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套路贷侦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16:55
  当前,由于民间借贷空前活跃、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信用贷、网络借贷、裸贷以及校园贷等问题层出不穷。套路贷随之进入大众视野,并不断的进行演化升级,导致触及的犯罪种类不断增加,造成经济损失社会影响连年扩大。套路贷作为典型的民刑交叉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民间借贷的合法外衣逃避刑法的规制,更有甚者利用虚假的借贷关系寻求公权力的保护。由于套路贷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和行政机关监管的不利,导致案件数量急剧增加、案件影响面持续变广、案件社会影响加剧恶化,直接危害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安全。因此,如高效何侦破套路贷,找到有效的侦查方式、破解之法,是此类案件侦查面临的困境,也是现阶段亟待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侦查模式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侦查工作提倡“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的背景,力求从顶层设计的宏观层面以及实践运用的微观层面对套路贷的打击侦破提出解决之道、脱困之法。本文的主体部分划分为五个章节。首先,从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入手,系统地梳理了套路贷的概念,并对侦查、侦查模式等基本问题进行剖析;其次,对套路贷违法样态、成因及趋势进行阐释,将套路贷手段与传统犯罪手段进行比较,后发现传统侦查模式优化势在必行;再次,从第三...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套路贷侦查问题研究


全国法院对于套路贷判决情况(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

分布图,案件,省份,分布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从根源上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个性来源于社会,犯罪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决定的。所以,研究犯罪现象原因的基本原则是:把犯罪作为群体社会现象,放在社会背景下,在把社会作为犯罪现象产生的总根源的前提下,再把引起犯罪的社会和个人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辩证研究。因此,犯罪原因论是个系统的结构。2.2.1社会发展的失衡犯罪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犯罪产生于社会,反过来又危害社会,因而被社会定义。犯罪的根源存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矛盾。通过对套路贷案件的调研,发现经济愈发发达的城市上述矛盾与突出,犯罪爆发就愈剧烈。以套路贷为关键词于无讼网中进行全文检索,共找到7927个结果。根据图2所示地域情况划分情况与数量如下(统计时间截止日期2020年1月31日)。图2套路贷案件相关诉讼省份分布图王牧.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187-192.王牧.新犯罪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38.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路径图,路径,犯罪嫌疑人,高利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根据图2我们可以看出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资本的活跃度就越高,民间借贷需求就越旺盛,套路贷相关案件就越会高发。究其原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借贷、融资渠道比较匮乏,导致民间资本供需关系失衡。加上我国金融政策长期受到政府的宏观管控,央行确定的存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存贷款利率一直处于不合理水平。社会畸形消费价值观引导民众超前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使得负债人群逐年增多,负债消费已经变成一种“时尚消费观”。金融市场中民间资本市场的份额日渐增大,但是由于监督管理措施的缺失、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治理保障规则的错位,依据人与人之间约定建立的法律关系,形成的金融业务关系存在严重缺陷。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民间借贷的经营者在不变更业务模式的情况下,发现了法律的“灰色地带”高利贷,又从赚取高额利息的高利贷走进了非法占有财物的“黑色地带”套路贷。尤其是青少年过于盲目攀比、虚荣、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图3套路贷的演变路径2.2.2监管错位、缺位首先,法律、法规、制度等监管不到位,引起套路贷爆发式增长。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立法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再加上行政机关基础工作建设投入不够,将导致一些犯罪嫌疑人专门寻找社会管理的漏洞。现阶段犯罪发案率的高居不下,一方面反映出法律法规规制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出侦查思维落后、侦查理念停滞不前等问题,这些不足与缺陷常常给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贻害一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确认识和准确打击““套路贷”犯罪[J]. 刘省伦.  中国刑事警察. 2019(06)
[2]高利贷行为刑事规制层次论析[J]. 陶建平.  法学. 2018(05)
[3]“套路贷”的刑法规制路径[J]. 胡公枢.  中国检察官. 2018(08)
[4]“套路贷”犯罪的特点及其法律规制[J]. 谢波,蒋和平.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2)
[5]“套路贷”案认定分歧的审查判断[J]. 闵达.  中国检察官. 2017(22)
[6]大数据侦查的证成:从信息化到大数据[J]. 杨郁娟.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7]虚假诉讼罪的基本问题[J]. 张明楷.  法学. 2017(01)
[8]论侦查经营的几个基本问题[J]. 德丽娜尔·塔依甫,张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9]公安机关违法干预经济纠纷案件研究[J]. 王贝贝.  法制博览. 2015(04)
[10]民间借贷的激励性法律规制[J]. 岳彩申.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0)

硕士论文
[1]民间借贷利息纠纷的司法思考[D]. 李治.山西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04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04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8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