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智力对在华越南留学生学习适应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16:11
中国正在成为亚洲出国留学的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包括越南学生在内的大量国际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越南留学生必须经过跨文化适应过程。随着来华越南留学生的日益增多,跨文化适应问题,尤其是学习适应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研究跨文化适应主题上,文化智力在近年来已经得到重视,该变量可用于观察留学生对外部变化的适应性以及他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自身调整能力。本研究探究了文化智力对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能力的影响,期望以研究的结论为理论依据,从文化智力的角度,对在华越南留学生学习适应困难的现象提出一些有现实应用价值的建议和策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华越南留学生的文化智力对学习适应的影响。首先通过对347名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交流生来自中国各地院校的越南留学生,以文化智力量表(CIS)和学习适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文化智力对在华越南留学生学习适应相关关系,并探究人口统计因素,行前准备因素(包括行前培训、对所读大学了解程度)和汉语水平因素对该两者以及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情况。接着,通过对5名访谈对象进行访谈研究,深入了解学习适应困难,更具体了解文化智力对学习适应的影响,补充问卷研...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Oberg的U型曲线假设1963GullahornW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2-1Oberg的U型曲线假设1963年,Gullahorn根据现有的模型进行研究出来W形曲线模型,添加回归原文化环境阶段。图2-2Gullahorn的W形曲线的适应模型对单向文化理论的批判导致了二维文化思想学派的发展。在这一思想流派中,最著名的,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是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学者JohnBerry(1974,1980)提出了二次模态适应模型,概述了个体和群体在群体间相遇。在移民适应过程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即维持遗产,文化和身份,以及参与或认同其定居社会的各个方面。正交投影,将创建一个具有四个部分的文化适应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表达他们寻求文化的方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图2-3Ward等的跨文化适应压力和应对模型1988年,Y.Y.Kim提出跨文化适应的整合理论,压力、适应和成长的经历在不断变化或变化的环境中增加成功机会的向上方向。其中压力和适应增长动力不是以平稳,稳定和线性的方式展开,而是以连续,循环的“退缩至飞跃”模式展开。每一次压力经历都以“退缩”(或退步状态)来回应,而退缩又激活了适应能力,以帮助个人重组并“飞跃”。只要与宿主环境的接触和交流面临新的挑战,压力适应-增长的转变过程就会继续,并且整体向前和向上运动将朝着更大的适应和增长方向发展。在接触新的或变化的文化环境的初始阶段,会发生大规模而突然的变化。这种剧烈的变化本身就表明了困难和破坏的严重性。在经历内部变化的长时间内,压力和适应的逐渐减少的波动变得不那么强烈或严重,导致内部状况总体上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文化适应培训对高职护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J]. 徐志平,夏立平,王洋,宋诗佳. 中华护理教育. 2019(07)
[2]越南学生留学云南现状分析[J]. 黎尔平,郭倍宁,谢潘麟. 江苏商论. 2017(04)
[3]越南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及管理对策研究——对云南中医学院越南留学生的调查[J]. 赵少钦,吴非,孙永林,周青,左媛媛. 价值工程. 2017(10)
[4]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以重邮留学生为例[J]. 刘义.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8)
[5]论文化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J]. 董方侠.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4)
[6]港澳台侨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追踪分析[J]. 张宇明,戴钢书. 青年研究. 2016(01)
[7]泰越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透视——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 蒋鸿基. 柳州师专学报. 2015(04)
[8]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北京高校中亚留学生为例[J]. 朴美玉. 文化学刊. 2015(07)
[9]在桂越南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实证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个案[J]. 谢秋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1)
[10]东南亚留学生留学期望的调查研究[J]. 林琼芳,巫丽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硕士论文
[1]基于学术适应视角[D]. 赵艳博.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
[2]在俄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实证研究[D]. 裴海吟.东北师范大学 2019
[3]东南亚留学生学习适应能力调查研究[D]. 和荣秋.云南师范大学 2019
[4]越南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研究[D]. 李营.广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45252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Oberg的U型曲线假设1963GullahornW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2-1Oberg的U型曲线假设1963年,Gullahorn根据现有的模型进行研究出来W形曲线模型,添加回归原文化环境阶段。图2-2Gullahorn的W形曲线的适应模型对单向文化理论的批判导致了二维文化思想学派的发展。在这一思想流派中,最著名的,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是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学者JohnBerry(1974,1980)提出了二次模态适应模型,概述了个体和群体在群体间相遇。在移民适应过程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即维持遗产,文化和身份,以及参与或认同其定居社会的各个方面。正交投影,将创建一个具有四个部分的文化适应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表达他们寻求文化的方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图2-3Ward等的跨文化适应压力和应对模型1988年,Y.Y.Kim提出跨文化适应的整合理论,压力、适应和成长的经历在不断变化或变化的环境中增加成功机会的向上方向。其中压力和适应增长动力不是以平稳,稳定和线性的方式展开,而是以连续,循环的“退缩至飞跃”模式展开。每一次压力经历都以“退缩”(或退步状态)来回应,而退缩又激活了适应能力,以帮助个人重组并“飞跃”。只要与宿主环境的接触和交流面临新的挑战,压力适应-增长的转变过程就会继续,并且整体向前和向上运动将朝着更大的适应和增长方向发展。在接触新的或变化的文化环境的初始阶段,会发生大规模而突然的变化。这种剧烈的变化本身就表明了困难和破坏的严重性。在经历内部变化的长时间内,压力和适应的逐渐减少的波动变得不那么强烈或严重,导致内部状况总体上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文化适应培训对高职护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J]. 徐志平,夏立平,王洋,宋诗佳. 中华护理教育. 2019(07)
[2]越南学生留学云南现状分析[J]. 黎尔平,郭倍宁,谢潘麟. 江苏商论. 2017(04)
[3]越南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及管理对策研究——对云南中医学院越南留学生的调查[J]. 赵少钦,吴非,孙永林,周青,左媛媛. 价值工程. 2017(10)
[4]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以重邮留学生为例[J]. 刘义.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8)
[5]论文化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J]. 董方侠.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4)
[6]港澳台侨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追踪分析[J]. 张宇明,戴钢书. 青年研究. 2016(01)
[7]泰越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透视——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 蒋鸿基. 柳州师专学报. 2015(04)
[8]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北京高校中亚留学生为例[J]. 朴美玉. 文化学刊. 2015(07)
[9]在桂越南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实证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个案[J]. 谢秋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1)
[10]东南亚留学生留学期望的调查研究[J]. 林琼芳,巫丽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硕士论文
[1]基于学术适应视角[D]. 赵艳博.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
[2]在俄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实证研究[D]. 裴海吟.东北师范大学 2019
[3]东南亚留学生学习适应能力调查研究[D]. 和荣秋.云南师范大学 2019
[4]越南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研究[D]. 李营.广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45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4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