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G862.3
【部分图文】:
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354.4.2青少年冰球教练员发展对策4.4.2.1完善教练员保障体系同时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教练员保障体系,加强对教练员管理工作的法规与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从工资待遇、奖金分配等解决教练团队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教练团队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避免教练员跳槽事情发生,做到人本管理,管理为主,保障为辅。目前黑龙江省尚无制定专门的教练员保障条例,应该以政府牵头,体育局与省社会保障机构共同探讨适合黑龙江省教练员实情的保障体系内容出台。4.4.2.2建立完善的冰球教练员团队教学考核优秀的基层冰球教练员是我国建立扎实的冰球群众基础和丰富的后备人才库的基石。优秀的冰球教练员应具备全方位的能力,如现场指挥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应具备体育管理和教育多方面的能力,能够主动跟新知识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设定不同的训练体系并规划不同的训练周期。在现代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激发教练员创新训练模式,予以相应的比赛竞争压力,全方位的激活团队的综合效能,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复合冰球教练员团队模式,并配备体能教练、技术教练、战术教练、心理教练、营养师、医学治疗师以及参与教练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指导人员[29]。见图示3。图3冰球教练员团队模式图此外,黑龙江省应该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指导并设立冰球教练员上岗标准,拨出相应教练员专项培养基金,使其岗前培训能够正常的运行,严格审查教练员[29]刘宏辉,赵秀云.黑龙江省冰上运动员后备梯队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01):41-46.
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37高级选材中级选材初级选材图2黑龙江省冰球竞技后备人才供给示意图4.4.3.2加强心智能力的培养冰球运动是一项速度快、对抗强,要求运动员不仅具备强健的体魄,而且具备坚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当运动员在比赛场出现一时的失误,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将会无法发挥本应具备的竞技能力,影响运动整场比赛,甚至后续的相关比赛。反之,运动员将会愈战愈勇,甚至超常发挥。运动员只有具备坚韧的心理能力才能将体能、技能、战术能、智能融合运用,才能充分的表现出应有的竞技能力。在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阶段,冰球教练员应在训练之余注重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注重一般心理能力和专项心理能力的培养,注意平时的心理交流和赛前赛后的心理疏导,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在日常训练过程与参加竞赛时的心理状态的改变,塑造自信自立的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才能在未来正确的面对训练、竞赛,而这些日常心理能力的培养对后备人才未来人生态度都会有积极影响,这是一项系统且长远有效的积极训练手段,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势在必行。教练员作为冰球团队的训练指导核心,建立冰球思维对于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至关重要。青少年运动智能越高,越能理解教练员的战术部署,掌握战术的精髓,配合教练员战术的完成。首先,定期培训青少年运动员对冰球运动整体概念的了解,如冰球的历史发展,相关事件等,提升青少年对冰球运动的兴趣。其次,教练员应培养青少年学会观察比赛,总结比赛,分析对手优势与弱点,培养赛后、训后总结的习惯。同时,教练员应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如年龄、技术水平、冰球知识掌握情况等)分阶段的进行智能训练,定期讲解冰球技术动作原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佳滨;杜唯;周若晨;张彦秋;李亚;;黑龙江省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年11期
2 昌羽绂;王诚民;;齐齐哈尔市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审视与发展路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9年12期
3 李实;薛俊;;我国女足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张良祥;朱顺;唐云松;张萍;;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冰雪运动;2020年02期
5 陈榕;黄丽涵;;建设体育强国视域下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01期
6 康建军;;中国与瑞典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冰雪运动;2013年02期
7 杨学东;杨旺春;曹冲;;我国与世界排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03期
8 张连生;;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新思考——改革体制,因材施教[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15期
9 王艺;张志敏;李元敬;;2022冬奥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年22期
10 靳厚忠,陈广,陈云龙;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红波;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后奥运期”培养系统理性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2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颜中杰;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4 周战伟;基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5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欣;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7 曹卫华;我国女足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刘萍萍;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20年
2 万峰铭;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
3 陈梓梁;现行赛事体系下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年
4 谭福刚;黑龙江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王靖林;江西省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6 郑一材;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网球学校培养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7 段常源;黑、吉两省花样滑冰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年
8 李勇妹;我国竞技网球与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崔宁宁;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
10 孙玉;河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8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86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