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毒品犯罪死刑控制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04:00
  我国为少数几个保留死刑罪名较多的国家之一,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比例始终高居非暴力犯罪之首。在限制死刑成为死刑立法改革导向的背景下,对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进行限制,将会对减少整体死刑判处数量,甚至非暴力犯罪的废止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裁判规则对死刑的限制效果虽然“有效”但是较为“有限”,进一步限制“死刑圈”的涵盖范围、大力纠正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十分必要。作为死刑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毒品犯罪死刑控制”一个中心,“死刑基准”和“影响因素”两个切入点,揭示毒品犯罪死刑适用多的客观现实,挖掘影响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主要因素,尝试构建毒品犯罪死刑控制的优化策略。本文共有五章,内容主要分为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规范梳理、死刑适用整体趋势的实证观察、影响死刑适用的4个关键因素和有效控制死刑适用的基本策略。本文立足于1万余例毒品死刑案件判决书,对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情况展开研究。调研发现,毒品犯罪的死刑立即执行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死刑适用失衡的现象较为突出、运输毒品罪的死刑适用过多、主犯的死刑适用较重等问题也随之显现。在影响因素方面,数量、含量等关键因素应当成为限制死刑措施的几大着力点。未来...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毒品犯罪死刑控制的实证研究


不同省域的死刑立即执行情况对比

趋势图,死刑,毒品犯罪,年份


??D芸吹饺缦卤硎觯罕静枚?次?俗寂写Ρ桓嫒怂?刑缓期执行的刑事裁定。最高法院授予高级法院行使部分死缓案件的复核权,意味着高级法院既拥有二审审判权也拥有死缓复核权,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法院的做法是将死缓复核程序和二审程序合二为一。复核程序应当作为一项独立程序以实现纠正错判的预期,然而现实的规避做法却严重削弱了这项程序的独立价值。3.3死刑立即执行愈加慎用为了解近年来毒品犯罪死刑立即执行情况的变化,笔者对毒品犯罪一审死刑案例数据库中的样本按年份(剔除样本较少的2018年)分类统计,观察发现(见图3-4),2005年的死刑立即执行率为50%,到2007年这一比率陡降至25%,这或许与2007年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不无关系;2011年死刑立即执行率开始回升,至2012年死刑立即执行率增至25.37%;此后,除个别年份之间有相对起伏外,基本上呈平稳趋势,自2013年起死刑立即执行率始终控制在15%以内。可见,个别年份出现回升属于正常范围内的波动现象,总体上较为明显的递减趋势才是主流。近些年来,中央主张严格限制死刑、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起到了极大的宏观引导作用。图3-4各年份毒品犯罪的死刑立即执行率趋势当然,之所以死刑的限制效果较为明显,除了政策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死刑案件的重大敏感,相关指导文件对死刑适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使得一审法院不会贸然动用死刑的“顶格”刑罚。除此之外,在二审改判和发回

死刑,样本,毒品犯罪


第4章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因素-27-第4章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因素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一些具备向轻作用力的因素,在限制死刑适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本文的研究重心更加突出,本部分将选取对毒品犯罪死刑适用影响较大的四种代表性因素(法定情节+酌定情节)进行深入考察,期望对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些许有参考价值的分析与解读。4.1过分倚重毒品数量毒品数量是反映社会危害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达到《刑法》347条规定的死刑数量标准之后,理论上即存在对被告人适用死刑的可能。根据裁判结果中毒品数量和其他情节的组合情况,笔者从毒品犯罪一审死刑数据库中提劝单一数量评价”、“数量+其他情节”和“不涉及数量评价”3类要素,制成图4-1和图4-2。据统计,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样本有257例,裁判理由中仅提及数量情节的占比为11%,除了数量以外还存在其他量刑情节的占比为47%;一审判处死缓的样本有1810例,涉及数量评价的比重同样占据绝大多数,仅提及数量情节的占比为9%,还存在其他量刑情节的占比为35%。由此可见,毒品数量是法院在死刑裁量时通常会加以考虑的重要甚至唯一依据。然而,数量仅为衡量社会危害性的量化指标,过分倚重数量将很难对所有的量刑情节进行全面评价,罪责相一致的追求则更是无从谈起。图4-1死刑立即执行的数量样本图4-2死刑缓期执行的数量样本据统计,毒品犯罪一审死刑数据库中裁判文书的说理部分,仅提及单一数量情节的样本有192例,为探究部分法院“过度”依赖毒品数量的成因,笔者从这些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运输毒品行为的限缩解释[J]. 王钢.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0(01)
[2]毒品犯罪死刑控制的教义学展开——基于122份二审死刑判决书的实证研究[J]. 梅传强,伍晋.  现代法学. 2019(05)
[3]毒品犯罪死缓的司法偏差与匡正——基于100份死缓判决书的分析[J]. 魏汉涛.  现代法学. 2018(05)
[4]死刑制度的当代命运:宪法学与刑法学对话[J]. 韩大元,林维,时延安.  中国法律评论. 2017(04)
[5]对我国毒品犯罪刑罚适用问题的反思[J]. 陈伟.  理论探索. 2017(02)
[6]毒品死刑犯罪实证研究:样态、归因与防控——以78例毒品犯罪死刑复核书为样本[J]. 李国华.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1)
[7]毒品犯罪死刑废除论[J]. 梅传强,胡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8]毒品共同犯罪中的死刑适用[J]. 刘桂华,吴仕春.  人民司法(案例). 2016(14)
[9]“厉行禁毒”刑事政策下运输毒品罪的死刑废止[J]. 莫洪宪,薛文超.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毒品犯罪死刑适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任惠华.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3388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88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