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道德敏感性及其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7 09:15
教师道德敏感性是指教师基于对日常教学活动的感知和理解,依据教学经验对情境中道德问题的察觉与解释,运用教育机智捕捉和回应学生真实处境和需求的一种能力。教师道德敏感性内容包括自由敏感性、关爱敏感性、公正敏感性、规范敏感性、尊重敏感性、忠诚敏感性。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培育助于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提升教师教育机智和完善学生道德人格。根据芬兰学者Kirsi Tirri和Petri Nokelainen《道德敏感性量表》(ESSQ)和李园园《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调查问卷》等,编制适合我国小学教师道德敏感性的调查问卷,以江西省部分地区小学教师为对象,调查研究小学教师道德敏感性现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教师道德敏感性水平总体处于良好状态(M=141.84)。六个一级指标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规范道德敏感性(M=4.3714)>公正道德敏感性(M=4.2)>尊重道德敏感性(M=4.1)>忠诚道德敏感性(4.0)>关爱道德敏感性(M=3.9)>自由道德敏感性(M=3.7)。(2)小学教师道德敏感性水平在性别、年龄、学历、婚育情况、教龄和学校所在地区等方面的差异,表现为性...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篇名进行高级检索文献数量分布图
研究思路示意图
小学教道德敏感性的维度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直觉与网络助人行为:道德情绪、道德推理的中介作用[J]. 吴鹏,张琪,徐碧波. 心理研究. 2019(06)
[2]教师共同体构建:蕴含价值、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 魏宝宝,孟凡丽. 当代教育论坛. 2019(04)
[3]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问卷编制及其发展现状[J]. 李园园,步社民,李支其. 学前教育研究. 2019(01)
[4]教学活动中教师道德敏感性及其生成路径探析[J]. 杨曼,吕立杰.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09)
[5]论教师的道德敏感及其实现[J]. 蔡辰梅. 中国德育. 2017(24)
[6]如何改善教师道德敏感性[J]. 张添翼. 新班主任. 2017(04)
[7]教师道德敏感的生成性制约及其超越——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J]. 闫兵,杜时忠. 教育发展研究. 2016(18)
[8]教师道德敏感性现状及改善策略[J]. 尹南南.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02)
[9]教师道德敏感性培育路径的新构想——来自西方描述视角的启示[J]. 王夫艳. 外国教育研究. 2016(02)
[10]现状、根源与出路:教师专业自主问题探究[J]. 单文顶,袁爱玲. 当代教育论坛. 2016(01)
博士论文
[1]保险营销员的商业道德敏感性[D]. 张娜.北京科技大学 2015
[2]师道与师德合一:构建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理性探索[D]. 沈璿.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道德敏感性[D]. 郑信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谷月.长春师范大学 2019
[2]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园园.浙江师范大学 2017
[3]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辩护、考察、反思与重建[D]. 王若佳.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当代大学生道德敏感性研究[D]. 伍康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5]SSI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敏感性影响的研究[D]. 李梦梅.贵州师范大学 2016
[6]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道德敏感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林锦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4
[7]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道德敏感性与学业拖延的关系[D]. 解薇薇.湖北大学 2013
[8]中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及其与价值观的相关研究[D]. 邹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3
[9]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脱离、自我控制的实证研究[D]. 肖婕敏.云南师范大学 2011
[10]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测评与特点研究[D]. 杜飞月.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86916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篇名进行高级检索文献数量分布图
研究思路示意图
小学教道德敏感性的维度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直觉与网络助人行为:道德情绪、道德推理的中介作用[J]. 吴鹏,张琪,徐碧波. 心理研究. 2019(06)
[2]教师共同体构建:蕴含价值、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 魏宝宝,孟凡丽. 当代教育论坛. 2019(04)
[3]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问卷编制及其发展现状[J]. 李园园,步社民,李支其. 学前教育研究. 2019(01)
[4]教学活动中教师道德敏感性及其生成路径探析[J]. 杨曼,吕立杰.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09)
[5]论教师的道德敏感及其实现[J]. 蔡辰梅. 中国德育. 2017(24)
[6]如何改善教师道德敏感性[J]. 张添翼. 新班主任. 2017(04)
[7]教师道德敏感的生成性制约及其超越——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J]. 闫兵,杜时忠. 教育发展研究. 2016(18)
[8]教师道德敏感性现状及改善策略[J]. 尹南南.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02)
[9]教师道德敏感性培育路径的新构想——来自西方描述视角的启示[J]. 王夫艳. 外国教育研究. 2016(02)
[10]现状、根源与出路:教师专业自主问题探究[J]. 单文顶,袁爱玲. 当代教育论坛. 2016(01)
博士论文
[1]保险营销员的商业道德敏感性[D]. 张娜.北京科技大学 2015
[2]师道与师德合一:构建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理性探索[D]. 沈璿.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道德敏感性[D]. 郑信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谷月.长春师范大学 2019
[2]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园园.浙江师范大学 2017
[3]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辩护、考察、反思与重建[D]. 王若佳.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当代大学生道德敏感性研究[D]. 伍康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5]SSI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敏感性影响的研究[D]. 李梦梅.贵州师范大学 2016
[6]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道德敏感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林锦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4
[7]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道德敏感性与学业拖延的关系[D]. 解薇薇.湖北大学 2013
[8]中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及其与价值观的相关研究[D]. 邹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3
[9]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脱离、自我控制的实证研究[D]. 肖婕敏.云南师范大学 2011
[10]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测评与特点研究[D]. 杜飞月.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86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08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