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传统文化融入化学教学对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4 01:28
  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大趋势。当下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卷面分数的提高。另外,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应从下一代的教育开始抓起。2020年9月份湖南省的高级中学将启动新高考改革并使用2019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相比2007年版的旧教材,新教材无论是在内容还是顺序上都有了较大的调整,因此,本文以新教材为研究文本,在查阅大量的文献、阅读大量的古代经典书籍基础上,探究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的影响,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也能为使用新教材的化学课堂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可分为四个部分: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实验研究、传统文化资源分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政策解读等,了解传统文化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现状,进行概念界定,确定研究的理论依据。然后,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传统文化融入化学教学的现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与学习需求,并选取两个基本状况接近的班级开展一个学期的教育实验。实验中使用的传统文化资源均来自于前期从大量书籍、文献中提取加工的素材,并且能适用于2019年版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传统文化融入化学教学对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研究思路

照片,雕像,淮南,焰色反应


硕士学位论文26豆腐的工艺中一直沿用,该步骤叫做“点卤”,即加入石膏或者盐卤使胶体发生聚沉。点卤之后豆浆成为豆腐脑,再经过脱水便成了豆腐。图4-1淮南王刘安雕像图4-2古代制豆腐工艺4.1.2示例二:焰色反应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在新教材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中仍保留了焰色反应这一知识点,在知识的呈现上,不同之处就在于新教材增加了资料卡片,罗列了其他金属元素(如锂、铷、钙、锶等)的火焰颜色。相同之处是都使用了两张图作为说明,一张是焰色试验的实拍图,另一张是节日夜晚放烟花的照片,让学生知晓焰色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另外,无论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没有介绍焰色反应最早发现和应用于中国,实为可惜。焰色反应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之一便是钾的焰色反应。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材、试题对钴玻璃的过多强调,不少学生误以为没有蓝色钴玻璃就看不到紫色。课标中要求学生“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42],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避免学生生成这个误区。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的记载便可以作为教学材料使用,一方面既能够帮助解开学生的对于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误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宝贵品质,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知晓焰色反应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二、教学素材(1)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一种古老的定性分析方法。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

工艺图,豆腐,工艺,焰色反应


硕士学位论文26豆腐的工艺中一直沿用,该步骤叫做“点卤”,即加入石膏或者盐卤使胶体发生聚沉。点卤之后豆浆成为豆腐脑,再经过脱水便成了豆腐。图4-1淮南王刘安雕像图4-2古代制豆腐工艺4.1.2示例二:焰色反应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在新教材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中仍保留了焰色反应这一知识点,在知识的呈现上,不同之处就在于新教材增加了资料卡片,罗列了其他金属元素(如锂、铷、钙、锶等)的火焰颜色。相同之处是都使用了两张图作为说明,一张是焰色试验的实拍图,另一张是节日夜晚放烟花的照片,让学生知晓焰色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另外,无论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没有介绍焰色反应最早发现和应用于中国,实为可惜。焰色反应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之一便是钾的焰色反应。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材、试题对钴玻璃的过多强调,不少学生误以为没有蓝色钴玻璃就看不到紫色。课标中要求学生“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42],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避免学生生成这个误区。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的记载便可以作为教学材料使用,一方面既能够帮助解开学生的对于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误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宝贵品质,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知晓焰色反应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二、教学素材(1)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一种古老的定性分析方法。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工业合成碳酸钠”为例[J]. 李香艳,王朝晖,张贤金.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01)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百年变迁研究[J]. 钟晓媛,郭震.  课程.教材.教法. 2019(12)
[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 黄杰,郭小瑜,常芳.  学理论. 2019(09)
[4]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传统文化观[J]. 陈慧文.  党史博采(下). 2019(08)
[5]“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陆晔.  基础教育论坛. 2019(15)
[6]全国高考Ⅰ卷中化学与传统文化题的分析[J]. 陈磊磊.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05)
[7]对联教学的应用策略[J]. 张贺.  文学教育(上). 2019(01)
[8]汉文化故事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刘翠,刘秀娟,王洁,刘硕.  山东化工. 2018(23)
[9]多视角下大学理科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初探——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J]. 乔青安,靳月庆,田倩,蔡红兰,孙立祥.  教育观察. 2018(15)
[10]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研究[J]. 秦青梅.  成才之路. 2017(11)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 丁恒星.中国矿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国文化融入研究[D]. 张宇.陕西理工大学 2019
[2]传统文化与化学知识融合的TASTE活动模型设计与实践[D]. 徐琳.宁夏大学 2019
[3]学校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D]. 李蕊.贵州师范大学 2015
[4]化学文化走进课堂与案例研究[D]. 张娜.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基于化学文化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D]. 林明鑫.福建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55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55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