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20:06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社会步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在充分随性地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逐步恶化。在互联网时代,“记忆成了常态,而遗忘成了例外”,人类的隐私和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挑战,被遗忘权作为一种新兴权利应运而生,其对于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被遗忘权最早因“谷歌诉冈萨雷斯案”而确立,随之美国“橡皮擦法案”的出台强化了对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立法保护。因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保护方面处于理性的、保护的以及救济的弱者地位的现实因素,加之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法体系的不完善、在线平台“父母同意机制”的缺失、删除信息的操作困难及行政监管力度明显不足等问题,在我国立法中构建未成年人被遗忘权制度刻不容缓。由于我国立法和实践中并没有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法律直接规定及司法判决,多数学者对被遗忘权引入的相关研究比较分散化,涉及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旨在对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概念及性质进行界定、归纳我国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立法和实践现状及缺陷、分析和借鉴欧盟GDPR条款和美国橡皮擦法案的立法规范,思考未成年人被遗忘权引入我国的合法...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1 欧盟与美国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立法与借鉴
    1.1 欧盟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确立——GDPR出台
    1.2 美国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确立——橡皮擦法案
    1.3 欧盟与美国立法比较与借鉴
        1.3.1 立法比较
        1.3.2 立法借鉴
2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理论分析
    2.1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概念
    2.2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性质
        2.2.1 删除权
        2.2.2 名誉权
        2.2.3 隐私权
        2.2.4 个人信息权
3 我国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现状
    3.1 立法现状
        3.1.1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法律依据
            3.1.1.1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国际法依据
            3.1.1.2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国内法依据
        3.1.2 现行立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2.1 信息保护体系不完善
            3.1.2.2 监护人同意机制缺失
            3.1.2.3 缺乏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规制
    3.2 实践现状
4 我国未成年人被遗忘权保护的正当性
    4.1 合法性
    4.2 合理性
        4.2.1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保护的现实必要性
            4.2.1.1 社会因素
            4.2.1.2 家庭因素
            4.2.1.3 自身因素
        4.2.2 引入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可行性分析
            4.2.2.1 与公民知情权的冲突
            4.2.2.2 与公民言论自由的冲突
            4.2.2.3 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4.2.2.4 适用比例解决利益冲突问题
5 未成年人被遗忘权在我国的构建
    5.1 明确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原则
    5.2 确立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5.2.1 权利范围
            5.2.1.1 主体范围
            5.2.1.2 客体范围
        5.2.2 行使条件
    5.3 规范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5.4 规制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具体程序
    5.5 明确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主管部门及其职权
    5.6 确立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法律救济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刑事信息被遗忘权保护困境及构建路径[J]. 李先波,赵彩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2]大数据时代“过度记忆”的对策研究——被遗忘权的本土化思考[J]. 吴太轩,李鑫.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3]被遗忘权中国适用论批判[J]. 卓力雄.  长白学刊. 2019(06)
[4]未成年人数据权利保护与被害预防研究——以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为例[J]. 单勇.  河南社会科学. 2019(11)
[5]个人信息的身份识别标准:源流、实践与反思[J]. 苏宇,高文英.  交大法学. 2019(04)
[6]未成年人污点信息被遗忘权制度研究——兼评重庆和福建考试院“政审”案[J]. 李维维.  民商法争鸣. 2019(01)
[7]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被遗忘权”制度的构建[J]. 罗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2)
[8]大数据时代儿童数据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应对——兼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J]. 付新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2)
[9]涉未成年被害人案件信息披露检视:失序与规范——从侵害年幼学生严重暴力犯罪案情通报分析[J]. 罗建武.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8(06)
[10]被遗忘权的基本原理与场景化界定[J]. 丁晓东.  清华法学. 2018(06)

博士论文
[1]被遗忘权研究[D]. 于向花.吉林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大数据背景下警务数据挖掘的法治化[D]. 楼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
[2]中国被遗忘权制度建构的法理分析[D]. 许靖.山东大学 2019
[3]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研究[D]. 张大为.苏州大学 2019
[4]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D]. 卢晓庆.浙江工商大学 2018
[5]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D]. 李会军.重庆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898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898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