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的治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04:44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毒品犯罪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不断挑衅国家对毒品的管控。通过国家的强力打击和制裁,网络涉毒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毒品犯罪分子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潜伏在互联网深处伺机而动,试图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和手段逃避打击。这些为毒品犯罪提供网络技术和服务产品的活动,规模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是毒品犯罪发展到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必然现象,它是网络涉毒犯罪与互联网黑色产业有机结合的产物。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与网络涉毒犯罪互利共生,严重影响了缉毒执法机关对网络涉毒犯罪的打击效果。因而无论是学界研究还是实务工作,都亟需展开对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治理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挖掘其产生原因,在充分探析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表现形式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治理黑色产业与网络涉毒犯罪的实际工作情况,研究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的治理对策,探索治理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的治理路径。本文从法律、情报、监管、打击四个维度探寻当下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依据当下的立法背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和全社会多管齐下、协同共治的治理方向,以期从上...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截至2020年3月25日"互联网产业"相关论文主题分布(来源:中国知网)
二是关于互联网黑色产业方面。在互联网技术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部分传统互联网产业受违法行业影响开始出现"黑化",这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国内对互联网黑色产业的研究始于2006年,陈明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互联网黑色产业分为了信息窃取产业、黑客培训产业、网游打币产业、信息窃取产业、恶意广告产业、垃圾邮件产业、敲诈勒索产业、网络仿冒产业七类,首次揭示出中国黑色网络安全产业链的现状及其社会危害[1];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大量学者开始对木马经济[2]、黑客产业[3]、盗号产业[4]、网络病毒产业[5]等开展针对性研究;许多学者和科研机构也尝试从不同视角和实证研究探索互联网黑色产业,如王新在社会学角度对互联网黑色产业的成因进行解读[6],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通过详实数据发现了互联网黑色产业诱使网络犯罪频发增多的趋势[7]。2012年,关于互联网黑色产业的研究数量激增,其中以诸葛建伟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其通过对典型网络犯罪公开信息和地下市场的监测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后,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对整个互联网黑色产业的规模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安全监管、提升安全厂商技术措施和进一步建立广泛地下产业链监测体系的建议[8]。随着监测机制的快速发展,关于互联网黑色产业的数据体量不断增加,郭瑞提出了互联黑色产业是以信息窃取和处理为核心的发展趋势[9];其后,侯林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黑色产业提出了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企业进行数据监管的措施[10];刘为军等对网络色情、传销、赌博、网络钓鱼等黑色产业的治理提出了推动侦企合作,强化资源整合的建议[11]等,学界对互联网黑色产业的各项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三是关于网络涉毒犯罪方面。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是参与到互联网涉毒犯罪中的一部分,对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的治理可以参考对互联网毒品犯罪的治理对策。曾令德认为网络涉毒犯罪的治理工作可以从引进计算机人才和禁毒人才、成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强调围绕"毒品"为中心的侦查思路创新侦查思维、重视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传统侦查手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建立毒品情报信息网络平台、提高情报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互联网涉毒犯罪侦查协作格局等方面开展[1]。明乐齐认为网络贩毒具有蔓延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传播力度大、社会危害重等特点,对此需要从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网络监督、健全网络贩毒的法律法规、加强新型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出发[2]。阮鑫超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毒品犯罪呈现着高科技化,高隐蔽性,高欺骗性和高危害性等特点,在治理互联网涉毒行为方面,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对平常不注意但却又是贩毒、制毒的必须物品进行登记,进而收集信息制作成数据库,然后通过数据库间的碰撞得到准确的信息[3]等。
由于搜索结果排名晋升的方式十分隐蔽,毒品的网络推广和销售越来越依赖关键词搜索引擎优化。如图3所示,通过关键字检测和扩展系统[1](Keywords Detection and Expansion System,简称KDES)检测后发现,在推广的涉毒关键词中,除了"溜冰"表示吸毒外,还有关于聚众吸毒和吸毒设备的关键词也是网络涉毒网站进行推广的对象,数万个网站和信息的推广数量也表明了整个产业市场十分发达。3.1.3 非法提供涉毒信息发布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犯罪参与行为的正犯性——基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反思[J]. 王肃之. 比较法研究. 2020(01)
[2]互联网虚假账号恶意注册黑色产业的研究[J]. 付忠天.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9(04)
[3]互联网帐号恶意注册黑色产业的刑法思考[J]. 陈兴良. 清华法学. 2019(06)
[4]网络黑色产业链负外部影响及其治理研究[J]. 赵丽莉,马可,马民虎. 情报杂志. 2019(10)
[5]中性业务活动与帮助犯的限定——以林小青被控诈骗、敲诈勒索案为切入点[J]. 周光权. 比较法研究. 2019(05)
[6]论毒品犯罪的共犯认定思路[J]. 梅传强,张嘉艺.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7]反信息化侦查行为研究[J]. 聂江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8]论共犯的一般成立要件[J]. 丰田兼彦,王昭武.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06)
[9]“一带一路”电子取证刑事司法协作问题研究[J]. 辛素.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8(06)
