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8:04
近年来,以民间借贷为主要形式的民间融资十分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融资的不足。但与此同时,由于法律规范固有的缺陷,加之民间借贷手续的不规范,征信体制的缺失,利益的驱使,导致该类行为有逾越法律边界、触及刑罚领域的风险。伴随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案件发生,产生由相同客观事实或部分交叉或全部交叉的两个事实引起的刑事犯罪与民事纠纷交织在一起的情形,这就是所谓的民间借贷刑民交叉问题。民间借贷刑民交叉纠纷的处理,主要包含程序的协调和实体责任的确定,程序问题的处理是实体处理的前提和基础。而程序的选择实在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以民间借贷案件涉嫌非法集资类刑民交叉案件为例,在案件受理阶段:司法实践中以刑阻民现象频发;没有形成协调一致的司法处理方式,有关规定不够明确;诉讼程序的合理转化在实践中不易操作。在案件审理阶段:受害人的财产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对刑事判决没有既判力。要想有效解决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性困境,特别要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做到:严格适用刑事诉讼程序,避免以刑阻民现象频发;对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按照类型划分,明确诉讼程序的选择;注重诉讼程序的转...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界定及程序适用模式
(一)民间借贷的概念及特点
1.民间借贷的概念
2.民间借贷的特点
(二)民间借贷民刑交叉案件及表现形式
1.刑民交叉案件的概念
2.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三)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模式及评析
1.“先刑后民”模式
2.“刑民并行”模式
3.“先民后刑”模式
二、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选择与适用
1.“先刑后民”模式在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中的适用
2.“刑民并行”模式在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中的适用
3.“先民后刑”模式在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中的适用
(二)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存在的问题
1.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受理阶段
2.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审理阶段
三、域外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及借鉴
(一)域外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
1.大陆法系
2.英美法系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坚持公权与私权并重
2.民间借贷涉嫌犯罪案件应考虑衡平原则
3.树立刑法补充性和最后手段性观念
四、完善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的对策
(一)严格适用刑事诉讼程序,完善诉讼程序的转化和衔接
1.慎重适用非法集资类犯罪,避免以刑阻民现象频发
2.对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按类型划分,明确诉讼程序选择
3.完善诉讼程序的转化和衔接
(二)注重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尊重已生效的民事裁决
1.最大限度维护受害人财产利益
2.尊重已经生效的民事裁判、调解书
(三)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预防刑事犯罪
1.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和管理
2.从源头预防民间借贷产生的非法集资类犯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06561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界定及程序适用模式
(一)民间借贷的概念及特点
1.民间借贷的概念
2.民间借贷的特点
(二)民间借贷民刑交叉案件及表现形式
1.刑民交叉案件的概念
2.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三)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模式及评析
1.“先刑后民”模式
2.“刑民并行”模式
3.“先民后刑”模式
二、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选择与适用
1.“先刑后民”模式在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中的适用
2.“刑民并行”模式在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中的适用
3.“先民后刑”模式在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中的适用
(二)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存在的问题
1.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受理阶段
2.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审理阶段
三、域外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及借鉴
(一)域外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
1.大陆法系
2.英美法系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坚持公权与私权并重
2.民间借贷涉嫌犯罪案件应考虑衡平原则
3.树立刑法补充性和最后手段性观念
四、完善我国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程序适用的对策
(一)严格适用刑事诉讼程序,完善诉讼程序的转化和衔接
1.慎重适用非法集资类犯罪,避免以刑阻民现象频发
2.对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按类型划分,明确诉讼程序选择
3.完善诉讼程序的转化和衔接
(二)注重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尊重已生效的民事裁决
1.最大限度维护受害人财产利益
2.尊重已经生效的民事裁判、调解书
(三)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预防刑事犯罪
1.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和管理
2.从源头预防民间借贷产生的非法集资类犯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06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0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