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速度滑冰“轮转冰”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8:06
  随着我国成功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冰上运动项目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新篇章。为了呈现一场盛大壮观、精彩绝伦的冬奥会,习总书记提出“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我国全面开始大力推广冰雪运动项目的发展,“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快速升温,“轮转冰”计划接踵而至,国内各省市接连不断的投入冰雪运动中来。但冰雪运动受到的限制因素诸多,其中速度滑冰项目群众基数小、后备人才不足、受地域性、季节性限制等因素,我国提出“轮转冰”计划即从事速度轮滑项目的运动员转项速度滑冰,极大解决了此项目限制因素的问题。然而“轮转冰”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国内仍迫切需要解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方法,对速度滑冰项目“轮转冰”教学方法的实验进行研究。主要从“冰陆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轮转冰”教学方法训练的实验组平均成绩与对照组前后成绩对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轮转冰”教学方法在原有速度滑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方法,从陆地辅助训练、速度轮滑训练等角度,结合现今速滑的发展状况,进行规律科学的教学,对速度轮滑转向速度滑冰提供了可行性借鉴,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群... 

【文章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数据统计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实验法
3.速度滑冰“轮转冰”教学方法
    3.1 速度滑冰“轮转冰”教学方法特点与介绍
    3.2 速度滑冰“轮转冰”教学方法内容
        3.2.1 陆地专项辅助练习方法
        3.2.2 陆地专项教学方法
        3.2.3 轮滑基础教学方法
4.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轮转冰”教学方法特点
    4.2 数据与分析
        4.2.1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前实验组人员陆地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2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前实验组人员轮滑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3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前实验组人员冰上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4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后对照组的陆地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5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后对照组的轮滑测试项目数据对比
        4.2.6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后对照组的冰上测试项目数据对比
        4.2.7 实验前实验组与实验后实验组的陆地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8 实验前实验组与实验后实验组的轮滑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9 实验前实验组与实验后实验组的冰上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10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后实验组的陆地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11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后实验组的轮滑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4.2.12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后实验组的冰上测试项目数据对比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常规滑冰训练对于初学者能力提高幅度有限
        5.1.2 “轮转冰”教学训练能有效的提高速滑初学者的能力
        5.1.3 常规训练的提高幅度相对低于“轮转冰”教学训练的提高幅度
        5.1.4 “轮转冰”教学方法丰富了速滑初学者的冰陆轮方面能力
    5.2 建议
        5.2.1 “轮转冰”教学应多加强脚下灵活性训练
        5.2.2 “轮转冰”教学应减少滑冰平刃支撑训练的比重
        5.2.3 建议“轮转冰”适应期多训练灵活性相关动作与基础技术
        5.2.4 建议“轮转冰”后续研究中将器材统一,使数据更精准
        5.2.5 建议“轮转冰”时应掌握速滑技术动作标准,有效区分开各项目特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轮滑技能向滑冰技能迁移的可行性研究[J]. 陈文红,宁博文,王旋,许磊,黄宇,肖世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8(03)
[2]速度滑冰“轮转冰”教学方法的研究[J]. 高俊江.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7)
[3]滑行技术的革命:速度轮滑双蹬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J]. 倪维广,李宗烈,徐红旗,史冀鹏,杜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4]对速度滑冰初学者采用陆冰结合教学方法的研究[J]. 高俊江.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01)
[5]速度轮滑转项速度滑冰的国内外现况研究[J]. 李雪梅,李佳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9)
[6]我国2022冬奥会战略选择及项目布局的研究[J]. 邱招义,陶永纯,周瑾,伊诺,贺婧.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9)
[7]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长距离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J]. 丛培甲,夏炎.  科学中国人. 2016(17)
[8]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换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优势的分析[J]. 关荣鑫,任可,白莹.  冰雪运动. 2016(03)
[9]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技术差异性[J]. 贾远航.  冰雪运动. 2016(02)
[10]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的理论厘清[J]. 刘春华.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陶玉晶.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滑冰与轮滑项目协同发展的战略研究[D]. 张晓明.北京体育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非冰期训练手段的研究[D]. 丛培甲.北京体育大学 2017
[2]速度轮滑向竞速滑冰的运动技能迁移研究[D]. 王法.成都体育学院 2017
[3]吉林省男子速度滑冰专项陆地辅助训练的现状调查研究[D]. 李富强.吉林体育学院 2016
[4]我国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足底压力特征的对比研究[D]. 姜胜峰.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5]速度轮滑作为短道速度滑冰辅助训练的可行性研究[D]. 杨占宇.东北师范大学 2012
[6]速度轮滑对4-6岁幼儿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D]. 周游.东北师范大学 2011
[7]速度轮滑传统技术与双蹬技术足底压力传递特征的对比分析[D]. 王焕.辽宁师范大学 2011
[8]运用速度轮滑训练手段解决速滑运动中速度障碍的研究[D]. 彭迪.东北师范大学 2007
[9]体育院系速滑实践课引入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曲新艺.东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34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34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d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