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TOK学业评价及本土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6:40
  IBDP项目中的TOK课程有自成体系的学业评价方式,考察知识的底层逻辑,并期望学生通过两种评价方式,展现在TOK课程中发展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论证能力以及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和探究。本文梳理和分析TOK大纲中规范的学业评价方式,并以上海市A校为例,探究TOK在中国本土的学业评价实践。本文旨在提供国际评价体系的经验,同时为我国高中阶段开发更有效的评价方式提供借鉴。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为:TOK课程采取何种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如何在中国本土得到实践?通过将TOK大纲和本土实践这两个层面进行连接,本研究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第二章解读TOK课程的评价方式具备的特点,以及新大纲带来的评价转变;第三章通过剖析TOK具体评价案例,回答评价实践如何体现TOK课程内核;第四章聚焦TOK评价标准的争议性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五章以中国本土IB学校A为例,总结其在实践TOK评价方式时的特点,以及预测新大纲的变化为本土IB学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TOK课程的课程内核、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高度一致,注重对元认知和高阶思维的考查,形式个人化、工具细致,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降低不公平的可能性。但评价标准...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TOK学业评价及本土案例研究


IBDP项目框架[1]

知识问题,情境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 探讨、可争辩的性质,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两个学生给出的说法可能都不准确,但只要他们提供合理的论据和例子作为支撑,他们的答案就有价值。第三,知识问题的表述是一般性词汇,而不是用具体学科的专门词汇。人们在真实生活情境中使用专门词汇,与知识问题词汇恰恰相反。TOK课程的一个典型学习思路,便是鼓励学生对真实生活情境进行探讨,从而提取出知识问题,并进行知识本质层次上的深层探讨,最后将探讨结果重新应用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知识问题与真实生活情境之间存在着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差别,但彼此之间又有着相互作用的联系。 图2-2:知识问题与真实生活情境的关系 二、知识领域和知识框架 IB项目建议学生在八大知识领域中选取六个领域进行研究,这八大知识领域分别是:数学(mathematics)、自然科学(science)、人文科学(humanscience)、历史(history)、艺术(thearts)、伦理学(ethics)、宗教知识体系(religiousknowledgesystems)和土著知识体系(indigenousknowledgesystems)。数学建立在一套或多或少已被全球接受的定义以及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涉及到代数、几何、应用数学、数学证明、公理学、逻辑、数学猜想等多个领域,难以给其下定义。数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确定性和可证性极高的知识领域,是知识论中非常好的研究素材。可能的知识问题:统计分析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解释?数学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知识问题,知识论,案例,证据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一)评价原则真实情境原则一个好的口头表达应该具备真实情境的特征: 图2-3:口头表达的真实情境原则[1] 真实情境案例的选择应该是具体、有时效性且真实的,从这个案例中提取待讨论的知识问题,并确保这个知识问题与该案例有所联系,是关键步骤。提取的知识问题应该足够聚焦,以便继续深挖细节;使用TOK课程的术语表述知识问题也十分关键,例如运用可靠性、不确定性等词汇。对知识问题的探究需要经历至少两到三次的探究过程,随着对知识问题的不断深入,探究过程也更具学术性。每一次探究过程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学生提出并解释知识论断,并提供证据对此进行支撑;学生表示意识到反主张的存在,提供证据;最终反驳反主张,与原有的知识论断建立连接,而不是使反主张过于有说服力,从而削弱了对主要观点有效论证。其中,提供的证据应该是真实的,可以是个人化的,但同时要有学术性,展现对论证的有力支撑。 [1]BrettBowman.TOKPresentationModel2015[EB/O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3RPhENBYY&list=PLVvKgfoCKZpfvMqUxH3KeanWDOO898mOC&index=2,2014.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21世纪能力,建设现代教育强国——国际教育改革新趋势及中国应对[J]. 彭正梅,邓莉,周小勇.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18(00)
[2]如何培养高阶能力——哈蒂“可见的学习”的视角[J]. 彭正梅,伍绍杨,邓莉.  教育研究. 2019(05)
[3]IB课程的内部评估(IA)对我国数学活动评估的启示[J]. 刘姗.  数学教学. 2018(08)
[4]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美国人——基于21世纪美国四大教育强国战略的考察[J]. 彭正梅,邓莉.  比较教育研究. 2018(07)
[5]培养批判思维 建设教育强国[J]. 彭正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12)
[6]史料·叙事·价值的“大问题”思辨——知识论课程(TOK)与历史教学[J]. 蔡乐昶.  历史教学问题. 2017(05)
[7]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J]. 彭正梅,郑太年,邓志伟.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8)
[8]IBDP语文课程评价方式对我国高中语文考试的启示[J]. 伍丹履.  考试研究. 2016(02)
[9]IB核心课程“认知论”(TOK)及其实施[J]. 吴建京.  化学教学. 2015(10)
[10]STEM+学生素养培养和能力评估的案例分析[J]. 袁刚.  上海教育. 2015(13)

博士论文
[1]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D]. 夏青.湖南师范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IBDP中的TOK课程与学科教学的互动联系[D]. 钱黎.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IBDP数学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的教学比较研究[D]. 鹿亚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9
[3]高中人教A版与IBDP版数学教材宏观比较及TOK特色研究[D]. 孙仕贤.扬州大学 2019
[4]IB校本化中的教师课程决策[D]. 杨苗苗.华东师范大学 2019
[5]IB中文语言A文学课程评估述评[D]. 张红霞.上海师范大学 2019
[6]TOK课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 朱珠.华东师范大学 2018
[7]真实性评价在IBDP中文A中的应用研究[D]. 朱锐锐.华东师范大学 2018
[8]成为自主探究者[D]. 冯昳.华东师范大学 2018
[9]成为探究者[D]. 黄菲儿.华东师范大学 2017
[10]知识论视角下IBDP化学教材分析[D]. 卢迪亚.上海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87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87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