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建筑作品为例探讨荷兰当代建筑师的密度实践
【摘要】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知名建筑作品建成,并有相关的建筑理论发表,荷兰建筑界逐渐赢得世界瞩目。其建筑理论界思想甚为活跃,先锋思想层出不穷,其建筑作品也具备了很强的实验性。论文试图从当下荷兰建筑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理论问题——密度——入手来把握荷兰现代建筑的发展动向。之后将结合中国当下的实践引发一些具体的思考。本文的写作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限定本文的探讨对象,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一个精确的范围,在时间空间上划定研究区域,第二章为进一步讨论之前的大致的铺垫,对写作对象所处的环境作一个宏观的描叙,分析与回顾了荷兰建筑文化背景,描叙荷兰建筑师的密度思想的脉络起源。第三章展开对密度研究理论的发展状况做一综叙,为下章将要进行的实践案例研究作一理论上铺垫,第四章着重于密度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及其影响,并有具体的荷兰建筑师实例分析研究,深入程度具体到建筑师及其作品,主要从空间、造型及规划三个方面来分析密度研究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第五章为相应的启示和思考,谈到荷兰建筑师的中国实践及其意义。最后,对本文的研究作出总结,得出结论。
【关键词】 荷兰当代建筑师; 密度; 库哈斯; 空间设计; 造型设计; 规划设计;
1 绪 言
1.1 研究背景
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从阿姆斯特丹学派到风格派到结构主义等形成了一条理性的发展脉络,其影响远远超出单纯的形式范畴。延续着这种理性的思维脉络,荷兰建筑师在当今的国际建筑舞台上仍扮演着极具影响力的角色。
密度作为一个城市的基本问题,与建筑形式似乎并无多大关系,在荷兰的建筑界却特别容易引起共鸣。作为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因此荷兰建筑师一直勤于思考这个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并以之作为设计的起点。
在当代荷兰出现的大批新建筑中,不乏基于密度思考而进行的建筑实践,本论文既是从这方面出发,在对荷兰当代建筑现象作出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写作。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本文试图对荷兰当代建筑师的建筑思想脉络进行疏理,并从中分析出密度情结在荷兰建筑文化中的特殊成因。在对荷兰建筑核心人物库哈斯的密度理论进行重点论叙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揭示出不同建筑师各自在密度实践领域的探索,总结出密度实践的几种模式。
1.2.2 研究意义
在对荷兰建筑师的密度实践进行的研究可以观察到:由于荷兰建筑界的深厚现代建筑传统,使得该国建筑界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建筑形式风格问题,而转而以一种批判性的姿态思考建筑。并“以一种非同一般的眼光和智慧去看待和处理在身边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寻常乃至平庸的问题和事物。……从而在平庸中看到崇高,在混乱中看到逻辑,在局限中看到可能性。”1从而摆脱建筑师素来对纪念性形式的造型物的职业性的偏好。在如此务实的建筑思想的引导下,其建筑作品也具有一种清晰的严谨理性气质。
从荷兰建筑师的实践中得出的思考,再回头看发生在中国当下的建筑实践,对于后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从而使国内的建筑实践摆脱对建筑形式风格问题的困扰,以更为务实的态度来面对实际建筑问题。
2 荷兰当代建筑师的密度思想溯源
荷兰建筑师不断留名于现代建筑史书,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荷兰当代知名的建筑师的作品理论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倾向,流派风格层出不穷。但是整体上看荷兰建筑师对于建筑中密度问题的研究似乎有一种自觉的思考,从建筑到规划领域都有涉及,实践操作方式多种多样。荷兰文化中的乐观性与创造性,更使的他们的思考更具有独到的观点,以富有创见的角度来解决城市问题。早在数百年前,荷兰建筑师就规划设计了美国纽约市的建设方案,如今它已成为为密度研究经典案例,可见荷兰建筑师的“密度情结”是由来已久,甚至已经成为荷兰建筑师的共同特征,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对建筑师的密度思想溯源,寻求其成因:
2.1 荷兰建筑的地缘文化
建筑的发展无疑是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及其他学科门类共同作用的结果。特殊的地理环境、荷兰浓厚的艺术底蕴和宗教背景、深厚的建造传统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的荷兰建筑师及其作品。研究荷兰当代建筑,离不开对荷兰历史地援文化的研究,以下当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此进行研究。
2.1.1 荷兰的地域特征
