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19:33
宗教极端主义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欺骗性、暴力性、极端性与非法性。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比较全面地分析研究了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由来、危害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和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文献法梳理诠释相关历史文献与政策法规,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2016年间75起具有宗教极端背景的暴恐案和2017年以来新疆依法查处140起涉宗教极端主义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文认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观”新疆的宗教极端主义问题,纲举目张,别开新路,可以得出以下一些认识:一、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和发展,既有外源性因素,也有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中“双泛”思想的传播与蜕变是最主要的思想根源,还包括境外宗教极端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的介入,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伊斯兰弧带”的动荡与冲击等。在内源性因素方面,新疆经济发展落后带来的群众生活贫困化、文化教育水平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宗教极端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客观环境。二、当前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出现了暴力手段升级、传播方式日趋网络化...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关于宗教极端主义研究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1]
-10-2.1.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国家对其所处的内外安全环境及面临的安全威胁作出评估和判断,以此确立国家安全目标、战略及实现途径。在国家安全发生新变化的条件下,为实现全面保障国家安全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并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于我国国家安全客观现实和历史趋势,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国家安全理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发展的结果,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五对关系,[2]涉及十一个国家安全场域(见图2.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0.[2]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委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图2.1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15-3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立足于新疆民族和宗教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况,梳理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有效治理宗教极端主义的前提和基矗3.1新疆的民族和宗教基本概况3.1.1新疆的民族构成及主要宗教信仰新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积淀厚重,享有“世界民族大博览馆”的美誉。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18年10月发布的《新疆统计年鉴2018》数据,截至2017年末新疆常住人口总数为2286.67万,除基诺族之外的其他55个民族均有在新疆定居,少数民族人口1496.54万人,占新疆人口总数的65.44%,其中有3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1165.5万人、哈萨克族158.36万人、回族101.99万人。图3.1新疆的民族构成比例图从各民族的地域分布看,南疆以维吾尔族为主,聚居全疆八成以上维吾尔族人口,尤其南疆四地州(见图3.2)中的和田、喀什两地区,维吾尔族人口占各地州人口总数的比重均超过90%;北疆以汉族与哈萨克族为主。从总体看,新疆民族人口分布呈现维吾尔族人口居多、多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1][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R].政府白皮书,2019-03-1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恐怖主义国际治理的制度困境与优化路径[J]. 苏红红,郭锐. 情报杂志. 2020(02)
[2]浅析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社会治理[J]. 王雪莲,戴继诚. 科学与无神论. 2019(04)
[3]“远敌”与“近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内部论争[J]. 王晋. 国际安全研究. 2019(04)
[4]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体系与思维方法[J]. 蒋华福. 党建研究. 2019(06)
[5]重视“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宗教极端主义问题[J]. 金宜久.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2)
[6]《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J]. 中国宗教. 2019(03)
[7]借鉴与启示:其他国家遏制宗教极端主义的法治实践比照[J]. 王磊. 新疆社会科学. 2018(04)
[8]对立与暴力: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特质刍议[J]. 王晋.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8(04)
[9]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困境[J]. 田文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8(04)
[10]女性恐怖犯罪研究[J]. 王梅,古丽燕.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3)
硕士论文
[1]经济发展与新疆反恐问题研究[D]. 齐春晓.陕西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8194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关于宗教极端主义研究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1]
-10-2.1.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国家对其所处的内外安全环境及面临的安全威胁作出评估和判断,以此确立国家安全目标、战略及实现途径。在国家安全发生新变化的条件下,为实现全面保障国家安全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并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于我国国家安全客观现实和历史趋势,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国家安全理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发展的结果,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五对关系,[2]涉及十一个国家安全场域(见图2.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0.[2]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委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图2.1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15-3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立足于新疆民族和宗教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况,梳理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有效治理宗教极端主义的前提和基矗3.1新疆的民族和宗教基本概况3.1.1新疆的民族构成及主要宗教信仰新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积淀厚重,享有“世界民族大博览馆”的美誉。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18年10月发布的《新疆统计年鉴2018》数据,截至2017年末新疆常住人口总数为2286.67万,除基诺族之外的其他55个民族均有在新疆定居,少数民族人口1496.54万人,占新疆人口总数的65.44%,其中有3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1165.5万人、哈萨克族158.36万人、回族101.99万人。图3.1新疆的民族构成比例图从各民族的地域分布看,南疆以维吾尔族为主,聚居全疆八成以上维吾尔族人口,尤其南疆四地州(见图3.2)中的和田、喀什两地区,维吾尔族人口占各地州人口总数的比重均超过90%;北疆以汉族与哈萨克族为主。从总体看,新疆民族人口分布呈现维吾尔族人口居多、多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1][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R].政府白皮书,2019-03-1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恐怖主义国际治理的制度困境与优化路径[J]. 苏红红,郭锐. 情报杂志. 2020(02)
[2]浅析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社会治理[J]. 王雪莲,戴继诚. 科学与无神论. 2019(04)
[3]“远敌”与“近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内部论争[J]. 王晋. 国际安全研究. 2019(04)
[4]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体系与思维方法[J]. 蒋华福. 党建研究. 2019(06)
[5]重视“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宗教极端主义问题[J]. 金宜久.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2)
[6]《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J]. 中国宗教. 2019(03)
[7]借鉴与启示:其他国家遏制宗教极端主义的法治实践比照[J]. 王磊. 新疆社会科学. 2018(04)
[8]对立与暴力: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特质刍议[J]. 王晋.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8(04)
[9]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困境[J]. 田文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8(04)
[10]女性恐怖犯罪研究[J]. 王梅,古丽燕.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3)
硕士论文
[1]经济发展与新疆反恐问题研究[D]. 齐春晓.陕西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8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2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