[10]网络贩毒的趋势及打击对策[J]. 明乐齐.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8(05)
博士论文
[1]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 刘贵富.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政府网络监管的科学化研究[D]. 扈帅帅.江西财经大学 2017
[2]互联网涉毒情报搜集研究[D]. 董忠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
[3]中国政府网络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琬勍.黑龙江大学 2016
[4]我国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及预防研究[D]. 李一凡.广西师范大学 2015
[5]毒品犯罪及禁毒立法问题研究[D]. 元道渊.大连海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7723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截至2020年3月25日"互联网产业"相关论文主题分布(来源:中国知网)
二是关于互联网黑色产业方面。在互联网技术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部分传统互联网产业受违法行业影响开始出现"黑化",这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国内对互联网黑色产业的研究始于2006年,陈明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互联网黑色产业分为了信息窃取产业、黑客培训产业、网游打币产业、信息窃取产业、恶意广告产业、垃圾邮件产业、敲诈勒索产业、网络仿冒产业七类,首次揭示出中国黑色网络安全产业链的现状及其社会危害[1];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大量学者开始对木马经济[2]、黑客产业[3]、盗号产业[4]、网络病毒产业[5]等开展针对性研究;许多学者和科研机构也尝试从不同视角和实证研究探索互联网黑色产业,如王新在社会学角度对互联网黑色产业的成因进行解读[6],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通过详实数据发现了互联网黑色产业诱使网络犯罪频发增多的趋势[7]。2012年,关于互联网黑色产业的研究数量激增,其中以诸葛建伟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其通过对典型网络犯罪公开信息和地下市场的监测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后,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对整个互联网黑色产业的规模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安全监管、提升安全厂商技术措施和进一步建立广泛地下产业链监测体系的建议[8]。随着监测机制的快速发展,关于互联网黑色产业的数据体量不断增加,郭瑞提出了互联黑色产业是以信息窃取和处理为核心的发展趋势[9];其后,侯林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黑色产业提出了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企业进行数据监管的措施[10];刘为军等对网络色情、传销、赌博、网络钓鱼等黑色产业的治理提出了推动侦企合作,强化资源整合的建议[11]等,学界对互联网黑色产业的各项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三是关于网络涉毒犯罪方面。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是参与到互联网涉毒犯罪中的一部分,对互联网涉毒黑色产业的治理可以参考对互联网毒品犯罪的治理对策。曾令德认为网络涉毒犯罪的治理工作可以从引进计算机人才和禁毒人才、成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强调围绕"毒品"为中心的侦查思路创新侦查思维、重视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传统侦查手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建立毒品情报信息网络平台、提高情报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互联网涉毒犯罪侦查协作格局等方面开展[1]。明乐齐认为网络贩毒具有蔓延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传播力度大、社会危害重等特点,对此需要从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网络监督、健全网络贩毒的法律法规、加强新型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出发[2]。阮鑫超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毒品犯罪呈现着高科技化,高隐蔽性,高欺骗性和高危害性等特点,在治理互联网涉毒行为方面,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对平常不注意但却又是贩毒、制毒的必须物品进行登记,进而收集信息制作成数据库,然后通过数据库间的碰撞得到准确的信息[3]等。
由于搜索结果排名晋升的方式十分隐蔽,毒品的网络推广和销售越来越依赖关键词搜索引擎优化。如图3所示,通过关键字检测和扩展系统[1](Keywords Detection and Expansion System,简称KDES)检测后发现,在推广的涉毒关键词中,除了"溜冰"表示吸毒外,还有关于聚众吸毒和吸毒设备的关键词也是网络涉毒网站进行推广的对象,数万个网站和信息的推广数量也表明了整个产业市场十分发达。3.1.3 非法提供涉毒信息发布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犯罪参与行为的正犯性——基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反思[J]. 王肃之. 比较法研究. 2020(01)
[2]互联网虚假账号恶意注册黑色产业的研究[J]. 付忠天.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9(04)
[3]互联网帐号恶意注册黑色产业的刑法思考[J]. 陈兴良. 清华法学. 2019(06)
[4]网络黑色产业链负外部影响及其治理研究[J]. 赵丽莉,马可,马民虎. 情报杂志. 2019(10)
[5]中性业务活动与帮助犯的限定——以林小青被控诈骗、敲诈勒索案为切入点[J]. 周光权. 比较法研究. 2019(05)
[6]论毒品犯罪的共犯认定思路[J]. 梅传强,张嘉艺.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7]反信息化侦查行为研究[J]. 聂江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8]论共犯的一般成立要件[J]. 丰田兼彦,王昭武.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06)
[9]“一带一路”电子取证刑事司法协作问题研究[J]. 辛素.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8(06)
[10]网络贩毒的趋势及打击对策[J]. 明乐齐.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8(05)
博士论文
[1]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 刘贵富.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政府网络监管的科学化研究[D]. 扈帅帅.江西财经大学 2017
[2]互联网涉毒情报搜集研究[D]. 董忠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
[3]中国政府网络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琬勍.黑龙江大学 2016
[4]我国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及预防研究[D]. 李一凡.广西师范大学 2015
[5]毒品犯罪及禁毒立法问题研究[D]. 元道渊.大连海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7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1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