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基于双主体体制构建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14 08:51

【摘要】 增强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一些生源状况不理想的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传统的依靠教师强制压服的做法,不仅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强调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而且往往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无法保证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双主体理论为指导改善政治课课堂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就是对这一实践过程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序言,介绍了论文选题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对双主体理论与高效课堂管理理论的理论认识。主要介绍了双主体理论的内涵、高效课堂管理理论的内涵、界定高效课堂管理的标准、当前影响高效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以及应用双主体理论促进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管理的必要性。第三章是应用双主体理论促进中学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管理的实践及效果分析,主要是从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教学魅力、制定合理管理规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 双主体理论; 中学思想政治课; 高效课堂管理;

一序 论

 

(一)选题意义

 

1.问题的提出

本人作为一所生源状况与重点中学有很大落差的中学政治课教师,在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维护日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的课觉管理问题。因为生源状况不理想,有些学生学习动力不强,有些学生素质较低,不仅对政治课学习缺少兴趣,而且会有各种违反课堂纪律的表现,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对于这种现象,传统上往往是采取批评惩罚等强制制服的方法,不仅效来短轿,而且会埋下许多后患,甚至积累成更难解决的棘手问题。因此,在这样的学校里探索高效的政治课课堂管理策略与方法,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经过笔者多年来的理论学习实践体会,认识到将双主体理论应用来解决基础薄弱校的政治课堂管理问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2.理论意义

第一,从理论来源上看,双主体理论首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主体是人”的观点。本课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是人”观点和“双主体理论”在课堂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抓住了“如何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实现高效管理课堂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这个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不仅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主体论的理解水平,同吋也拓展了双主体理论的应用范围,有利于双主体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第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和知行合一的学科性质。而双主体理论正是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出发,反对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割裂的机械做法,尤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兴趣推动型和知识内化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将双主体理论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在本质统一起来,深刻揭示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规律,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促进了双主体理论同具体学科领域的结合,从长远来看有益于具体学科的改革创新,更有益于双主体理论的长足发展。

第三,通过双主体理论同具体学科具体教学环节的密切结合,改变学校和学科管理人员的传统思维,避免了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的盲目性机械性,提高了管理的自觉性。双主体理论为教学管理提供的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更新,更突出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的育人功能,践行素质教育的崇高理念。

3.实践意义

本课题立足教育实际,将科学理论同实际课觉教学管现相结1合,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第一,双主体理论的运用为解决均前小学思恝政治课和?!!;他学科课觉教学管理的疑难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传统的教,模式中,要么忽略学生的主体作ffl,导致教师的满堂灌和填鸭教学,学习效来不佳的同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來,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对教师和教学内容失去好感,于足出现千扰课堂、不听教师指挥、心不在焉、不配合不参与等问题,导致课堂管理低效。双上体理论突出了学生t体地位,并同教师的体地位结合起来,关汴学生兴趣、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投其所好,改革教学模式,主张师生互动,将学生纳入到教学活动中,沖深深吸引其跟随老师的引导,学生对教师不再逆其道而行之,课堂管现于是做到了半功倍。

第二,双主体理论推动教学课堂管理的高效发展,回归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探索出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觉管理模式,冇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自学意识,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素质的全而发展。

第三,双主体理论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管理环节,真正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了师生平等对话,打破了师生的对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令者,而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者。双主体理论促进了师生的融合,改善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师生关系及课堂基础,进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最佳的前提条件。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从如今的教学现状来分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的模式较单一,教学过程中大多釆用平面化或者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二、教学内容较落后,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没有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慢慢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消极的思想,从而就使得教育陷入了一个她的局面。在这样的现状下,要想真正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关健的就是找到真正制约教学工作发展的原因。然而,教学活动没有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在教学环节中,老师扮演者主角,而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要想从根本上确立解决这一问题,深入研究并理解“双主体”的内涵是很必要的,从而可以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从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仁不让于师”的师生关系论,到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帅,师不必贤于弟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论述,为后人探索和坚持平等;动的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双主体教N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魏立^在《双主体参勾的原则和方法》中提出的。他认为在课觉教学这个活动系统中,教学的就是中心和灵魂,从而对老师也有了较严格的要求,即具有一定的主导艺术性,最直接的表现就老师对教学的设计上。一般而言,老师通过观念的方式来预演课觉教学的全过程,即谷课;再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从而满足教学的要求,即上课。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最重要的就是让老师把教学的目标转变为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从而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这也是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基本前提,师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的关键。魏立言教授的观点拉开了我国双主体理论研究的先河。

