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主体体制构建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模式研究(2)
2.管理的内涵
“管理” 一词存在很多的歧义。我国的汉语对管理一词的理解是:为了保证某项工作的开展,而进行的保管和料理。但是在英语中,管理有management (即经营、驾驶)和administration (即帮助、照管),这两者的意思存在很大的不同。同时很多学者为了给管理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拼究,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是:计划、指挥、控制和协调;行为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团体目标,提高工作效率,而创造出的一个良好的氛围;决策学派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管理学者的一个综合定义则为:“管理是使服务对象获得满意,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亦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感和成就感。"由此观之,管理一词真是见仁见智,本研究中,笔者借鉴一些有关“管理” 一词的解释结合本身工作特点将“管理”进行解释。它既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过程,即管理应以实现师生共同目标为宗旨: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涉及的对象不仅是物,更主要是人,它早不再是控制的意思,要求在实现师生共同目标的同时达成个人心理的满足,由单向流到转变为双向的互动,由注重被动接受到注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创造。笔者认为这为教师课堂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3.课堂管理的内涵
课堂管理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静态的描述。综合而言,课堂管理体现出两种取向:一、为了促使学生遵守规章制度,从而对学加强监督和管理;二、对学生加以鼓励和支持,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第一种取向的关键是强化对学生的控制和监督,第二种取向的关键是激励和引社学生。对于这两种不M的取向,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古德(C. V. Good)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或教学过程中所渉及到的问题(比如说纪律、教学资料、学习氛围和社会关系等)。”
川埃默(E.T.EnLner)认为:“课觉管理就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发潜能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我国学者则认为,课觉管理可以简印.地看成是教室管理,它包含了课堂教学中的人、泰和物之问的关系;也布学者认为课党管理是老师为了达到预想的教学丨标,通过协调课堂教学的条件一个过程;甚至有学者认为课堂管理厲十-项艺术活动,是教师通过管理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的一项行为艺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应当认识到课堂就是山老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的一个活动。通过中外学者对课堂管理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课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同时不同的认识也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取向、行为改变取向和人际互动取向。具体来讲,功能性取向立足于管理的标准,关注计划和规范;行为改变取向把重点放在行为和纪律的控制,关注强化和奖惩;而人际互动取向依托于心理学知识,比较重视个人的感受,关注学生情绪受教师行为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传统的课堂管理多釆用功能性取向或者行为改变取向,人际互动取向较少使用。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实施,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人际互动的取向也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有学者认为人际互动取向是未来课堂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比如说:课堂管理要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课堂活动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等。
综合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课堂教学管理更是为适应教学创新的要求,运用人本管理的原理,通过课堂教学组织优化,发挥课堂人力、物力资源优势,采取柔性化的手段,既维持TR常的课堂秩序,又通过优化设I卜课堂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充分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的互动活动,并以此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与课堂的持续生长。本研究结合上述“课堂管理”定义和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认为高效课堂管理是通过充分发挥教学双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五动过程。
三、应用双主体理论促进中学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管理的实践探索 ....................16
(一)通过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宵理效果..................16
(二)通过增强政治课课堂教学魅力提高课堂管理效果..................17
1.根据最有效学习方式设汁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参与课党的积极..................17
2.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艺术魅力..................19
(三)通过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提高课堂管理效果..................19
1.要为课堂学习活动建立合理的规则..................20
2.有规则的课堂管理都是从第一节课开始的..................20
3 .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体现双主体性..................20
(四)通过培养学生良好课觉行为习惯提高课觉管理效果..................20
四、双主体理论促进中学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
按照双主体理论的理解,课堂管理的过程是一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构成双向活动,。教师与学生这种双重主体性,要求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高要的是一种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作关系。要想真正达到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管理实效,首先必须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融洽的课堂气氛。。
简而言之,课堂氛围就是在课堂使活动中老师和学卞之问的互动,从而营造出的一种氛围。同时老师通过采用鼓励和引导’允许独立判断等方式营造出了课堂的氛围。也可以这样讲,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从而就会营造出什么样的课堂氛围。从而要求老师不仅耍学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而目.要学会营造出各种不同课堂氛围。在早期,就有社会心埋学家尝试找出最适合学习的课堂氛围,但足经过研究后,发现任何一种课堂氛围都存在一定的优点和缺点,而且每一种课堂氛围的目称也是不同i的,这主要是因为每节课是不同的,上课的时间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课堂教学的目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为了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课堂铽围也应随之变化。如果教学的目标发生了变化,而课堂的氛围并未发生变化,那么在这个时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下降,存的学生甚至会产化对立的行为。让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偷悦、舒适和融洽的学习坏境。椐研究农明,积极的情感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师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避免课堂叫题的出现。
