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城市交通中电动自行车的法律规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13:09

  本文选题:电动自行车 切入点:机动车 出处:《广西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随之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尤其以城市交通中的问题最为突出。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探讨,认为针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适当的、全面的法律规范具有积极意义。其一,电动自行车作为合法的交通运输工具,驾驶人使用其出行就享有相应的路权,允许和保障其上路行驶既是对其权利的肯定,也是社会发展之所必须;其二,对电动自行车的法律属性进行恰当的定义,才能更好地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高效而公平的行政规制,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环境的和谐。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概况,并且归纳总结目前我国对于电动自行车的法律规定,以及几大城市对电动自行车进行规范、规制的方式。第二章,分析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行政规制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类型定位模糊、“全面禁行”措施欠缺公允性、行政管理过程欠缺体系性和连贯性、损害赔偿保障手段的缺失。第三章,反思电动自行车的法律属性,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交通中电动自行车的法律规范体系存在的错误和漏洞,并探讨修订电动自行车法律定义、明确其机动车的法律属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四章,在上述章节的基础上,,提出规范我国电动自行车行政规制的构想。其一,重新规定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及法律属性,并做好对旧的非机动车国标向新的机动车国标过渡的工作准备。其二,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行政规制体系,全面覆盖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各个环节;其三,根据既定法律法规与地方性制度规范,全面加强行政监管,对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不再姑息或拖延。结语,简要概括文章的问题、思考和建议,归纳总结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bicycle in the whole country, all kinds of social problems have arisen, especially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appropriate and comprehensive legal norms for electric bicycles. First, as a legal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electric bicycles have the right of way when they are used. To allow and protect its driving on the road is not only the affirmation of its right, but also the necess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proper definition of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electric bicycle can better carry out efficient and fai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of electric bicycl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armony of urban traff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electric bicycles in China,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legal provisions for electric bicycles in China. As well as several major cities to regulate and regulate electric bicycles. Chapter tw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of electric bicycle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vague positioning of the type, lack of fairness in the measures of "total ban", lack of systematization and consistency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etc. The third chapter reflects on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electric bicycle, analyzes the errors and loopholes in the legal system of electric bicycle in urban traffic in China, and probes into the revision of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electric bicycle. The fourth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chapter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tandardizing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of electric bicycle in China. First, it redefines the definition and legal attribute of electric bicycle. And to prepare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non-motor vehicle national standard to the new motor vehicle national standard. Second, to establish a targete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system to cover all aspects of the electric bicycle industry; third,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local system norms,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ll kinds of violation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will no longer be tolerated or delayed. Conclusion, briefly generalizing the problems,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of the article, and summing up the central idea of this articl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文标;;非“驴”非“马”——电动自行车四问[J];道路交通管理;2006年09期

2 马丽;;电动自行车业深圳博弈[J];法人杂志;2009年12期

3 乔振祺;;电动自行车:“马路杀手”还是“宝马良驹”?[J];中国报道;2010年07期

4 吴坚毅;;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治理[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5 崔铭;;关于依法管理电动自行车交通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1年03期

6 王春生;苏文威;;电动自行车火灾危险性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电动自行车生存调查[J];人民公安;2012年05期

8 周琼;;电动自行车:如何告别“马路杀手”[J];人民公安;2012年05期

9 周琼;;当标准遇上安全——电动自行车老标准为何卡住大产业?[J];人民公安;2012年05期

10 ;如何让电动自行车管理更加科学化[J];今日海南;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纪元;;浅议电动自行车限用问题[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良泉;王海瑛;刘世新;刘欣欣;孙莹;;山东省电动自行车满意度测评行业分析[A];2012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2年

3 郑伶俐;;深圳电动自行车发展适宜性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4 马金盛;冯川;尹虎;;电动自行车的人机工程分析[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蕊;张新天;冷传才;;电动自行车当量换算体系的初步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徐保伯;刘务华;刘怡;阳朝辉;;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及其动力电池的选择[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金良;孟良荣;;关于“电动自行车和电池"的几点思考[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二虎;王义新;陈隆;;浅析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产业化之路[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涛;詹琼华;;电动自行车驱动系统的发展概况[A];第十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陆静;;继续关注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地方政府可以对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回收做点什么?[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然 赵景芳;电动自行车:一路走好(待续)[N];天津工商报;2000年

2 记者张靖;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N];北京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崔进贤;北京 电动自行车有望放开[N];中国汽车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崔进贤;京城电动自行车销售树起联合大旗[N];中国汽车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钟鹏驰;武汉处罚电动自行车[N];中国汽车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崔进贤;听何祚庥院士“鼓吹”电动自行车[N];中国汽车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钟鹏驰;湖北对电动自行车仍未“开禁”[N];中国汽车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崔进贤;北京电动自行车市场黯然的诀别[N];中国汽车报;2002年

9 张允平;让电动自行车合法上路[N];法制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余凯 刘娜 实习生 原永涛;电动自行车驶向何方[N];湖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文华;人—车—路环境下电动自行车动态性能与碰撞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高炜;城市交通中电动自行车的法律规范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2 杨广红;中山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振兴;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法治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4 陶思然;基于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的二元混合交通流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陶梦江;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研究与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董艳涛;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吕腾飞;电动自行车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6年

8 许铭倩;电动自行车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付倩;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性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胥超;基于无线通讯的便携式电动自行车检测系统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00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700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