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犯罪地理侧写在系列案件侦查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08:36
  系列案件由于作案次数多、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娴熟、反侦查能力强,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警力资源,还易造成社会恐慌,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日常工作的一个难题。20世纪末期,在国外出现了一种通过计算分析系列案件中涉案地点的空间关系,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可能的落脚区域范围的侦查辅助手段,被命名为犯罪地理侧写。近年来,随着我国“智慧警务”建设日趋完善,犯罪地理侧写在我国也迎来了发展契机。本文以深入研究犯罪地理侧写在我国系列案件侦查中的应用方法、明晰其应用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为目的,经过对文献的系统回顾与在侦查部门的实地调研,对犯罪地理侧写在我国系列案件侦查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提出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回顾文献对比了国内外对于犯罪地理侧写研究的区别,阐述了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介绍系列案件的概念和特点,对犯罪地理侧写的基本概念和适用于犯罪地理侧写的系列案件的范围进行界定,对犯罪地理侧写的支撑理论作系统论述并阐述了应用犯罪地理侧写的条件。第三部分从犯罪地理侧写的科学性、我国对于提高系列案件侦查效率的需求性和“智慧警务”建设日趋成熟这三个方面对犯罪地理侧写应用于我国系列案件侦查的可行性进行了...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犯罪地理侧写在系列案件侦查中的应用研究


图2.1日常活动理论

犯罪地理侧写在系列案件侦查中的应用研究


维恩图

理性选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日常活动理论有助于建立犯罪地理侧写的应用过程中所分析的重要因素的框架,将一个犯罪活动分为不同的部分,包括罪犯、受害者和环境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环环相扣的紧密关系。维恩图(图2.2)显示出了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图2.2维恩图2.4.2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在1985年由美国犯罪学家Cornish和Clarke提出[1],该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作案人是以功利角度出发的理智的行为人。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理性的作案人对目标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会通过评估犯罪行为费力的程度、付出的成本、被捕的几率和得到的回报等因素,找寻特定目标,以降低作案风险,提高作案成功率,并且设计多个方案以备后患。在现实中,随着作案人作案经验的不断增加,其犯罪的预谋方案也会不断变化。图2.3理性选择理论[1]CornishDB,ClarkeRV.TheReasoningCriminal:RationalChoicePerspectivesonOffending[M].Berlin:SpringerVerlag,1986:246.


本文编号:3130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30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