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寄递业贩毒风险的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09:44
  当前我国寄递业发展迅猛,寄存运输配送愈加高效,虽极大地便利了公众生活,却也容易成为滋生犯罪的土壤。贩毒,作为一种必须以毒品传输为基本特征的犯罪活动,极有可能利用寄递业的安全“空档”达到犯罪目的。近年来的毒品犯罪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贩毒分子深谙寄递业的行业特点和监管漏洞,采取匿名投递、精细包装、“蚂蚁搬家”等方式大肆进行毒品贩运活动。在破坏寄递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禁毒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如何有效精准识别涉毒快递、防控寄递业贩毒活动已成为我国缉毒工作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本文基于寄递业贩毒活动日益猖獗的现实背景,通过对寄递业识别毒品的困境分析,力图寻找出一条既不损害行业利益,又能达到对涉毒快递精准识别的解决路径:将寄递业识别毒品的思路转变为对贩毒风险的识别,这种转变可以通过构建寄递业贩毒风险识别模型来实现,从而解决寄递业对涉毒快递“无法识别”和“无效识别”的双重难题。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对本文想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进行提出,以及对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第二章,结合具体案例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寄递业贩毒的现状和特点;第三章基于我国寄递...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寄递业贩毒风险的识别研究


013——2019年寄递业贩毒案件数量变化图

物品,成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即便是在集散中心有几台X光机,面对日益剧增的快递数量也难以做到100%过机安检。[1]对于已经配置X光机的寄递公司来说,主要是通过对X光机显示器上物品的形状和颜色来判别其是否为可疑快递。从X光安检机显示反馈的颜色上看,主要显示为橙色、绿色、蓝色、红色4种。橙色是有机物质(氢气、碳气、氮气、氧气)颜色,如炸药、药物、塑料、纸、布料、木材和水等;绿色是混合物(硅、铝)颜色,如铝板、电路板等;蓝色是无机物(铁、铜、锌、镍、钢等)颜色,如金属工具、金属材料等;对于穿不透的超厚物品会显示红色,比较常见的是厚金属板或铅板。在X光机下的物品成像显示图中(如图3.2),我们可以轻易地根据颜色和形状识别出管制刀具、枪支弹药等违禁物品,但由于毒品的分子式和普通的化妆品(如粉饼)是非常相似的,并没有有某一种颜色能够显示出该物质为毒品,且毒品的包装也没有有统一固定的形状或形态,所以当前对毒品的识别方式还是主要靠寄递人员的经验来识别,无法实现机器智能化自动识别。图3.2X光机下的物品成像显示图3.2寄递人员识别能力有限3.2.1快递员禁毒意识薄弱[1]吴祺.快递业危险物品的治安防控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

特征比,分子,年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定和学习,对寄递业贩毒活动的打击工作也更为突出,寄递业贩毒活动的案例也更为典型。因此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上的“地域”选项上设置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裁判年份”设置为2018年,并在搜索栏输入“快递”“毒品”等关键词,共出现59篇裁判文书,涉及贩毒人员72名,笔者将通过对这72名贩毒分子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寄递业贩毒的主体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为接下来寄递业贩毒风险识别模型指标体系的确立奠定基矗首先,贩毒分子分布于各年龄层,以90后的男性为主。根据判决书、裁定书中的资料显示,72个贩毒分子里有8个女性,64个男性,可以看出贩毒分子中男性所占比例较大,是高风险人群。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祖米拉提.木沙依明”[1]一案中,犯罪分子不仅为女性,还是一名孕妇,可见怀孕、哺乳期妇女等特殊群体,其体态和身份的特殊性更易蒙蔽他人进行犯罪,因此女性贩毒分子同样也不容忽视。同时,贩毒分子的年龄段多集中在20岁至29岁间,90后的贩毒分子数量占到了全部人数的49%,80后占19%,70后占29%,60后占3%(如图4.1所示)。其中年纪最小的贩毒分子徐某生于1999年,被公安机关逮捕时年仅19岁。图4.1寄递业贩毒分子年龄特征比例图[1]中国裁判文书网.祖米拉提木沙依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一审刑事判决书[EB/OL].(2018-12-11)[2019-05-11].http://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5851cb0d89c34e088344a9b2015fe7c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毒品滥用行为网络防控体系的多维建构[J]. 莫洪宪,王肃之.  政法论丛. 2020(01)
[2]运输毒品行为的限缩解释[J]. 王钢.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0(01)
[3]毒品犯罪专题研究[J]. 张明楷.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0(01)
[4]网络零售平台、第三方支付及快递业共生关系分析[J]. 肖菲.  商业经济研究. 2019(24)
[5]毒品犯罪诱惑侦查风险的程序控制[J]. 黄海波.  政治与法律. 2019(10)
[6]我国众包物流的法律治理[J]. 彭幸.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4)
[7]当代中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检讨与修正[J]. 曾粤兴,孙本雄.  法治研究. 2019(02)
[8]暗网犯罪与多元治理:挑战与出路[J]. 陈璐.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9(01)
[9]提高重点区域毒品治理效果的经济学分析——以G省“三甲镇”为例[J]. 韩胜强.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6)
[10]网络贩毒的趋势及打击对策[J]. 明乐齐.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8(05)

博士论文
[1]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 石岩.北京体育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快递业危险物品的治安防控对策研究[D]. 吴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
[2]基于大数据下的寄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 李敏杰.南京邮电大学 2014
[3]客户寄件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赵亮.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3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03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