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少子高龄化背景下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0 13:00
  人口的少子高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应对少子高龄有着重要的作用。日本20世纪70年代进入高龄化社会以来,少子高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发展速度的加快也反过来对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冲击。本文在利用以往国内外对日本少子高龄化、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在生命周期、公共产品、“代际公平”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推理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引用大量日本厚生劳动省、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年金机构、总务省统计局、内阁府等官方文件及数据,对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构成、基本特征以及人口少子高龄化如何通过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对财政收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家庭消费与储蓄等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路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的少子高龄化会直接或间接通过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对宏观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少子化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各种养老保险费用的缴纳金额;高龄化加重了社会养老的负担,使政府老年社会保障收入与支出失衡,企业用人成本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减少等。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同时老年人口数量也最多,人口出生率和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也分别呈现逐年下降和上升的趋势,一定也会出现上述经济...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少子高龄化背景下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1.2.2 少子高龄化背景下日本老年社会保障财政的研究
        1.2.3 少子高龄化背景下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其他经济挑战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社会保障制度
        2.1.2 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2.1.3 少子化与高龄化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其他理论
第3章 少子高龄化背景下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构成及特点
    3.1 公共养老金制度
        3.1.1 产生与沿革
        3.1.2 主要内容及其现状
    3.2 老年医疗保险制度
        3.2.1 变革历程
        3.2.2 构成及影响
    3.3 护理保险制度
        3.3.1 实施背景和主要内容
        3.3.2 运行成效及局限
    3.4 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3.4.1 混合型、广覆盖
        3.4.2 保障机构多元、管理模式分权
        3.4.3 保险负担全民化
第4章 少子高龄化背景下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效应
    4.1 少子高龄加剧公共养老金收支失衡
        4.1.1 加入者减少导致公共养老金财源紧张
        4.1.2 给付的增加导致公共养老金失衡
    4.2 公共养老金收支缺口导致财政负担加重
        4.2.1 公共养老金失衡导致收支缺口加大
        4.2.2 公共养老金缺口加大加重财政负担
第5章 少子高龄化背景下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经济挑战
    5.1 劳动力效应
        5.1.1 少子高龄减少劳动力供给
        5.1.2 企业负担增加抑制劳动力需求
    5.2 消费-储蓄效应
        5.2.1 可支配收入减少影响家庭消费
        5.2.2 预防性储蓄动机降低引起资产替代效应
第6章 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6.1 我国目前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1.1 法律及管理体系建设滞后
        6.1.2 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堪忧
        6.1.3 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且收支压力大
    6.2 借鉴日本经验的启示与建议
        6.2.1 制定完善的法律与强化政府责任
        6.2.2 构建混合型养老保障体系与鼓励多元供给主体
        6.2.3 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与促进老年人再就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72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72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d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