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7 02:05

  本文关键词: 侵略罪 国际刑事法院 修正案生效 安理会 补充性原则 出处:《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虽然1998年产生的《罗马规约》将侵略罪列入国际刑事法院具有管辖权的罪行,但是一个包含具体条款的侵略罪修正案直到2010年第一次规约审查会议才得以通过。修正案在对侵略罪做出定义的同时提供了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的特别规定。这篇论文旨在系统研究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的有关制度,既包括特别适用于侵略罪的制度,即修正案中包含的特别规定、修正案的生效,也包括规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使管辖权的制度。这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侵略与侵略罪概述。本章梳理了侵略战争非法化的历史,论述了侵略责任是如何从纯粹的国家责任演变出个人刑事责任。基于这样的背景,侵略罪定义的发展经历了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74年《侵略定义》到《罗马规约》侵略罪修正案的过程。规约第8条之二提供的侵略罪定义体现了侵略罪具有的三个方面特征:侵略罪以国家行为为基础;侵略罪必然具有跨国性;侵略罪是“领导人犯罪”。这些特征使得管辖侵略罪成为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第二章考察侵略罪修正案对缔约国的生效。侵略罪修正案对缔约国的生效是国际刑事法院管辖侵略罪最基本的条件。《罗马规约》中存在两个调整修正案生效的条款,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适用门槛和法律后果。在谈判过程中,对于侵略罪修正案的生效程序存在四种不同的观点。基于对它们的分析,这篇论文认为:第一,侵略罪修正案的生效不得绕开规约所规定的生效程序;第二,侵略罪修正案的生效无法同时适用规约第121条第4款和第5款两个条款;第三,基于对有关条款的文字解释、目的解释以及嗣后实践的印证,侵略罪修正案的生效应当适用规约第121条第5款,即其效力只能及于每一个批准或接受该修正案的国家,对于未批准或接受的国家不得生效。第三章论述《罗马规约》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侵略罪的特别限制。《罗马规约》中存在三个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侵略罪做出特别限制的条款,其中规约第15条之二第4款的法理基础颇具争议。这篇文章认为,做出排除声明对于已加入修正案的缔约国的法律地位有着实质的影响,对未加入修正案的缔约国的法律地位则无变动;但是无论缔约国是否加入修正案,均有做出排除声明的动因。在缔约国提交或检察官自行开始调查的情况下,规约第15条之二第4款、第5款和第121条第5款第二句话的同时适用将导致规约原有的行使管辖权的规则被架空。不过这三个条款对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的限制并不适用于安理会提交情势,因此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的很重要的一个侧面将是依赖安理会的行动。第四章讨论安理会对侵略行为的认定与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的管辖。安理会对侵略行为的认定权来源于《宪章》,其实践由来已久,尽管在这一实践中有多少决议能够被视为对侵略行为的认定仍有待说明。安理会的这项权力具有非排他性,这为国际刑事法院获得认定侵略行为的权力提供了空间;当然,安理会的认定权具有时间上和效力上的优先性。事实上,在安理会认定侵略行为的三种立场中只有侵略行为不存在的认定能够起到阻止国际刑事法院有效管辖侵略罪的作用;它所做出的侵略行为存在的认定或不做出认定都无法干预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性。当然,不能忽略的是,规约第16条授权安理会无论采取任何立场都可以推迟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的调查或起诉长达12个月,并可无限制延长这一请求。第五章分析补充性原则在国际刑事法院管辖侵略罪中的适用。根据补充性原则,国际刑事法院首先应当考察《罗马规约》缔约各国的国内法院对核心犯罪的管辖。然而,侵略罪的国内管辖受到来自国家管辖豁免、国家领导人豁免、对侵略罪普遍管辖权的缺失和强烈的政治因素等问题的严重影响,事实上很难顺利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补充性原则充当国际与国内管辖权良好纽带的角色难以为继,它将使得国际刑事法院要么不断地对一部分侵略罪案件是否符合自身行使管辖权的条件进行考察,进而行使管辖权,要么对另一部分缺乏独立公正的审判袖手旁观。不过,侵略罪修正案并未对侵略罪是否适用补充性原则的问题进行任何变更,因此目前来看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仍旧处于补充性原则的支配之下。这篇论文最后进行总结,比较不同的管辖权启动方式下国际刑事法院管辖侵略罪需要满足不同条件,并对国际刑事法院即将开始的这方面实践做出评价。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9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泽宪;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性质[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2 盛红生;国际刑事法院在实现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3期

3 王秀梅,杜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属性[J];现代法学;2003年03期

4 彭文华,郭文东;论国际刑事法院之管辖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廖敏文;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义务述评[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6 许楚敬;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与国家的同意[J];时代法学;2004年01期

7 许楚敬;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烨;评国际刑事法院的强制性管辖权[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萨海斌,熊海燕;论《罗马规约》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10期

10 刘正;中国在“后国际刑事法院时代”的应对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黄文旭;;论国际刑事法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管辖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谢焱;;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国际犯罪人的基本法律问题——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仁文;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N];检察日报;2005年

2 秉 直 秀 梅 黄 芳;国际刑事法院相关问题探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黄风;国际刑事法院:能否一碗水端平[N];法制日报;2009年

4 宋杰;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影响几何[N];法制日报;2011年

5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黄峗琴;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制度述评[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记者 孙天仁;荷兰国际刑事法院作出首例判决[N];人民日报;2012年

7 刘仁文;再访国际刑事法院[N];法制日报;2012年

8 新华社记者 冯坚;国际刑事法院:欧美争执难休[N];检察日报;2002年

9 赵雯;五问国际刑事法院[N];检察日报;2003年

10 刘仁文;国际刑事法院就要独立、公正、有效[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D];湘潭大学;2007年

2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于南;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肖铃;国际刑事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苏敏华;“罗马规约”程序与证据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陆静;国际检察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劲松;论国际刑事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D];贵州大学;2008年

2 范涛;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闫洁琼;论安理会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俞蕾;国际刑事法院被害人参与诉讼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蒋凌云;国际刑事法院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黎莉;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及其在审判实践的体现[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嵇建国;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姜斓;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凌梅红;从《罗马规约》看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荣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并移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67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467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