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21-11-21 06:53
个人生物识别技术因其准确性和便捷性现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在采集、保存使用及流转的个人阶段无不存在着泄露和滥用的风险。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等特征,在应用过程中一旦信息遭到侵害,其损害后果将是重大且不可逆的。如何在享受个人生物识别技术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保护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这是我们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法律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主要是规定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概括性保护当中。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保护无法跟上在商业领域发展的步伐而显得不足。我国现有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是关于身份信息、个人信息、生物基因信息,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正式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针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在收集和运用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欧盟主要是综合立法保护模式,规定的是关于生物识别数据处理的原则性条款,在2018年5月生效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当中针对生物识别数据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美国是将生物识别隐私的保护置于隐私权保护框架之下,公权力部门制定一系列规则,使政府的行政机构保障信息数据的开发利用,第三方的开发利用则是通过行业协会自主规范,...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厘定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界定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基本特征
1.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生物信息数据的辨析
2.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个人隐私之关系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性质
1.人格权说
2.财产权说
3.人格权兼财产权说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收集与运用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收集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保存和使用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流转
四、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立法流变
(一)国外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制度的历史演变
1.欧盟
2.美国
(二)我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地位变迁
1.传统非生物识别信息的立法进路
2.生物识别信息的出现和立法探索
3.我国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的立法
五、完善我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进路选择
(一)法律保护的路径选择
1.行政法律保护
2.民事法律保护
3.刑事法律保护
(二)法律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民事权利诉讼救济问题研究[J]. 付微明. 法学杂志. 2020(03)
[2]个人敏感信息的法律保护规范[J]. 张志峰. 重庆行政. 2020(01)
[3]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商业应用的中国立场与制度进路——鉴于欧美法律模式的比较评价[J]. 商希雪.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2)
[4]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保护模式与中国选择[J]. 付微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6)
[5]生物识别信息法律规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赵淑钰. 中国信息安全. 2019(11)
[6]论个人数据保护制度的源流——域外立法的历史分析和启示[J]. 高富平,王苑. 河南社会科学. 2019(11)
[7]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制困境与对策完善——从大数据环境下滥用信息问题切入[J]. 李川.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05)
[8]大数据时代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J]. 付微明. 研究生法学. 2019(04)
[9]从经验到理论的法学研究方法[J]. 陈瑞华.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2)
[10]美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路径探析[J]. 马斯蒙. 法制博览. 2019(04)
博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D]. 任龙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研究[D]. 杨咏婕.吉林大学 2013
[3]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 吴苌弘.华东政法大学 2013
[4]信息刑法基本问题研究[D]. 黄琰.武汉大学 2012
[5]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研究[D]. 张娟.中国政法大学 2011
[6]基因权利研究[D]. 张小罗.武汉大学 2010
[7]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聂生奎.中国政法大学 2009
[8]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 洪海林.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9006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厘定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界定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基本特征
1.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生物信息数据的辨析
2.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个人隐私之关系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性质
1.人格权说
2.财产权说
3.人格权兼财产权说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收集与运用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收集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保存和使用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流转
四、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立法流变
(一)国外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制度的历史演变
1.欧盟
2.美国
(二)我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地位变迁
1.传统非生物识别信息的立法进路
2.生物识别信息的出现和立法探索
3.我国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的立法
五、完善我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进路选择
(一)法律保护的路径选择
1.行政法律保护
2.民事法律保护
3.刑事法律保护
(二)法律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民事权利诉讼救济问题研究[J]. 付微明. 法学杂志. 2020(03)
[2]个人敏感信息的法律保护规范[J]. 张志峰. 重庆行政. 2020(01)
[3]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商业应用的中国立场与制度进路——鉴于欧美法律模式的比较评价[J]. 商希雪.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2)
[4]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保护模式与中国选择[J]. 付微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6)
[5]生物识别信息法律规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赵淑钰. 中国信息安全. 2019(11)
[6]论个人数据保护制度的源流——域外立法的历史分析和启示[J]. 高富平,王苑. 河南社会科学. 2019(11)
[7]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制困境与对策完善——从大数据环境下滥用信息问题切入[J]. 李川.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05)
[8]大数据时代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J]. 付微明. 研究生法学. 2019(04)
[9]从经验到理论的法学研究方法[J]. 陈瑞华.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2)
[10]美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路径探析[J]. 马斯蒙. 法制博览. 2019(04)
博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D]. 任龙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研究[D]. 杨咏婕.吉林大学 2013
[3]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 吴苌弘.华东政法大学 2013
[4]信息刑法基本问题研究[D]. 黄琰.武汉大学 2012
[5]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研究[D]. 张娟.中国政法大学 2011
[6]基因权利研究[D]. 张小罗.武汉大学 2010
[7]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聂生奎.中国政法大学 2009
[8]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 洪海林.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9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50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