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百八课》与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7 23:38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它的编写理念、编写体系对语文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国文百八课》无论从编写理念还是编写体系上来说,都算得上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它开创了我国语文教材单元编排结构的先河.“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结束了我国多年来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局面。使语文教材的使用趋于统一。本文通过对《国文百八课》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八年级)进行研究。希望自己在未来的语文教材使用中能做到扬长避短,最大程度的发挥语文教材的效用。本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就《国文百八课》和“统编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编写依据做一个简单的阐述,主要以教材产生的时代背景、语文课程标准、编者编写的理念三方面为切入点。第二章侧重于两版教材迥然不同的编写体系,通过比较可知一、两版教材的编写结构不同,二、两版教材编写的侧重点不同。第三章从三个方面对两版教材的选文进行比较,主要从选文题材,选文文体侧重,选文习题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四章在前几章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教材的使用建议。以期为未来自己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一)《国文百八课》
(二)统编本
三、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文献研究法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国文百八课”的研究现状
(二)《国文百八课》与其他教科书的比较研究现状
(三)关于统编本的研究现状
(四)统编本与其他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第一章 “国文百八课”、“统编本”编写背景及依据比较
第一节 编写背景
一、“国文百八课”的编写背景
二、“统编本”编写的背景
第二节 课程标准比较
一、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标准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
三、两版课程标准的对比
第三节 编写理念
一、《国文百八课》编写理念
二、“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三、两种编写理念比较分析
第二章 “国文百八课”与“统编本”编写体系比较
第一节 “国文百八课”的编写体系
第二节 “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
第三节 “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和“国文百八课”编排体系比较
第三章 选文对比研究
第一节 选文题材统计分析
一、《国文百八课》选文题材的分类
二、统编本语文教材选文题材的分类
第二节 、选文文体研究
一、文体的概念与分类
二、“国文百八课”选文文体统计分析
三、“统编本”选文文体统计分析
第三节 选文习题
一、“国文百八课”课后习题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课后习题
三、两版教材习题编写差异
第五章 “国文百八课”对“统编本”的教学启示
一、对选文系统使用启示
二、对作业系统使用启示
三、教学中应强化文体意识
四、细化写作目标
五、增加语法知识的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的特点及实施探究——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 候改改. 教育参考. 2017(06)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四大系统的显著进步[J]. 王家伦,陈宇.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08)
[3]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 王本华. 课程教学研究. 2017(05)
[4]“部编本”与“人教版”课文设置的比较探究[J]. 刘雪莲. 教学与管理. 2017(02)
[5]教科书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王攀峰.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1)
[6]“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7]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特色[J]. 王本华.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6(09)
[8]教科书研究之方法论建构[J]. 张倩,黄毅英.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8)
[9]《国文百八课》的习问[J]. 黄光硕. 课程.教材.教法. 1989(04)
[10]《国文百八课》的体系和选文[J]. 黄光硕. 课程.教材.教法. 1988(06)
硕士论文
[1]《国文百八课》研究[D]. 谢婉清.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国文百八课》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D]. 仲媛.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视野下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之审思[D]. 周小璐.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D]. 朱向娜.西北师范大学 2013
[5]《国文百八课》的特色及其社会评价研究[D]. 沈传旺.湖北大学 2013
[6]《国文百八课》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启示[D]. 李湘吉.华东师范大学 2013
[7]人教版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编排体系比较研究[D]. 程燕.南京师范大学 2013
[8]《国文百八课》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的比较研究[D]. 钱小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国文百八课》研究[D]. 胡小敏.浙江师范大学 2004
[10]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 郑蔚萍.福建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30315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一)《国文百八课》
(二)统编本
三、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文献研究法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国文百八课”的研究现状
(二)《国文百八课》与其他教科书的比较研究现状
(三)关于统编本的研究现状
(四)统编本与其他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第一章 “国文百八课”、“统编本”编写背景及依据比较
第一节 编写背景
一、“国文百八课”的编写背景
二、“统编本”编写的背景
第二节 课程标准比较
一、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标准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
三、两版课程标准的对比
第三节 编写理念
一、《国文百八课》编写理念
二、“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三、两种编写理念比较分析
第二章 “国文百八课”与“统编本”编写体系比较
第一节 “国文百八课”的编写体系
第二节 “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
第三节 “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和“国文百八课”编排体系比较
第三章 选文对比研究
第一节 选文题材统计分析
一、《国文百八课》选文题材的分类
二、统编本语文教材选文题材的分类
第二节 、选文文体研究
一、文体的概念与分类
二、“国文百八课”选文文体统计分析
三、“统编本”选文文体统计分析
第三节 选文习题
一、“国文百八课”课后习题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课后习题
三、两版教材习题编写差异
第五章 “国文百八课”对“统编本”的教学启示
一、对选文系统使用启示
二、对作业系统使用启示
三、教学中应强化文体意识
四、细化写作目标
五、增加语法知识的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的特点及实施探究——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 候改改. 教育参考. 2017(06)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四大系统的显著进步[J]. 王家伦,陈宇.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08)
[3]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 王本华. 课程教学研究. 2017(05)
[4]“部编本”与“人教版”课文设置的比较探究[J]. 刘雪莲. 教学与管理. 2017(02)
[5]教科书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王攀峰.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1)
[6]“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7]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特色[J]. 王本华.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6(09)
[8]教科书研究之方法论建构[J]. 张倩,黄毅英.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8)
[9]《国文百八课》的习问[J]. 黄光硕. 课程.教材.教法. 1989(04)
[10]《国文百八课》的体系和选文[J]. 黄光硕. 课程.教材.教法. 1988(06)
硕士论文
[1]《国文百八课》研究[D]. 谢婉清.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国文百八课》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D]. 仲媛.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视野下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之审思[D]. 周小璐.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D]. 朱向娜.西北师范大学 2013
[5]《国文百八课》的特色及其社会评价研究[D]. 沈传旺.湖北大学 2013
[6]《国文百八课》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启示[D]. 李湘吉.华东师范大学 2013
[7]人教版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编排体系比较研究[D]. 程燕.南京师范大学 2013
[8]《国文百八课》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的比较研究[D]. 钱小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国文百八课》研究[D]. 胡小敏.浙江师范大学 2004
[10]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 郑蔚萍.福建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30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63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