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泰国中学生教学课堂有效行为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不断发展,深入研究有效课堂教学行为,成为提高海外汉语课堂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泰国五所学校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和泰国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追溯式访谈等手段,收集了师生双方对汉语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看法,对比分析两者对课堂中与教师语言输入有关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和与师生互动有关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的看法,旨在帮助在泰汉语志愿者教师更加深刻、充分地理解泰国学生在汉语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和需要,从而指导他们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西方教育学界对有效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回顾这段历史为本文的研究在方法和途径上提供了启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从“教”和“学”的角度入手,结合教学理论和学习心理,对一些具体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描写和分析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对本文设计调查问卷的细目,筛选重要的教学行为具有参考价值。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目前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介绍泰国汉语教学的实际和泰国学生的学习特点,阐明了研究有效课堂教学行为对推动泰国汉语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实际意义。第一章回顾了西方教育学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发展路径,梳理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其中西方教育学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发展路径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基本思路;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对本文设计调查问卷、筛选课堂教学行为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笔者深化对课堂师生互动的认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二章首先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内涵与外延,然后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设计。在问卷设计环节,对问卷设计的依据做了详细介绍,并展示了调查问卷的各个项目。第三章首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将教师和学生问卷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整理后,以被调查的十项教学行为为纲,归纳出两者对教学项目的看法,并且根据访谈结果分析两者产生分歧的原因。第四章以调查结果的分析为基础,结合笔者自身任教经历,为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国内志愿者储备培训提出些许参考性建议。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不足。
【关键词】 有效教学行为; 对泰汉语教学; 课堂教学;
一、国内外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综述
(一)国外教学理论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教学理论界对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最早可追溯一个世纪之前。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课堂教学是影响学习者成绩提高的直接因素。但是,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因素会促进成绩的提高,哪些又会抑制能力的发展,学者们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学者们推测教师是学习者成绩提高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此时的研究主要是对优秀教师的特征和品质进行描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对教师品质的描写并不能完全揭示出那些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这就促使研究视角的转变一一由"好教师"转向"好教学"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起,教育心理学在学习本质和规律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学者们很大的启发,他们逐渐意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对教学的成败都起着重要作用。于是,学者们将研究视角又转向了学习者和他们的学习心理过程'试图从多角度综合考察课堂教学。
1、 有效教师
研究20世纪30年代,为了描写有效教师的品质特征,学者们开展了一项旨在全面了解"好教师"的调查。他们通过对教育行政官员、教师培训者、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总结、描写有效教师的品质,以期揭示成功课堂的秘密。对于这项研究'部分学者持否定的态度'反对者认为,将学习效果仅归因于教师的个性特征过于笼统,而且,对于教师培训者来说,了解好教师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他们对新教师的培训。虽然学者们把学习效果归因于教师的品质特征,但他们却无法解释教师的这些特征是通过何种方式作用于学习效果,因此有学者把这项研究称作为"黑箱"研究。
2、 有效教学行为
研究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意识到,探究有效教学不应脱离教学实践,因此,对教学本身特点的研究逐渐取代了对有效教师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Ryans和他的同事实施的一个观察研究方案,他们在得到包括学生在内的教育界人士对特定课堂情境下教师行为的评定后,制定出一个"教师有效/无效行为分辨表"。可以说,Ryans和他的同事是教学过程研究道路上的先行者,也对后来"过程——结果"研究方法的问世起到了良好的启发作用。
Dunkin和Biddle提出了以"场境——过程——结果"为基本框架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法。他们认为,包括预定变量、环境变量、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在内的四种变量,在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预定变量和环境变量是通过场境特征来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变量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结果变量是教学效果。
学者们发现,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虽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是教师有目的地优化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功课堂的秘密就隐匿在有效教学行为之中。
此后,很多学者致力于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出具有普适性的有效教学行为。他们创建了多种观察工具用于记录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并且根据不同的评价量表研究教学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B Rosenshine和N Furst (1973)系统梳理了前人的研究,归纳出九类能够产生明显效果的教学行为。这九类行为分别是:清晰明了;灵活多变;以教学任务为导向;学科热情和正面评价学生;批评(负相关);不诚实(负相关);创造学习机会;逻辑思维争论;多层次的提问或讨论。
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重点由"好教师"向"好教学"的转变,或多或少也受到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影响。1995年,加涅出版的《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心理学领域影响深远的一本著作。他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有效学习的条件。认知结构理论学派提出教学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观点。他认为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发现学习内容的规律,然后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tlsubel)运用不同标准将学习行为做了划分: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可划分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学习可划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由此,奥苏贝尔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发现学习"。学习心理学领域不断涌现的新观点,持续冲击着过往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研究的重心逐渐向学生偏移,学者们逐步承认,教师单方面的因素不足以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双方心理协调一致才更重要。
