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必修教科书的编写变化与运用思考 ——兼与人教版实验必修教科书两次鸦片战争内容比较
发布时间:2021-04-14 01:31
高中历史教科书是编者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而编制的教学用书,它是高中师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资源,其编写与修订一直受到广大专家学者、历史教育类学生以及一线历史教师的关注与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正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六个省份高一年级试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新出版的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的编写变化与运用思考,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笔者结合历史教材理论以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件,对高中历史课程结构、《中外历史纲要》课程以及《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的编写进行较为深入地梳理。运用比较研究知识,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的编写变化进行多角度论述;并联系前面所呈现的理论简要推断《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编写出现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之后,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的编写变化简要探讨其编写存在的不足;根据高一师生《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海南省部分高一历史教师的教学心得,发现《中...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版教科书单元导入部分
23图2-1新版教科书单元导入部分图2-2实验版教科书单元导入部分(二)附录时间线更为清晰但取消了学习推荐网站附录是位于教科书最后几页且与前面课文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由于《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只有“历史大事件表”,故本文仅对这部分进行罗列:表2-3新版教科书与实验版教科书两次鸦片战争相关单元历史大事件简表教科书版本类型时间事件新版1840年1842年1843年1844年······1912年2月12日鸦片战争爆发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英《虎门条约》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清帝退位实验版必修11840-1842年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必修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也受到西方的影响。②必修3鸦片战争1842年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通过将上表进行对比,我们能够得出《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历史大事件表的时间更加详细,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时间线,同时它的事件也罗列得简洁明了,主要偏向于具有影响的政治大事件;人教版实验必修教科书的时间则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1.②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5.
27图2-3新版教科书课前导入部分图2-4实验版教科书课前导入部分(三)子目标题大改,课文线索更为清晰子目标题是对课文逻辑顺序和知识结构的一种体现。笔者将两版本教科书两次鸦片战争相关课文的子目标题罗列如下:表2-5新版教科书与实验版教科书两次鸦片战争相关课文子目标题表教科书版本类型课文标题子目标题新版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2.两次鸦片战争3.开眼看世界实验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3.战火再燃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洋务运动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开眼看世界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维新变法思想通过将上表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版本教科书对于两次鸦片战争内容的子目分配极其不一致。在《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中,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在“19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子目,将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中国失败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主要在“两次鸦片战争”子目中,将它们放入一个子目进行描述,有利于学生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而实验版《鸦片战争》的第一、二个子目都在叙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子目介绍其原因;“鸦片战争”子目讲述其具体过程、结果及签订条约所造成的影响。虽然“战火再燃”子目简明地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
本文编号:3136391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版教科书单元导入部分
23图2-1新版教科书单元导入部分图2-2实验版教科书单元导入部分(二)附录时间线更为清晰但取消了学习推荐网站附录是位于教科书最后几页且与前面课文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由于《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只有“历史大事件表”,故本文仅对这部分进行罗列:表2-3新版教科书与实验版教科书两次鸦片战争相关单元历史大事件简表教科书版本类型时间事件新版1840年1842年1843年1844年······1912年2月12日鸦片战争爆发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英《虎门条约》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清帝退位实验版必修11840-1842年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必修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也受到西方的影响。②必修3鸦片战争1842年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通过将上表进行对比,我们能够得出《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历史大事件表的时间更加详细,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时间线,同时它的事件也罗列得简洁明了,主要偏向于具有影响的政治大事件;人教版实验必修教科书的时间则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1.②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5.
27图2-3新版教科书课前导入部分图2-4实验版教科书课前导入部分(三)子目标题大改,课文线索更为清晰子目标题是对课文逻辑顺序和知识结构的一种体现。笔者将两版本教科书两次鸦片战争相关课文的子目标题罗列如下:表2-5新版教科书与实验版教科书两次鸦片战争相关课文子目标题表教科书版本类型课文标题子目标题新版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2.两次鸦片战争3.开眼看世界实验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3.战火再燃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洋务运动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开眼看世界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维新变法思想通过将上表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版本教科书对于两次鸦片战争内容的子目分配极其不一致。在《中外历史纲要(上)》教科书中,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在“19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子目,将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中国失败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主要在“两次鸦片战争”子目中,将它们放入一个子目进行描述,有利于学生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而实验版《鸦片战争》的第一、二个子目都在叙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子目介绍其原因;“鸦片战争”子目讲述其具体过程、结果及签订条约所造成的影响。虽然“战火再燃”子目简明地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
本文编号:3136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3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