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桃田贤斗技战术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4 05:3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桃田贤斗在与世界羽毛球男单顶尖选手石宇奇、金庭、安塞龙所进行的6场18局比赛中技战术使用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并分析桃田贤斗在发球、接发球、前场、中场、后场各击球技术的使用情况和得失分情况,发现桃田贤斗在比赛中技战术使用特点以及技战术使用优势和劣势,总结出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效率最高、最受推崇的技战术打法,为羽毛球专业运动员提供启发和借鉴。得出结论:1在发球技术上以反手发前场球技术为主,反手发平高球技术为辅;在发球战术上以抢占网前战术为主,偶尔发平高球偷袭打乱对手节奏。2在技术上接发球时以挑球与搓放网前球技术为主,推球为辅,搓放网前球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挑球技术,推球使用频率较低;在战术上利用挑球技术摆脱被动状态,利用搓放球、推球技术抢占网前主动权,利用搓球、挑球、推球技术的动作一致性及其变化配合制约对手技术发挥,使对手在开局陷入被动,自己掌控主动。3在技术上前场技术使用最多的是挑球技术,其次是搓放球,较少使用推、勾、扑球技术;战术上利用搓放和挑球技术充分调动对手前后跑动,辅以推、勾、扑球技术抢占网前主动,制造得分机会。4在技术上中场技术挡球技术使用频率最高,因为用于防守对手杀球所以失分率也最高,较少使用挑球技术和抽球技术;战术上较多使用挡球用以接杀,因为中场总处于防守状态,使用挡球能有效地防守反击,结合抽球和挑球化被动为主动。5在技术上后场技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吊球技术,其次是杀球技术,高远球作为过渡作用使用频率较低;战术上桃田贤斗利用后场吊球结合网前球调动对手跑动,找寻机会利用扑、杀球技术技术得分,较多使用拉吊突击战术,吊球是桃田贤斗在处理后场球的主要手段。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G847
【部分图文】:

羽毛球,球场,对角线


硕士学位论文143.2.2.1羽毛球场地羽毛球场是一个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双打球场对角线长=14.723米,单打球场对角线长=14.366米。图3.1羽毛球全场图示羽毛球半场内与球网平行的有三条白线,球网与最近的第一条线之间是前场,第一条线与第二条线之间是中场,中场又平均分成左右发球区,第二条线与第三条线之间是后常图3.2前中后场图示

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桃田贤斗技战术特点分析


前中后场图示

羽毛球,战术,运动员,世界


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桃田贤斗技战术特点分析153.2.2.2羽毛球基本打法前场基本打法:图3.3前场基本打法中场基本打法:图3.4中场基本打法后场基本打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军;李蓉;;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竞技格局与中国羽毛球队备战策略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4年07期

2 徐群;;羽毛球发展史回顾视域下我国羽毛球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24期

3 蔚世超;;运动技术概念阐析[J];贵州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4 梁浩波;;从第26届汤姆斯杯、第23届尤伯杯解读世界羽坛格局新趋势[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5期

5 王春保;;浅谈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羽毛球的发展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6 邵伟德;邹旭铝;俞富根;;运动技术概念、性质、分类及其教学特点思考[J];体育教学;2010年07期

7 王桂忠,吴武彪;中国羽毛球运动的格局与展望——第九届全运会羽毛球赛析评[J];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序;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

2 梁艳;我国羽毛球男子单打“新人王”谌龙的技战术特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哲;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最后两拍技战术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李俊枢;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分析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谭川;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点的对比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6 黄勇;对世界羽坛三名优秀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林洋;林丹与李宗伟的技战术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于鹏;中外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选手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唐学武;对2012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四强的技术分析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10 陈钦;当今世界羽毛球竞技格局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9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869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