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变迁下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4 09:52
人口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大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问题经历了由人口过多、经济压力大逐渐到社会劳动力缺乏、老龄化严重的转变。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不断发生调整。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期间同一媒体在不同媒介平台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媒体在新旧政策交迭中如何进行政策传播,而政策又是如何对媒体的表达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计划生育政策转变期间《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微博报道文本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进行分析和对比,重点展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时的媒介镜像,梳理媒体报道内容和表达方式,探索媒体话语转变的规律。此外,本文还选取两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案进行分析,对比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对媒体表达的影响。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国内媒体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一定的自主性,在政策变动的潜在风向中,可能“超越”现行政策,提出探索性的观点建议,影响政策调整;也服从现行政策,配合政策宣传。不论是在报纸还是在微博中,媒体经常通过“他人之言”引出话题,暗示自己的态度,潜移默化的对受众产生影响,进行政策传播,使大众做出媒体希望的选择。其中,纸媒更具权威性,更敢于明确自身态度,以专家、学者的观点引出话题,形成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范式,意图明显;而微博平台更突显社会性,选择性的呈现社会事实,形成双向沟通的传播平台,将意图隐藏在内容中。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C924.21;G2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1.样本选取
2.类目建构
一、政策转变下《人民日报》的话语分析
(一)“独生子女”政策形成时期
1.话语导向:媒体“不满意”现行政策,有梯度的导向新政策
2.报道对象:媒体将政府意志上升到集体意志传播政策
3.新闻来源:媒体以“少表态”应对政策变化
4.主题分布:媒体“忽视”现行政策,以多元角度验证新政策的合理性
5.报道体裁:媒体简明宣传政策,缺乏深度分析
6.报道框架:围绕新政策,脱离现行政策
7.标题特点:强硬语气引出计生新政
8.词语分析:话语通俗化,关注宏观层面政策情况
9.句式分析:媒体发出倡导,对政策提出修改建议
(二)“独生子女”向“双独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媒体顺应政策基调,规避具体要求
2.报道对象:媒体以群众和专家意见引出政策转变
3.新闻来源:媒体表达“不满”推动政策调整
4.主题分布:对现行政策“沉默”,增加主题“引入”新政策
5.报道体裁:媒体有选择的报道政策,客观体裁呈现主观态度
6.报道框架:媒体分析现行政策,铺垫新政策
7.标题特点:没有明确发出政策变化的信号
8.词语分析:政治化话语居多,用词与当下政策不符
9.句式分析:结构复杂,媒体借他人之口呼吁新政策
(三)“双独二孩”向“单独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媒体违背政策,出现两种导向
2.报道对象:媒体“挟”公共利益推行新政策
3.新闻来源:媒体受其他影响少,传播自身对政策的态度
4.主题分布:转变态度,关注现行政策负面影响
5.报道体裁:各类体裁优势互补,报道指向新政策
6.报道框架:媒体营造群众呼吁新政策、官方赞同新政策的氛围
7.标题特点:媒体表述发生变化,表述超前现行政策
8.词语分析:词语发生变化反映政策调整
9.句式分析:疑问句式凸显应对措施,政策传播更具指导意味
(四)“单独二孩”向“全面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媒体报道“危机”,导向新政策
2.报道对象:分布相对平衡,媒体重视“铺垫”政策
3.新闻来源:媒体掌握主导权,在政策传播中主观性明显
4.主题分布:媒体“畅想”新政策,生育观念进步
5.报道体裁:体裁趋向均衡化,媒体引导性寓于客观政策报道中
6.报道框架:发挥前瞻性,“预测”新政策
7.标题特点:隐藏指示意味,形成轻松的政策传播氛围
8.词语分析:转变表述配合政策调整
9.句式分析:句式简化,指导性“强”化
(五)小结
二、政策转变下人民日报微博的话语分析
(一)“双独二孩”向“单独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违背”现行政策,选择特定事实暗示媒体导向
2.报道对象:以群众反馈引出政策变化
3.主题分布:媒体反馈社会“情绪”,为新政策营造舆论氛围
4.报道框架:媒体有选择的呈现社会实事,宣传生育新政
5.词语分析:通俗话语揭示社会矛盾,呼吁新政策
6.句式分析:感情丰富,暗含媒体主张
(二)“单独二孩”向“全面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顺应现行政策导向,设置议程呼吁新政策
2.报道对象:媒体站在群众立场呼吁新政策
3.主题分布:转变关注角度,呼吁新政策出台
4.报道框架:媒体“忽视”现行政策制约,挑选事实传播新政策
5.词语分析:用词精准,反映媒体态度
6.句式分析:具有互文性,隐藏政策暗示
(三)小结
三、个案分析
(一)超生报道
(二)人口报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
