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6 17:56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全球区域联系日益紧密的现状,均对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探究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的构成成分,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效果,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首先通过文献分析,遴选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调查问卷获取实证研究的数据,对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利用AMOS24.0软件构建假设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识别、拟合检查、修正后,确定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最后根据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应用启示。结果和结论如下:(1)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比较薄弱,在认知动机、工具使用、知识积累等方面的表现一般。其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平均得分为3.50(5分制),区域认知动机的平均得分为3.80,区域认知工具使用情况的平均得分为3.544,区域地理知识的平均得分为3.596。(2)区域认知动机、区域认知工具使用情况和区域地理知识是构成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区域认知动机包括兴趣、生活、成就动机3个维度,区域认知工具...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坝胱匀坏乩淼难?安煌??υ谟冢??蟛糠?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已经经过科学检验的知识,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掌握已有经验与研究。而区域地理知识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学生需要将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主动观察、思考与区域相关的地理知识,最终转化为终身的学习能力。2.2.2交互决定理论交互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将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先行因素和结果因素,他强调行为、个体和环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43]。交互决定理论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其中B(behavior)代表行为,E(environment)代表环境,P(person)代表个体。环境决定理论认为行为是由有机体接受的环境刺激所决定的,即用B=f(E)表示。个体决定论认为环境是个体对其能动反应所决定的,即用E=f(B)表示。班杜拉反驳了这两种单项相互作用的理论,他认为行为是由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即用B=f(P,E)表示。图2-1交互决定理论示意图区域认知能力作为高中生必备的地理学科能力,其培养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首先,高中生作为区域认知的主体,他们的认知动机、认知态度、认知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决定了区域认知能力的水平。其次,区域认知需以具体的区域为载体,学生所接触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也会对区域认知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同时考虑区域认知的主体、行为、环境等方面,才能有效分析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2.2.3学习评价理论学习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内容、进程、结果进行观察与测量,根据观测结果而调整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它具有导向、监督、鉴定、管理、诊断、激励的功能。评价主体是多样化的,可以为学生、教师、家长等,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15图2-2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要素2.3.2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通常情况下,完整的结构方程模型由结构模型与测量模型构成,其中结构只有一个,测量模型可以多个。结构模型又称因果模型,它表示的是各个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3所示。测量模型表示的是潜在变量与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4所示。图2-3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课标下高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代立鹏,孔德星. 现代教育. 2019(10)
[2]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量表的编制与检验[J]. 黄雯倩,杜凤珍,孙裕钰,卢晓旭,程志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18)
[3]中英两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与启示[J]. 申敏婷,文喜福.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10)
[4]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影响因素之研究——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初探[J]. 李强,卢尧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技能培养方法探讨[J]. 张霞.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2)
[6]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许怡蕾. 现代测绘. 2018(05)
[7]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 吕氘贤.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06)
[8]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实证研究[J]. 万静宜,卢晓旭,陆玉麒,杜凤珍,王军,居贝妮.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7)
[9]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构建——以“南亚”为例[J]. 杜秀敏. 地理教学. 2017(08)
[10]地理学科能力的划分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J]. 吴岱峰. 地理教学. 2013(16)
博士论文
[1]初中生个性化学习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研究[D]. 樊雅琴.东北师范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上海市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现状及培养[D]. 何莉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娟.江西财经大学 2018
[3]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 杨雪寒.河南大学 2018
[4]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徐岩.河南大学 2018
[5]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研究[D]. 陈晏琦.湖北师范大学 2018
[6]高考背景下区域认知素养教学策略探究[D]. 郭孟月.石河子大学 2018
[7]高中生独立性检验的学习困难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马海霞.西北师范大学 2017
[8]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区域认知”培养研究[D]. 聂桐彤.华中师范大学 2017
[9]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评价与培养研究[D]. 刘婷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7
[10]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D]. 夏玲玲.安徽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46132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坝胱匀坏乩淼难?安煌??υ谟冢??蟛糠?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已经经过科学检验的知识,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掌握已有经验与研究。而区域地理知识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学生需要将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主动观察、思考与区域相关的地理知识,最终转化为终身的学习能力。2.2.2交互决定理论交互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将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先行因素和结果因素,他强调行为、个体和环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43]。交互决定理论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其中B(behavior)代表行为,E(environment)代表环境,P(person)代表个体。环境决定理论认为行为是由有机体接受的环境刺激所决定的,即用B=f(E)表示。个体决定论认为环境是个体对其能动反应所决定的,即用E=f(B)表示。班杜拉反驳了这两种单项相互作用的理论,他认为行为是由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即用B=f(P,E)表示。图2-1交互决定理论示意图区域认知能力作为高中生必备的地理学科能力,其培养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首先,高中生作为区域认知的主体,他们的认知动机、认知态度、认知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决定了区域认知能力的水平。其次,区域认知需以具体的区域为载体,学生所接触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也会对区域认知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同时考虑区域认知的主体、行为、环境等方面,才能有效分析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2.2.3学习评价理论学习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内容、进程、结果进行观察与测量,根据观测结果而调整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它具有导向、监督、鉴定、管理、诊断、激励的功能。评价主体是多样化的,可以为学生、教师、家长等,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15图2-2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要素2.3.2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通常情况下,完整的结构方程模型由结构模型与测量模型构成,其中结构只有一个,测量模型可以多个。结构模型又称因果模型,它表示的是各个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3所示。测量模型表示的是潜在变量与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4所示。图2-3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课标下高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代立鹏,孔德星. 现代教育. 2019(10)
[2]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量表的编制与检验[J]. 黄雯倩,杜凤珍,孙裕钰,卢晓旭,程志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18)
[3]中英两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与启示[J]. 申敏婷,文喜福.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10)
[4]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影响因素之研究——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初探[J]. 李强,卢尧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技能培养方法探讨[J]. 张霞.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2)
[6]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许怡蕾. 现代测绘. 2018(05)
[7]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 吕氘贤.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06)
[8]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实证研究[J]. 万静宜,卢晓旭,陆玉麒,杜凤珍,王军,居贝妮.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7)
[9]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构建——以“南亚”为例[J]. 杜秀敏. 地理教学. 2017(08)
[10]地理学科能力的划分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J]. 吴岱峰. 地理教学. 2013(16)
博士论文
[1]初中生个性化学习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研究[D]. 樊雅琴.东北师范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上海市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现状及培养[D]. 何莉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娟.江西财经大学 2018
[3]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 杨雪寒.河南大学 2018
[4]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徐岩.河南大学 2018
[5]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研究[D]. 陈晏琦.湖北师范大学 2018
[6]高考背景下区域认知素养教学策略探究[D]. 郭孟月.石河子大学 2018
[7]高中生独立性检验的学习困难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马海霞.西北师范大学 2017
[8]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区域认知”培养研究[D]. 聂桐彤.华中师范大学 2017
[9]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评价与培养研究[D]. 刘婷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7
[10]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D]. 夏玲玲.安徽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46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4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