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12:01
村级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末梢”,而村主职干部是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是农村治理的最主要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方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性环节。因此,推行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加强村主职干部队伍建设,是村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是以团风县三个乡镇的村主职干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县、乡领导干部、村“两委”干部以及个别村民进行深度访谈,在村干部管理的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团风县村主职干部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进行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找准找深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探讨了完善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对策和途径。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着重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阐释了村主职干部和全职化管理的具体涵义,把国内相关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归纳、介绍了研究方法及内容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对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农村基层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需要和村干部工作岗位公职化三个方面进行必要性分析,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多渠道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村...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基本概念
(一) 村主职干部
(二) 全职化管理
四、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必要行分析
二、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团风县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相关情况调查
(一) 村主职干部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状况
(二) 村主职干部工作情况调查
(三) 村主职干部薪酬待遇调查情况
(四) 村主职后备干部培养情况
二、社会对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看法
(一) 对提高村主职干部的待遇的看法
(二) 对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看法
第四章 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村主职干部的人选问题
(二) 村主职干部的薪酬待遇
(三) 村主职干部的职业发展
(四) 村主职干部的社会保障
(五) 村主职干部的管理考核
二、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行政力量与村民自治的冲突
(二) 县乡自身条件的限制
(三) 管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矛盾
第五章 完善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一、完善培养选人机制
(一) 健全选拨机制
(二) 强化教育培训
(三) 加强后备干部培养
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一) 明确村主职干部的薪酬标准
(二) 拓宽村主职干部的晋升空间
(三) 完善村主职干部的保障机制
三、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一) 规范村主职干部的日常管理
(二) 推行村主职干部的绩效考核
四、推行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级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权力监督路径[J]. 刘蓓. 党政干部论坛. 2017(01)
[2]积极推进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J]. 陈俊. 政策. 2016(09)
[3]关于全市村主职干部工作、生活、思想状况的调查[J]. 中共利川市委党校课题组,邓洪. 清江论坛. 2016(01)
[4]关于湖北省村干部报酬待遇问题的调研报告[J]. 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陈世强.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2)
[5]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对恩施州村级主职干部队伍现状的调研[J]. 张苇. 清江论坛. 2014(03)
[6]逼出来的村干部报酬改革[J]. 林新伟. 农村财务会计. 2014(09)
[7]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有待完善——江苏省东海县村干部报酬运行情况调研[J]. 吕福江. 农村经营管理. 2012(07)
[8]注重从优秀村干部等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J]. 朱岩. 领导科学. 2012(09)
[9]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管理的理论分析与措施建议[J]. 唐晓清,刘杰. 学习论坛. 2012(02)
[10]谁该为村干部报酬“买单”——对村干部工资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陈永刚. 兰州学刊. 2010(05)
硕士论文
[1]新时期农村干部管理问题研究[D]. 王鹏.山东农业大学 2014
[2]新会区乡镇村干部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燕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乡村治理中的村干部报酬问题研究[D]. 马振华.辽宁大学 2012
[4]村干部考核体系的研究[D]. 傅永红.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451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基本概念
(一) 村主职干部
(二) 全职化管理
四、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必要行分析
二、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团风县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相关情况调查
(一) 村主职干部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状况
(二) 村主职干部工作情况调查
(三) 村主职干部薪酬待遇调查情况
(四) 村主职后备干部培养情况
二、社会对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看法
(一) 对提高村主职干部的待遇的看法
(二) 对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看法
第四章 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村主职干部的人选问题
(二) 村主职干部的薪酬待遇
(三) 村主职干部的职业发展
(四) 村主职干部的社会保障
(五) 村主职干部的管理考核
二、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行政力量与村民自治的冲突
(二) 县乡自身条件的限制
(三) 管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矛盾
第五章 完善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一、完善培养选人机制
(一) 健全选拨机制
(二) 强化教育培训
(三) 加强后备干部培养
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一) 明确村主职干部的薪酬标准
(二) 拓宽村主职干部的晋升空间
(三) 完善村主职干部的保障机制
三、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一) 规范村主职干部的日常管理
(二) 推行村主职干部的绩效考核
四、推行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级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权力监督路径[J]. 刘蓓. 党政干部论坛. 2017(01)
[2]积极推进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J]. 陈俊. 政策. 2016(09)
[3]关于全市村主职干部工作、生活、思想状况的调查[J]. 中共利川市委党校课题组,邓洪. 清江论坛. 2016(01)
[4]关于湖北省村干部报酬待遇问题的调研报告[J]. 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陈世强.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2)
[5]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对恩施州村级主职干部队伍现状的调研[J]. 张苇. 清江论坛. 2014(03)
[6]逼出来的村干部报酬改革[J]. 林新伟. 农村财务会计. 2014(09)
[7]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有待完善——江苏省东海县村干部报酬运行情况调研[J]. 吕福江. 农村经营管理. 2012(07)
[8]注重从优秀村干部等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J]. 朱岩. 领导科学. 2012(09)
[9]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管理的理论分析与措施建议[J]. 唐晓清,刘杰. 学习论坛. 2012(02)
[10]谁该为村干部报酬“买单”——对村干部工资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陈永刚. 兰州学刊. 2010(05)
硕士论文
[1]新时期农村干部管理问题研究[D]. 王鹏.山东农业大学 2014
[2]新会区乡镇村干部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燕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乡村治理中的村干部报酬问题研究[D]. 马振华.辽宁大学 2012
[4]村干部考核体系的研究[D]. 傅永红.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4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4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