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行政性失信惩戒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21-08-14 16:58
  失信惩戒制度是以征信数据库为依据,对失信人从各个领域,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惩戒的制度。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依据失信惩戒制度的领域与惩戒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了行业性惩戒、社会性惩戒、司法性惩戒与行政性惩戒。文章立足于此种分类,研究行政性失信惩戒的法律规制。之所以要对行政性失信惩戒进行规制,一部分原因在于当下行政性失信惩戒在实践中出现的“泛化”应用的现象。例如,有人建议将拖欠水电费纳入征信系统、有人建议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这种说法往往会引起我们对于行政性失信惩戒的恐慌。即行政性失信惩戒会不会过度应用,从而将本属于道德领域的失信情况纳入,使得公民背负失信的“污名”,而影响公民的社会生活。文章在此种思考之下开始论文写作。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对失信惩戒制度以及行政性失信惩戒制度在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陈述。第一章陈述了行政性失信惩戒的基本概念,对具体惩戒措施进行了分类,并就其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此外,还研究了行政性失信惩戒与行政法上“一事不再罚”原则的争论。第...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行政性失信惩戒的概述
    (一)行政性失信惩戒的相关概念
        1.行政性失信惩戒的含义
        2.行政性失信惩戒的具体措施
        3.行政性失信惩戒的功能与作用
    (二)行政性失信惩戒的行政法属性
        1.监管类措施与不予授益类措施的行政法属性
        2.行政“黑名单”措施的行政法属性
        3.资格限制类与自由限制类措施的行政法属性
    (三)行政性失信惩戒与“一事不再罚”之争论
二、行政性失信惩戒规制的正当性
    (一)对行政性失信惩戒进行规制的理论依据
        1.行政法的权力制约理论
        2.行政法中的行政法定原则
    (二)对行政性失信惩戒进行规制的必要性
        1.实践中行政性失信惩戒有“泛化”的表现
        2.行政性失信惩戒的必要性之探讨
    (三)行政性失信惩戒进行规制的现实作用
        1.有利于防止惩戒滥用,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三、行政性失信惩戒的规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行政性失信惩戒的规制现状
        1.从公民“信息权利”的保护入手的规制手段
        2.从“信用修复”方面的规制手段
    (二)行政性失信惩戒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性失信惩戒的法律依据不足
        2.行政性失信惩戒中原则难遵守
        3.行政性失信惩戒的程序不规范
        4.行政性失信惩戒的救济制度不完善
四、对行政性失信惩戒的法律规制建议
    (一)行政性失信惩戒在立法上的规制
        1.制定上位法规范,解决立法冲突问题
        2.推进地方立法实践,建立完善法律体系
    (二)行政性失信惩戒原则遵守的规制
        1.行政法定原则
        2.比例原则
        3.禁止不当联结原则
    (三)行政性失信惩戒的程序性规制
        1.提前告知程序
        2.听证程序与监督程序
    (四)行政性失信惩戒的救济制度的规制
        1.从复议与诉讼角度进行救济
        2.从国家赔偿角度进行救济
        3.从信用修复角度进行救济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342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42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