荷兰是个地少人多的沿海国家,同时洪水泛滥。很大一部分国土都需要靠填海来解决,并不宽松的用地环境,形成了严峻的高密度用地指标。建筑师也形成了建筑时精打细算的习惯,用足每一块地,当然也想尽办法在高密度环境中,营造一个同时也是高质量的生活。
1)地少人多 密度高企荷兰(全称为荷兰王国)地处欧洲西北部与德国、比利时接壤,处于西欧与北欧之间。国土面积 41160 平方公里,人口约 1550 万,是欧洲各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作为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生存空间的狭窄使得荷兰建筑师普遍的“密度情结”成为可能,更是为荷兰建筑师的密度理论研究有了实践的场所。
2)沿海国家 勇于探索荷兰作为一个欧洲临海小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码头港口,也造就了发达的航海业。连绵的海岸线促进了与世界的不断交流,造就了人们善于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的精神魄力,在建筑领域也正是富有创造力的年青建筑师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并促使荷兰的建筑理论界以及建筑实践一直保持着活力四射的影响力。
3)生存第一 朴素务实荷兰最明显的地理特征是一片低湿的冲积平原,早在 14 世纪,荷兰就被成长为“尼德兰地区”意即低地国家。它的国土约 50%低于海平面,它的城市大多建在填海拓地之上,其现在的防洪标准是万年一遇的洪水。荷兰人生来就在与洪水斗争,生存就是议事日程中的第一要务,其它任何方面都不及它重要。至今为止,荷兰人平均在衣服穿着方面的钱是欧洲国家中最少的,在新建筑的预计开销上面也比不上其它欧洲国家,这也反映了相对富足的荷兰人务实的一面。
2.1.2 荷兰的宗教文化
欧洲国家普遍具有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观对各国人民的影响很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性和精神气质。这一点和信仰无神论的东方国家有很大不同,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荷兰的文化艺术最早也是脱胎于宗教崇拜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宗教色彩影响。
1)宗教哲学 社会关怀 理性务实14 世纪末期,荷兰新教改革家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 年)提出“预定论”,号召人们回归人性,重视现实生活,用积极的行动反对虚伪的宗教。新教的运动结束后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荷兰独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成为当时欧洲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的发展业奠定了基础。阿姆斯特丹、海牙、莱顿和乌德勒支在这段时期里相继成为城市中心。同时荷兰是近代实证科学发源地,理性主义精神成为荷兰现代艺术和建筑中隐含的价值体系。其代表人物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1677 年),一个现代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者。斯宾诺莎鼓吹实证主义,主张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事务,具有认真务实的特色。
2)文化艺术 生气活泼 不断创新荷兰文化中的活力与创造性,使得该国的文化艺术成为欧洲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荷兰的文化艺术推崇自然,注重现实,善于把握和表现市民生活,荷兰绘画中,社会市民的生活风俗和大自然风景是主要的描绘题材。如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i,1606—1669 年)观察入微,开阔的视野和严谨的写实把人性的描绘推至顶峰。随后的天才画家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是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画风拙朴,表现深刻。辗转到现代,风格派的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发展了源于构成美学的纯粹、抽象、富有现代感的新风格。荷兰的文学、电影和工艺美术等在欧洲文化艺术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荷兰的建筑师往往具有充分的创造力,城市和建筑的发展以此渗透着现代艺术的滋润。
2.2 荷兰早期现代建筑理论传承
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思想都曾受到过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影响,存在于荷兰建筑界的密度思想也是如此,也深受荷兰早期现代建筑思想的熏陶才得以成熟。荷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本身就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部分,曾领导过欧洲的现代建筑运动。因此有必要对荷兰早期现代建筑思想做一分析,由此来把握荷兰建筑运动的发展脉络。接下来将讨论在建筑运动的不同阶段非常重要的三个学派:
本文编号:8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