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破产程序中撤销权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11:42
  法律的核心价值即公平和正义,在破产程序中,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清偿更应体现出公平的价值取向。但是,企业在出现破产原因并不能清偿全部债务时,无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规避法律的行为。为确保债权人可以公平的受偿,则需要行使破产撤销权,其目的是撤销债务人不当的清偿行为,从而使财产恢复之前的状态,保障其他债权人能够公平的分配。我国的企业破产法研究起步较晚,立法规定还不够成熟,破产撤销权仍存在不足。因此,立足于我国的司法实践,亟需借鉴他国先进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破产撤销权制度。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官的判决地依据,梳理出争议焦点。从而引出破产撤销权在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其次,从破产撤销权的基础理论入手,对破产撤销权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破产撤销权的历史演进,剖析了民法上撤销权和破产撤销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破产撤销权的两种行为类型,对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进行展开。再次,分析了我国破产撤销权行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主观恶意应否成为破产撤销权的主观要件、二是偏颇性清偿范围过于狭窄、三是破产管理人怠于行使破产撤销权、四是破产重整中债务人可否行使破产撤销权。最后,提出了完善... 

【文章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 典型案例及其引发的法律问题
    2.1 典型案例介绍
    2.2 案例引发的法律问题
3 破产撤销权概述
    3.1 破产撤销权的概念、性质和历史渊源
    3.2 民法上撤销权和破产撤销权的关系
    3.3 破产撤销权的行为类型
        3.3.1 欺诈性转让行为
        3.3.2 偏颇性清偿行为
    3.4 破产撤销权行使的条件
        3.4.1 破产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3.4.2 破产撤销权的期间要件
        3.4.3 破产撤销权的主体
4 我国破产撤销权行使存在的问题
    4.1 主观恶意应否成为破产撤销权的主观要件
    4.2 偏颇性清偿的范围过于狭窄
    4.3 破产管理人怠于行使破产撤销权
    4.4 破产重整中债务人可否行使破产撤销权
5 完善我国破产撤销权制度的建议
    5.1 明确破产撤销权行使的主观要件
    5.2 扩大偏颇性清偿例外的范围
    5.3 健全管理人的激励制度
    5.4 明确破产重整中债务人的破产撤销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899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899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