 

二、对双主体理论与高效课堂管理理论的理论认识

 

(一)双主体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种新的教宵理念一 “双主体理论”应运而生,双上体理念在社会上得到了认可和支持。

马克思说:“人类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这里的“主体”屈于一个哲学的范畴,是建立在客观事物基础之上的,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同时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是行为的发生者,有一定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客体则是指主体所作用的对象。而主体性在西方哲学中是指独立自主、自由、个性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意思。近代哲学所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主体性原则,具体来讲就是把人的思维视作主体,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认为人们看待客观世界也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胡塞尔(E. Husserl)是西方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基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都属于主体性的交往,也就是所谓的交互主体性。”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的思想为“双主体的教学观”奠定了理论保证。简而言之,“双主体的教学观”就是立足于主体,从而发展和建构人的主体性形成的一种教学活动,把培养人们的主体性作为主要目标,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平等、友好的教学氛围,通过传递知识为目的,形成一种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新型教学方式。我国学者李慧玲在2004年《教育呼唤互为主体的交往》中提出:“在教学的环节中存在两个主体(即老师和学生),这里所说的主体不是指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而是指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达成的统一。从教的方面来分析,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处于主体地位;从学的方面来分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从这个观点来看。教师和学生之丨旬形成了一条明显的界限。然而,双主体的划分不但促使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而且符合现代教学活动。这主要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双主体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关系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独立。此外,双主体的界定为当代教学活动奠定了理论保障。在2006年,我国学者陈祖华在《谈教学双主体及其主体性》中指出:“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老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接受知识的群体的片面认识。”同时明确了完整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不是忽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也是主体,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因此我们要认清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般而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受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的目的)来决定的。通常教学的目的就是老师把知识和技能传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把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上需要的合格人才,而且学生的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总而言之,学生在教学沾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为了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想目的,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学者郭澄在2007印《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关系的重要意义与措施》中提出“双主体理论”作为生体教育思想的观点,它是主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教ft"活动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不但充分发挥了学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它重视师与生主体共同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观念,是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它认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主体,没有学生,也就失去了教师存在的价值;没有教师,学生就无所谓学生了。从而,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实质性的互动关系。

 

(二)高效课堂管理

 

1.课堂的内涵

在我国的古代教育中,幵展教育教学活动并没有固定场所,因而也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教室,也无所谓现代课堂,甚至没有固定的教师,德高望重者即为师。因而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默认为课堂。"事实上,课堂最初和最通俗的意义就是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也即等同于教室,英语中二者皆用“classroom"来表达即证明此点。

从时间的发展来看,课堂形态发展经历了 -个由原始一雄一复杂的演变过程。18世纪班级授课制产生之前,单一教疗教学形式占据主流,古罗马教学家足体良的老师帕利门在尼禄时代试行过分班授课,但hLl于各种原因而没能发展起来。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芙纽斯的《大教学论》A体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可行性,17世纪50年代以后,班级授课制得到广大发展并逐渐成为教冇教学主流形式并沿用至今,课觉呈现出教师个体一学生鮮体、教师群体一学生群体的复杂模式。“课堂发展为体现多元文化、具备多种功能、完成多重任务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形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堂是在一定条件下,与相关的物质资源相结合而进行教学互动,以促进双方不断完善的特殊情境。

本文编号:8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c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