附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9945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C924.21;G2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1.样本选取
2.类目建构
一、政策转变下《人民日报》的话语分析
(一)“独生子女”政策形成时期
1.话语导向:媒体“不满意”现行政策,有梯度的导向新政策
2.报道对象:媒体将政府意志上升到集体意志传播政策
3.新闻来源:媒体以“少表态”应对政策变化
4.主题分布:媒体“忽视”现行政策,以多元角度验证新政策的合理性
5.报道体裁:媒体简明宣传政策,缺乏深度分析
6.报道框架:围绕新政策,脱离现行政策
7.标题特点:强硬语气引出计生新政
8.词语分析:话语通俗化,关注宏观层面政策情况
9.句式分析:媒体发出倡导,对政策提出修改建议
(二)“独生子女”向“双独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媒体顺应政策基调,规避具体要求
2.报道对象:媒体以群众和专家意见引出政策转变
3.新闻来源:媒体表达“不满”推动政策调整
4.主题分布:对现行政策“沉默”,增加主题“引入”新政策
5.报道体裁:媒体有选择的报道政策,客观体裁呈现主观态度
6.报道框架:媒体分析现行政策,铺垫新政策
7.标题特点:没有明确发出政策变化的信号
8.词语分析:政治化话语居多,用词与当下政策不符
9.句式分析:结构复杂,媒体借他人之口呼吁新政策
(三)“双独二孩”向“单独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媒体违背政策,出现两种导向
2.报道对象:媒体“挟”公共利益推行新政策
3.新闻来源:媒体受其他影响少,传播自身对政策的态度
4.主题分布:转变态度,关注现行政策负面影响
5.报道体裁:各类体裁优势互补,报道指向新政策
6.报道框架:媒体营造群众呼吁新政策、官方赞同新政策的氛围
7.标题特点:媒体表述发生变化,表述超前现行政策
8.词语分析:词语发生变化反映政策调整
9.句式分析:疑问句式凸显应对措施,政策传播更具指导意味
(四)“单独二孩”向“全面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媒体报道“危机”,导向新政策
2.报道对象:分布相对平衡,媒体重视“铺垫”政策
3.新闻来源:媒体掌握主导权,在政策传播中主观性明显
4.主题分布:媒体“畅想”新政策,生育观念进步
5.报道体裁:体裁趋向均衡化,媒体引导性寓于客观政策报道中
6.报道框架:发挥前瞻性,“预测”新政策
7.标题特点:隐藏指示意味,形成轻松的政策传播氛围
8.词语分析:转变表述配合政策调整
9.句式分析:句式简化,指导性“强”化
(五)小结
二、政策转变下人民日报微博的话语分析
(一)“双独二孩”向“单独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违背”现行政策,选择特定事实暗示媒体导向
2.报道对象:以群众反馈引出政策变化
3.主题分布:媒体反馈社会“情绪”,为新政策营造舆论氛围
4.报道框架:媒体有选择的呈现社会实事,宣传生育新政
5.词语分析:通俗话语揭示社会矛盾,呼吁新政策
6.句式分析:感情丰富,暗含媒体主张
(二)“单独二孩”向“全面二孩”转变时期
1.话语导向:顺应现行政策导向,设置议程呼吁新政策
2.报道对象:媒体站在群众立场呼吁新政策
3.主题分布:转变关注角度,呼吁新政策出台
4.报道框架:媒体“忽视”现行政策制约,挑选事实传播新政策
5.词语分析:用词精准,反映媒体态度
6.句式分析:具有互文性,隐藏政策暗示
(三)小结
三、个案分析
(一)超生报道
(二)人口报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11期
2 罗弦;华进;;一种新闻叙事学的多学科研究视角——读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J];现代视听;2014年11期
3 刘雪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的演变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顾宝昌;;中国人口:从现在走向未来[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5 李希光;杜涛;;超越宣传:变革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以教育政策传播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4期
6 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J];新闻界;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华清;党报时政新闻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聂静虹;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效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黄晓钟;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7年
4 高波;我国政府传播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胡春阳;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D];复旦大学;2005年
6 汪凯;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时代的状况与趋向[D];复旦大学;2004年
7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伟;论微博的公民话语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9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86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