中国民航报;2012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王雪;为民航业提供新的人才支撑点[N];中国民航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林春霞;民航业将迎来建设春天[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6 边际;分工方案出台 促进民航业发展重在落实[N];中国航空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韩榕;民航业去年增长趋缓 整体盈利水平下降[N];中国航空报;2013年
8 记者 韩磊;河北省多措并举促进民航业发展[N];中国民航报;2013年
9 记者 王诗_g;全力推进西藏民航业加快发展[N];中国民航报;2013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仁际宇;取消航线票价下浮限制 不如让民航业自由竞争[N];证券时报;2013年
,本文编号:721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72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