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1-01-19 00:19
整本书阅读是2017年最新推出的高中语文非常重要的创新教学版块,而现有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文献侧重在指导策略上,多为理论方法的介绍或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缺少对学生阅读心理实地调查分析去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困惑,从而缺乏从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方案;本论文以高中语文必修课指定阅读的三本书之一的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访谈形式,在总结与归纳学生阅读的困惑及学生对老师对整本书阅读的祈求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设计出达到“懂、通、透、化”教学目的具体教学策略方案,以弥补整本书阅读缺乏具体实施教学方案的不足。笔者把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与文献综述,将简要介绍“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及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由来,接着再将对此次选题的研究意义进行论述。最终把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学术著作阅读教学策略、《乡土中国》阅读教学的相关文献与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从《乡土中国》作为整本书阅读对象的价值入手,从全书的主题内容以及语言风格方面对其教学价值进行分析概述。第三部分基于访谈调查结果,通过对目前高中生对这本书...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书思维导图
硕士学位论文40序格局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的,但从论述角度来看,与上下章节稍嫌不够协调。“家族”是从村落的团体组织角度分析人与人的关系,而“男女有别”则是对这一团体的特征作出剖析。因此,从整体上看,这几个章节的逻辑是由外而内,层层深入的,由此我们可以绘制详细的局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探究。图3-2社会结构模式思维导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整本书按照阐释核心概念、梳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特征和探讨维护社会关系的方法,来指出乡土社会的变迁因素,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展开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教师在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之时,首先应该引导他们把这个整体框架理清楚,胸有整本书才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意识;通达全书的脉络,才能不论从哪一个章节入手皆可自然圆通,从而消除其阅读的无力感。第四节缩小距离感:引导学生依据自身体验解析价值通过访谈调查我们可知,《乡土中国》除了内在逻辑难以梳理之外,还因为其研究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而导致学生对其阅读价值认识不足。只有学生将作品里的相关内容,与个人生活经历体验方面的理解与内涵相结合,才会真实地感觉到学术专著的魅力。将里面的理论说法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是一个缩小距离感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不会想到的一些理论与说法,将书本上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更能加深学生自身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共同知识不可忽视,它可以帮助读者深化阅读体验,这二者之间有着深度关联。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
试论《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47进行发散,梳理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绘制的全书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位同学面向全班进行绘制意图的阐释,当然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需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例如:(1)在确定导图中的各个分支的关键词时要注意词语的简练概括性,并且这个代表性词汇的作用是能够支撑起整部分内容的核心支点,所以力求做到短小精悍。(2)还需要指出思维导图的作用并不在于死板的还原作品中的所有内容,而是在学生个人对于内容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也就是思维导图中的内容不再是作者的“原话”而是学生自己思考加工后的产品,具有学生自己的独创性。(3)在关注思维导图美观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它的实用性。绘图的方式并不设限依据学生的个人喜好或手绘或运用“WPSMind”等网络软件进行创造,尽量做到美观大方且结构明了。比如图4-2就是笔者借助网络工具,以《乡土中国》目录为蓝本简单制作的一个目录关键词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替代传统的针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笔记和读后感,更加契合学术著作在整本书阅读所要达成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梳理能力与概括能力。而展现方式也可以直观的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认识。当然这个阶段思维导图的作用,主要还是针对于让学生的头脑中有大致的全书脉络,为下阶段的精读与研读重点概念分支打下基矗在师生共同重绘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寻找关键信息、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结合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来感受本书的语言魅力和逻辑力量。若学生对某一关键词有争议或兴趣,可以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学生思考的深度就会更进一步,从而更利于他们的个性化阅读。图4-2目录关键词思维导图
本文编号:298594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书思维导图
硕士学位论文40序格局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的,但从论述角度来看,与上下章节稍嫌不够协调。“家族”是从村落的团体组织角度分析人与人的关系,而“男女有别”则是对这一团体的特征作出剖析。因此,从整体上看,这几个章节的逻辑是由外而内,层层深入的,由此我们可以绘制详细的局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探究。图3-2社会结构模式思维导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整本书按照阐释核心概念、梳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特征和探讨维护社会关系的方法,来指出乡土社会的变迁因素,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展开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教师在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之时,首先应该引导他们把这个整体框架理清楚,胸有整本书才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意识;通达全书的脉络,才能不论从哪一个章节入手皆可自然圆通,从而消除其阅读的无力感。第四节缩小距离感:引导学生依据自身体验解析价值通过访谈调查我们可知,《乡土中国》除了内在逻辑难以梳理之外,还因为其研究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而导致学生对其阅读价值认识不足。只有学生将作品里的相关内容,与个人生活经历体验方面的理解与内涵相结合,才会真实地感觉到学术专著的魅力。将里面的理论说法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是一个缩小距离感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不会想到的一些理论与说法,将书本上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更能加深学生自身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共同知识不可忽视,它可以帮助读者深化阅读体验,这二者之间有着深度关联。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
试论《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47进行发散,梳理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绘制的全书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位同学面向全班进行绘制意图的阐释,当然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需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例如:(1)在确定导图中的各个分支的关键词时要注意词语的简练概括性,并且这个代表性词汇的作用是能够支撑起整部分内容的核心支点,所以力求做到短小精悍。(2)还需要指出思维导图的作用并不在于死板的还原作品中的所有内容,而是在学生个人对于内容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也就是思维导图中的内容不再是作者的“原话”而是学生自己思考加工后的产品,具有学生自己的独创性。(3)在关注思维导图美观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它的实用性。绘图的方式并不设限依据学生的个人喜好或手绘或运用“WPSMind”等网络软件进行创造,尽量做到美观大方且结构明了。比如图4-2就是笔者借助网络工具,以《乡土中国》目录为蓝本简单制作的一个目录关键词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替代传统的针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笔记和读后感,更加契合学术著作在整本书阅读所要达成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梳理能力与概括能力。而展现方式也可以直观的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认识。当然这个阶段思维导图的作用,主要还是针对于让学生的头脑中有大致的全书脉络,为下阶段的精读与研读重点概念分支打下基矗在师生共同重绘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寻找关键信息、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结合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来感受本书的语言魅力和逻辑力量。若学生对某一关键词有争议或兴趣,可以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学生思考的深度就会更进一步,从而更利于他们的个性化阅读。图4-2目录关键词思维导图
本文编号:2985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85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