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03 21:00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教学实施起导向作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高考方案的逐步落实和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的提出,促使地理教学需关注学生的思维结构和反应水平,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应随之更新。SOLO分类理论以思维结构和反应水平呈现认知发展趋势,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认知质、量的差异,系统地描述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的不同表现,给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具体研究阶段如下:(1)综述SOLO理论和教学目标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研究法形成对该理论与教学目标结合现状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概念辨析,明确SOLO理论的内容、教学目标概念以及相关理论基础。(2)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入了解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发现教师认可关注学生思维结构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的设计,并运用案例分析总结出教学目标设计存在教师主动设计教学目标意识较淡、目标设计内容混用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以及教学目标书面表述不合理等问题。(3)提出基于SOLO理论的教学目标优化设计框架:在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基础上,提出基于该理论的教学目标设计程序,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厘清五种思维结构下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等活动,最后将重点落在教学目标行为动词的表述上,利用结...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优化设计11种线索,也无法将线索进行联系,没办法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⑤拓展结构水平(E),拓展抽象结构水平的学生思维超越关联结构水平学生的思维,处于该思维水平结构的学生获取线索相对简单,能够建立线索之间的联系,也能针对未经历的情境进行推断,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当中,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给出合理性的建议,其思维水平具有开放性[30]。关联结构水平和拓展抽象思维结构水平的学生思维结构存在质的飞跃[31]。这五种反应水平的划分解释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过程,其思维水平结构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为U-M-R循环,即思维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在利用SOLO理论设计教学目标时,也可根据这种循环结构描述学习循环的起点和应达到的最高思维。比格斯提出SOLO理论假设的结果是学生在不同的认知阶段获取的知识同样表现为U-M-R循环,对应为获取隐性知识-获取直觉知识-获取陈述性知识-获取理论知识,可用图2-1表示[32]。图2-1年龄认知阶段SOLO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不同之处在,皮亚杰认为个体通过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认识世界,自我认知在与外界世界的作用中不断建构,不同阶段有实质性的不同。比格斯在研究时发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只是一种较理想状态,在实际生活中,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层次,擅长数学学科的同学可能不善于学习语言类学科,回答同一数学问题的思维水平可能在两周内发生退化。说明学生确实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思维的差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优化设计19图3-1教师的教龄情况3.3.2教师目标设计相关情况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情况看(问卷第二题),四选项得分越高代表教师越赞同。根据数值显示(见图3-2),教师认为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解依次是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与学生课后达到的目标要求持平,可见教师对高中地理课标的重视程度应提升,因此后续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时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教学目标。图3-2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在一贯强调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是学生情况下,仍有13.95%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见图3-3)是教师,说明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认知存在偏差,因此基于SOLO理论的教学目标优化设计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是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人教版)[J]. 杨通智. 地理教育. 2019(12)
[2]“水循环”教学设计[J]. 高志远.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20)
[3]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教学目标”的叙写研究[J]. 孙智慧. 地理教学. 2019(17)
[4]信息化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为例[J]. 刘徐洪,徐迁,陈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08)
[5]高中学科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 郭子超. 教学与管理. 2019(04)
[6]建构主义教学应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研究[J]. 郭彩华,刘光明,卢珍华,杨秋明,杨远帆,刘翼翔.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6)
[7]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J]. 李祥. 地理教学. 2018(11)
[8]SOLO分类理论在地理教学目标中的应用——以湘教版必修Ⅰ“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为例[J]. 李佳星. 地理教学. 2014(21)
[9]地理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路径[J]. 杨惠茹.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17)
[10]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编制的典型问题诊断与矫正[J]. 鄂傲君.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Z1)
硕士论文
[1]基于SOLO分类法进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 蒋爱玲.广西师范大学 2019
[2]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实施研究[D]. 刘明奇.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 王利荣.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4]基于SOLO理论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研究[D]. 曾莉毓.华中师范大学 2018
[5]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练艺.广州大学 2018
[6]基于solo分类理论进行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D]. 姚琳.杭州师范大学 2016
[7]基于SOLO分类法的高中历史分层教学[D]. 罗新胤.海南师范大学 2015
[8]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及改进策略研究[D]. 曹书通.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黄景.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郑洁梅.苏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5547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优化设计11种线索,也无法将线索进行联系,没办法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⑤拓展结构水平(E),拓展抽象结构水平的学生思维超越关联结构水平学生的思维,处于该思维水平结构的学生获取线索相对简单,能够建立线索之间的联系,也能针对未经历的情境进行推断,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当中,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给出合理性的建议,其思维水平具有开放性[30]。关联结构水平和拓展抽象思维结构水平的学生思维结构存在质的飞跃[31]。这五种反应水平的划分解释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过程,其思维水平结构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为U-M-R循环,即思维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在利用SOLO理论设计教学目标时,也可根据这种循环结构描述学习循环的起点和应达到的最高思维。比格斯提出SOLO理论假设的结果是学生在不同的认知阶段获取的知识同样表现为U-M-R循环,对应为获取隐性知识-获取直觉知识-获取陈述性知识-获取理论知识,可用图2-1表示[32]。图2-1年龄认知阶段SOLO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不同之处在,皮亚杰认为个体通过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认识世界,自我认知在与外界世界的作用中不断建构,不同阶段有实质性的不同。比格斯在研究时发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只是一种较理想状态,在实际生活中,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层次,擅长数学学科的同学可能不善于学习语言类学科,回答同一数学问题的思维水平可能在两周内发生退化。说明学生确实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思维的差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优化设计19图3-1教师的教龄情况3.3.2教师目标设计相关情况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情况看(问卷第二题),四选项得分越高代表教师越赞同。根据数值显示(见图3-2),教师认为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解依次是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与学生课后达到的目标要求持平,可见教师对高中地理课标的重视程度应提升,因此后续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时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教学目标。图3-2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在一贯强调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是学生情况下,仍有13.95%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见图3-3)是教师,说明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认知存在偏差,因此基于SOLO理论的教学目标优化设计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是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人教版)[J]. 杨通智. 地理教育. 2019(12)
[2]“水循环”教学设计[J]. 高志远.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20)
[3]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教学目标”的叙写研究[J]. 孙智慧. 地理教学. 2019(17)
[4]信息化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为例[J]. 刘徐洪,徐迁,陈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08)
[5]高中学科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 郭子超. 教学与管理. 2019(04)
[6]建构主义教学应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研究[J]. 郭彩华,刘光明,卢珍华,杨秋明,杨远帆,刘翼翔.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6)
[7]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J]. 李祥. 地理教学. 2018(11)
[8]SOLO分类理论在地理教学目标中的应用——以湘教版必修Ⅰ“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为例[J]. 李佳星. 地理教学. 2014(21)
[9]地理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路径[J]. 杨惠茹.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17)
[10]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编制的典型问题诊断与矫正[J]. 鄂傲君.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Z1)
硕士论文
[1]基于SOLO分类法进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 蒋爱玲.广西师范大学 2019
[2]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实施研究[D]. 刘明奇.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 王利荣.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4]基于SOLO理论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研究[D]. 曾莉毓.华中师范大学 2018
[5]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练艺.广州大学 2018
[6]基于solo分类理论进行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D]. 姚琳.杭州师范大学 2016
[7]基于SOLO分类法的高中历史分层教学[D]. 罗新胤.海南师范大学 2015
[8]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及改进策略研究[D]. 曹书通.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黄景.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郑洁梅.苏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55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5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