(二)增强政治课课堂教学魅力
一-般而言,有效的课堂管理耑耍耵效的教学活动做支撑,而冇效的教学可以介效地阻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精心为学生准备了生动趣、难度适屮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学生也会汄真遵守课堂秩序。因此,要想维护课堂纪律,最基本的甜提就是改善教学的坏境,增加教学活动中的魅力。如今,越來越多的学者都认识到了教学的策略和学生行为之叫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美国学者库宁也强调:“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有效方法。”
1.根据最有效学习方式设计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教师教学设计中比较薄弱的一部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冰是获得学习结果的内因,教师讲解再精彩,学屯最多只是听懂,而没有学会,而且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产生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异。只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就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课觉教学与课堂管理的枳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北师大李凌艳博士研究成果"(见下图), —个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24小时以后知识在脑中的保持率是不同的。
(1) “讲授型”模式
它是以教师简述理论为基础的,力求启发式。一般上是指老师将裎本的概念和理论讲述出来,同时运用生动的案例、生活中的现象将知识更好地传输给学生,同时也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提供给学生一些背景知识、参考书tl,让学生学会思考,同时也为讨论活动奠定了基础。
(2) “演示型”模式
它是把模拟设置的情景作为训练的主要任务,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中生日常文明行为。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各,在课堂或者中,进行表演,虚构出场景,通过演示來强化理论,同时由老师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表演,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表演,让学生认识到基本的文明行为。“讨论型”模式是将所有的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丌展小品、演讲和辩论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也是开展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解教材的前提下,将自己的见解写出来,等到上课的时候,学生再通过演讲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3) “调研型”模式
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去参与社会实践。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从而就使得象牙塔里的学生获得了很多的感性材料,然后丙让学生写报告、心得等方法,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也营造出了一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氛围。
五、结论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标榜和形象,TF.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在讲台上首相向学生鞠个躬,然后说一声“同学们,早上好”,会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如果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既没有问候,又衣衫不整,那么势必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课堂行为,我们要用赞扬的语言进行鼓励,这是对学生良好修养的一种肯定,会让其感到自己在学生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其自身价值认可的需要。
在处理学生课堂不良行为时,教师也应该采取iH确的手段,而不是通过处罚的手段进行处理。尽管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采取处罚的手段在短时间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惩罚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的后果就是起初学生会通过回避来对付惩罚,从中他们也学会了推脱责任,甚至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屈于不良的行为;第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这主要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都渴望在同学们面前受到尊重,即使自己真iF.的做错雄情了,但是老师如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惩罚同学,学生就会感觉到很丢脸,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而对老师就产生了一种敌意,严重的话,在课堂上也会发生冲突。从而对老师就会产生恐惧,有的同学为了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拉帮结派对抗老师。
总而由之,当遇到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时候,教师不能采用简单地指贪或者惩罚的措施处理,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要发怒,而是要对学生说服教育,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鼓励学生敢于改正这些。
参考文献:
- [1] 赵红梅,鞠学庭. 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积极策略[J]. 教学与管理. 2011(12)
- [2] 李宏岩.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 [3] 曾莉. 探讨“双主体”理念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整合[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8)
- [4] 熊匡汉. 论师生互动与教学价值实现[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04)
- [5] 张翠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境下教师权威的探析[J]. 中国教师. 2007(S2)
- [6] 郭澄,顾华详. 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关系的重要意义与措施[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 [7] 温凤媛. 教师教育转型背景下地方师范大学的发展策略[J]. 辽宁教育研究. 2007(05)
- [8] 朱开群.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12)
- [9] 高弘. 浅谈探究式学习与双主体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05)
- [10] 吴坚.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发展趋势[J]. 高教探索. 2005(04)
本文编号:8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89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