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3 11:58
   至上世纪后期以来,我国人口性别结构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其理想状态,出现了失衡的异常现象,尤其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成为了人口结构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新世纪里,党提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关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热点,本文聚焦在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关影响因素上,积极思考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集了2000-2018年重庆市人口普查、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医疗等相关数据,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利用单因素检验、显著性检验以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从时间、分区域、城乡与孩次等方面了解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经济学中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分区域、城乡、孩次三方面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贡献率,来衡量其对整个重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作用程度大小,发现重庆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二孩的贡献率相对较高,且对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最大;其次,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相关文献研究,影响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因素从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医疗等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最后,将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因素具体操作化为经济因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社会因素(城镇化率、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文化因素(人均受教育年限)、政策因素(政策生育率)、医疗因素(每万人所拥有的卫生服务机构数),经相关性与显著性检验发现,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各指标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数据间存在显著的线型相关关系,适宜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经过逐步回归发现人均GDP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重庆市人均GDP的升高会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降低;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重庆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上升也会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政策生育率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政策生育率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增加;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出生人口性别比=-14.063×人均GDP+36.892×人均受教育年限+110.044×政策生育率+158.963。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降低,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并长期保持在正常值域内,重庆市还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继续努力,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社会方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文化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制度方面:完善社会政策,发挥利益导向作用;管理方面:重视“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二孩人为性别选择等相关对策思考。
【学位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C924.2
【部分图文】:

影响因素,相关理论,硕士学位,重庆


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理论推导

情况,重庆市,百分点,人口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情况1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这说明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正常值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图3.12000—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资料来源: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来自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2001—2002年来自于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内容;2004年来自《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6—2009,2011—2016年来自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来自于2017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3.1.2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时间变化基本情况1997年重庆市正式成为了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1998年重庆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了120[1],重庆市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到2002年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上升到122.3且上升了6.5个百分点;2005年下降到111.8,与2002年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2010年小幅度上升0.2个百分点至112,2015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到109.9;2018年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2.3个百分点即下降到107.6,和正常值域103—107相比,已经逐渐接近正常值域。根据图3.2可以看出:从2000—2018年近二十年整体来看,尽管重庆市成为直辖市的时间不长,但是可以看出重庆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大致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重庆市2000—2002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上升趋势,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吸引力不同,人口密度大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会对人口迁入有较强的吸引作用,主城区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大于外出人口;2003年的非典爆发在一[1]温永高,杨应敏,彭军.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重庆市个案研究[J]

重庆市,情况,人口


;近年来,重庆市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快速发展,二、三产业的经济占比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水平提升。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夫妻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逐年走低。《重庆市卫生计生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2020年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预期为108.5,但是到了2018年重庆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07.6,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提前回落到正常水平附近,提前完成了2020年的预期目标,与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水平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图3.22000—2018年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资料来源:①2000年、2005年、2015年来自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2003年来自李继根.重庆市人口性别比现状及解决办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66-69.;②2001、2004、2006年根据“六普”数据对应年龄算出出生人口性别比[1];③2007—2010年来自《重庆市人口发展态势及人口计生工作状况新闻发布会》;④2011—2018年来自于《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统计局相关普查数据发现: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在全国处于做得较好的位置,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降低,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并长期保持在正常值域还不能松懈。把2000—2015年重庆普查数据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全国进行比较,从图3.3中可以看出在2000—2005年全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水平总体上升,而重庆市总体上则属于下降趋势;且重庆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都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年人口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经济发展情况、家庭收入等会影响出生人口的数量,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家庭生育意愿、当地文化等也会影响到出生人口的性别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9条

1 ;盐城市构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效机制[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2年11期

2 游五岳;姚洋;;女性的政治地位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基于1950—2000年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04期

3 吴俊慧;杨姣梅;颜虹;党少农;;生育政策调整初期陕西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9年04期

4 陈隆彬;;抓重点出实招 促进人口性别比平衡[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7年09期

5 原新;;出生人口性别比最新动态及问题判断[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6 唐灿;;浅析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成因——以贵州牌坊村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03期

7 梁万杰;;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7年04期

8 高洪亮;卢忠德;;“四个注重”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组合拳[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7年05期

9 李开亭;;管理与打击并重 宣传与服务兼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12期

10 骆华松;梁海艳;代燕;;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特征及治理对策分析[J];西北人口;2016年01期

11 ;广西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专项督查工作[J];广西医学;2014年12期

12 王鹏;;推动未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04期

13 安爱荣;;坚持“四到位” 强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04期

14 张松;;“五项保障”筑牢出生人口性别比根基[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07期

15 江中三;岳勇;刘敏;;高位推动抓统筹 严打“两非”出重拳——湖北省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08期

16 王小利;;抓住“五点” 扎实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08期

17 ;数据[J];检察风云;2015年23期

18 朱尊水;刘春伟;;孟津县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5年保持平衡[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05期

19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形势仍严峻[J];现代养生;2016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丽萍;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机制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雪松;论人口自然结构变动对城市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年

3 周进;北京人口与城市变迁(1853—1953)[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吴石英;人口变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雄;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0年

2 王泽漳;石狮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效果评估及优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3 钟微微;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特征及分因素贡献率[D];吉林大学;2016年

4 张艳芳;安阳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李敏;聊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翟燕;咸阳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潘旭阳;2005-2010年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实证研究与政府治理对策分析[D];云南大学;2012年

8 王夏婷;对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杨力;辽宁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状况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李梅;安徽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4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894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d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