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对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4-11 06:29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经典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在实际的小学经典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古代语语用价值的失察、无情节的诗歌教学、重背诵量的课外诗歌阅读三类主要问题,由此笔者将赫尔巴特提倡并践行的经典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照。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是实践其教育性教学的主要方式。教育性教学通过将多方面兴趣作为切近目标以期达成道德的最高目标。因而,他要求教师要带着教育学的头脑教学语言学,由此选择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文学经典著作,确定了语言教学和情节教学来开展教学性和教育性。本文选择了作为古希腊文教学范本的《奥德赛》作为典型案例以阐释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路径。赫尔巴特按照激发多方面兴趣的方式将《奥德赛》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语言和情节,旨在通过语言教学培育认识兴趣,情节教学激发同情兴趣。同时,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确定为分析和综合教学,以实现每种兴趣的清晰与联合,从而建构个体稳定和谐的思想范围。本文以《诗经·采薇》作为案例展现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向中华经典文本转化的方式及局限。本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第一,教育性教学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以道德作为最高的目标。赫尔巴特将多方面...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对精神食粮的迫切需求
(二)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价值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三)小学语文经典阅读的教学策略
(四)赫尔巴特教学观的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厘定
(一)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
(二)经典教学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经典阅读教学的价值及现状
第一节 经典著作的价值
一、古代语是现代语的基础与阶梯
二、基于情节的兴趣培育
三、追求卓越的古典传统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自觉的经典阅读
第三节 当前小学经典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古代语语用价值的失察
二、无情节的诗歌教学
三、重背诵量的课外诗歌阅读
第二章 兴趣的培育:基于教育性教学的经典教学理论
第一节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简介
一、教育性与教学性的融合
二、以多方面兴趣为切近旨要
三、多方面兴趣向道德的转化
第二节 基于教育性教学的语言教学秩序
一、希腊文到拉丁文到现代语的教学序列
二、希腊文的分阶段经典教学内容
三、作为经典教学示范文本的《奥德赛》
第三节 培育认识兴趣的希腊语教学
一、经验兴趣:扩展视域
二、思辨兴趣:训练思维
三、审美兴趣:培养鉴赏力
第四节 培育同情兴趣的情节教学
一、同情兴趣:理解与趋向英雄
二、社会兴趣:社会认同感
三、宗教兴趣:宗教的谦逊
第三章 分析与综合教学:基于教育性教学的经典教学实践路径
第一节 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实践概说
一、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实践简介
二、分析与综合的教学过程
三、借助语言和情节培养认识与同情
第二节 分析与综合教学建立认识兴趣
一、对字词句篇的厘清与综合
二、提示与联合观察扩展经验
三、语法与因果关系训练思维
四、观察与想象美培养美感
第三节 分析与综合教学建立同情兴趣
一、观察人物境遇,获得对英雄的理解
二、观察与联系社会境遇,建立认同感
三、认识最高存在,增强宗教谦逊
第四章 基于赫式经典教学的《诗经·采薇》(节选)阅读教学改革案例
第一节 整体教学构思
一、《诗经·采薇》(节选)的选题说明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简介
第二节 语言教学
一、字句篇的分析与综合
二、借助艺术手法与诵读体悟诗歌之美
三、在吟唱中形成系统认知
第三节 情节教学
一、分析与综合人物的知情意,同情英雄
二、分析与综合社会情境,增强社会认同感
结语
一、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适用范围思考
二、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现实性转换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起兴、启发与对话:走向生命整全的教学技艺[J]. 刘铁芳.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9)
[2]以教学打开生命——走向生命论的教学哲学[J]. 刘铁芳,王晖. 教育研究. 2019(04)
[3]赫尔巴特的性格形成理论研究——基于教育学与伦理学相互关系的视角[J]. 彭韬,林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6)
[4]教育机智:赫尔巴特的实践智慧及其历史意蕴[J]. 彭韬,林凌.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6)
[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J]. 林凌,彭韬.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7)
[6]什么是“好”教学:教学伦理概念辨析——基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视角[J]. 潘小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13)
[7]大道泛兮:赫尔巴特教育学思考的辩证特性及其与杜威的比较[J]. 彭正梅. 全球教育展望. 2013(07)
[8]如何通过强制来培养自由——赫尔巴特《论对世界的审美展示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研究[J]. 彭正梅. 基础教育. 2010(10)
[9]杜威与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目的观的比较及其启示[J]. 闵卓. 教育探索. 2009(05)
[10]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纪念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发表200周年[J]. 彭正梅,本纳. 全球教育展望. 2007(02)
博士论文
[1]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 李本友.西南大学 2012
[2]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 陈隆升.上海师范大学 2009
[3]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 魏薇.山东师范大学 2006
[4]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 慕君.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小学语文高段“发现式”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D]. 郑晓丽.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研究[D]. 姚虹.闽南师范大学 2018
[3]图像学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金霞.河南大学 2017
[4]“4R”理论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D]. 夏江萍.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语用学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刘书香.扬州大学 2016