(二)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课堂教学研究
相比于西方教育学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介入课堂教学的研究时间较晚,只是在近年来才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以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论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探寻学生学习过程;师生双方对教学活动的评价研究;对外汉语课堂实证研究。
1、从"教"的角度入手
杨惠元(2004)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控制的语言信息传输和反馈的系统,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是这个系统中的四个要素。教材提供教学内容,是语言信息源,由教师(即语言传输者)通过语言信息传输通道(即各种环境要素)传递到学生(即语言信息接收者)。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语言信息流在这个系统中畅通无阻地流通,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他针对"备课"、"组织教学"、"课堂讲解"、"指导操练"、"提问与答疑"、"纠正错误"、"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板书与示范"等教学环节,具体说明了教师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和理想的教学行为。张和生(2006)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有针对性的介绍了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课堂教学技巧。朱芳华(2006)阐明了在解决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难点时应遵循的原则并且介绍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技巧与方法。这些研究都是以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论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属于宏观研究的范畴。
2、 从"学"的角度入手
刘询(2000)认为,汉语自身的难度、学习者起点低等客观因素确实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却不是根本原因;教学效果差的根本在于教师不了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规律。徐子亮(2000)以汉语学习主体的学习认知过程为基础,给出了教学设计、教学反馈、教学容量、教学节奏等方面的建议。江新(2007)认为,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记忆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该了解记忆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汉语教学之中。她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提出了 "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每次记忆材料数量要适当"、"充分利用视觉形象"、"建立词汇的语义网络"、"指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度加工"等教学策略。刘晓雨(1999)将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过程划分成语言输入、语言理解记忆、语言输出三个部分,并对整个学习心理过程做了详尽的描述,由此提醒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考察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再以此为依据提出改善教学行为的方法。
3、 师生双方对教学活动评价的研究
丁安琪(2006)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以对外汉语教师和不同国籍的留学生(包括欧美留学生和日本本科留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旨在了解师生双方对教学活动有效性评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师生的个体差异对评价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影响及师生双方对三大类(分别是信息输入型、控制信息输入型、自由信息输入型)十六项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评价。调査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对信息输入型、控制信息输入型、自由信息输入型的教学活动,整体上评价一致,没有明显偏好;欧美留学生偏爱适合独立完成的课堂活动,而亚洲学生喜欢需合作完成的活动项目;汉语处于初级水平的学生比中高级水平的学生更喜欢交际性任务;学生在中国留学时间越长越容易接受中国式的交际方式。4、 对外汉语课堂实证观察研究。
4、 对外汉语课堂实证观察研究
许杨(2006)通过录音转写,分析研究了美国大学生在汉语课堂上的会话;陈小英(2005)运用课堂语篇分析法,分析了伯明翰汉语课堂上师生的话语模式;曾玉(2006)通过提问的分类、提问后教师等待的时间、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等六个方面的研究,全面观察和详细描述了教师的课堂提问;卜佳晖(2000)对从汉语课堂上收集来的语料,从语速、词汇使用、T-uint长度与句类、师生话语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课堂语言输入的特点;张林军(2002)在师生互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分析和话语分析,探寻互动程度不同的汉语课堂与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发展情况的关系;高立群、孙慧莉(2007)以语言教学课堂量化观察工具为研究视角,分析和评价了第二语言教学界三类常用观察工具一COLT量表、IRF话语分析模式以及T-unit句长分析法,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设计出对外汉语观察量表。
COLT量表和对外汉语观察量表对本文调査问卷的设计和教学行为的划分有重要启示作用,因此本文将在第二章对这两个量表做系统介绍。
二、研究设计
(一)"有效课堂教学行为"概念界定
1、 课堂教学行为
关于课堂教学行为,国内外教育学界和语言教学界都有过充分研究:姚利民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或表现。"
陈晓端则将教学行为定义为"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展现出的职业行为,是教师充分考虑教学系统中各种条件的基础上有意识选择的社会行为,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细节和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和实体部分"'。
Scrivenen j认为"教学行为实际上是教师作出决策的过程,是教师对备选方案不断的做出比较、筛选、抉择的过程。在课堂上,有很多节点需要教师选择行动方案,教师必须决定采用哪个方案,抛弃哪个方案。因此,一个好教师必然具备一个可供课堂使用的方案列表,并且随着资历的提升,清楚的了解,哪些方案对指导教学有效,哪些方案效果欠佳"。
杨惠元提出"课堂教学行为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是一定教学意识的反映"'。虽然学者们对课堂教学行为有各自的认识,但纵观各家之言,可以概括出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特征:行为发生的场所是课堂;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意识;具有动态可变性;直接作用于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课堂教学行为定义为: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自身的教学意识,所做出的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活动方式。
2、 有效课堂教学行为定义
对"有效教学"既有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定义、着眼于教学技能的定义,也有着眼于学习成就和教学全过程的定义。姚利民认为"有效教学是合规律性的,优化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教学要素,保证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等的合理性;是有效果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特别是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益的,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符合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是有效率的,相对于教师的教学投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尽可能大的、理想的。违背教学规律、无效果、负效果、低效率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
本文对"有效"的定义是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对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为: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所作出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活动方式。这些操作方法受教师教学意识所支配,具有动态可变性。
本文编号:8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