[6]语境理论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庄振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5
[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亚青.福建师范大学 2015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 袁丽佳.四川师范大学 2015
[9]小学语文阅读“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研究[D]. 张静.延边大学 2014
[10]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李欢.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3076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对精神食粮的迫切需求
(二)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价值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三)小学语文经典阅读的教学策略
(四)赫尔巴特教学观的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厘定
(一)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
(二)经典教学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经典阅读教学的价值及现状
第一节 经典著作的价值
一、古代语是现代语的基础与阶梯
二、基于情节的兴趣培育
三、追求卓越的古典传统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自觉的经典阅读
第三节 当前小学经典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古代语语用价值的失察
二、无情节的诗歌教学
三、重背诵量的课外诗歌阅读
第二章 兴趣的培育:基于教育性教学的经典教学理论
第一节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简介
一、教育性与教学性的融合
二、以多方面兴趣为切近旨要
三、多方面兴趣向道德的转化
第二节 基于教育性教学的语言教学秩序
一、希腊文到拉丁文到现代语的教学序列
二、希腊文的分阶段经典教学内容
三、作为经典教学示范文本的《奥德赛》
第三节 培育认识兴趣的希腊语教学
一、经验兴趣:扩展视域
二、思辨兴趣:训练思维
三、审美兴趣:培养鉴赏力
第四节 培育同情兴趣的情节教学
一、同情兴趣:理解与趋向英雄
二、社会兴趣:社会认同感
三、宗教兴趣:宗教的谦逊
第三章 分析与综合教学:基于教育性教学的经典教学实践路径
第一节 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实践概说
一、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实践简介
二、分析与综合的教学过程
三、借助语言和情节培养认识与同情
第二节 分析与综合教学建立认识兴趣
一、对字词句篇的厘清与综合
二、提示与联合观察扩展经验
三、语法与因果关系训练思维
四、观察与想象美培养美感
第三节 分析与综合教学建立同情兴趣
一、观察人物境遇,获得对英雄的理解
二、观察与联系社会境遇,建立认同感
三、认识最高存在,增强宗教谦逊
第四章 基于赫式经典教学的《诗经·采薇》(节选)阅读教学改革案例
第一节 整体教学构思
一、《诗经·采薇》(节选)的选题说明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简介
第二节 语言教学
一、字句篇的分析与综合
二、借助艺术手法与诵读体悟诗歌之美
三、在吟唱中形成系统认知
第三节 情节教学
一、分析与综合人物的知情意,同情英雄
二、分析与综合社会情境,增强社会认同感
结语
一、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适用范围思考
二、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现实性转换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起兴、启发与对话:走向生命整全的教学技艺[J]. 刘铁芳.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9)
[2]以教学打开生命——走向生命论的教学哲学[J]. 刘铁芳,王晖. 教育研究. 2019(04)
[3]赫尔巴特的性格形成理论研究——基于教育学与伦理学相互关系的视角[J]. 彭韬,林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6)
[4]教育机智:赫尔巴特的实践智慧及其历史意蕴[J]. 彭韬,林凌.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6)
[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J]. 林凌,彭韬.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7)
[6]什么是“好”教学:教学伦理概念辨析——基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视角[J]. 潘小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13)
[7]大道泛兮:赫尔巴特教育学思考的辩证特性及其与杜威的比较[J]. 彭正梅. 全球教育展望. 2013(07)
[8]如何通过强制来培养自由——赫尔巴特《论对世界的审美展示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研究[J]. 彭正梅. 基础教育. 2010(10)
[9]杜威与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目的观的比较及其启示[J]. 闵卓. 教育探索. 2009(05)
[10]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纪念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发表200周年[J]. 彭正梅,本纳. 全球教育展望. 2007(02)
博士论文
[1]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 李本友.西南大学 2012
[2]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 陈隆升.上海师范大学 2009
[3]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 魏薇.山东师范大学 2006
[4]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 慕君.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小学语文高段“发现式”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D]. 郑晓丽.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研究[D]. 姚虹.闽南师范大学 2018
[3]图像学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金霞.河南大学 2017
[4]“4R”理论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D]. 夏江萍.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语用学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刘书香.扬州大学 2016
[6]语境理论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庄振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5
[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亚青.福建师范大学 2015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 袁丽佳.四川师范大学 2015
[9]小学语文阅读“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研究[D]. 张静.延边大学 2014
[10]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李欢.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30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3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