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泰国WS中学汉语教学中学生汉字学习偏差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15 13:57

【摘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和泰国作为睦邻友好国家,贸易往来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泰国人在本国或者是来华学习汉语。但由于汉字的独特属性和复杂的组合结构,使得汉字成为汉语学习的首要难题。本文以泰国文善中学为例,以汉字字形为视角,运用偏误分析理论来研究泰国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出现的问题,以期找到汉语难学,特别是汉字难学的症结所在。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首先,对汉字进行简要分析,阐述汉字与泰语文字的区别;其次,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对收集到的学生书写的语料进行研究。从笔画、部件、整字三个方面入手,将其分为七个小类,如笔画的数量偏误、笔画的形状偏误、部件的变异偏误、形近字偏误等;再次,在各种偏误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由内因(学生“重语轻文”的不良观念长期存在)和外因(教学策略不正确、教材缺乏等)两大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建议,制订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汉字书写和教学理论提供理论依据,避免学生再犯类似错误,使教学能够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泰国中学生; 汉字偏误;

第一章汉字及其在汉语学习中的地位

 

1.1汉字及其特点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我国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老历史的活化石。它产生于早期的原始绘画,汉字从甲骨文起源,之后经历了金文、隶书、措书的发展阶段。汉字的结构由繁到简、笔画由圆转曲折变为平直方正。书写方便简洁、形体由最初象形的图画变为不象形的表义线条,到措书基本定型。措书是我国现今所使用的标准字体。汉字有自己独特的特质,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用笔画线条来组合成表义符号,每个汉字都有它自己的结构特点和意义表达,而泰文是表音系统文字,仅用文字来表示发音,要了解每个汉字表达的具体意义,这对泰国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其次,相对于泰文字母来说,汉字笔画变形非常多,基本笔画和变形笔画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在他们看来“人”和“入”分明是同一个字);再次,从结构来看,汉字的外观形体是一个立体组合的方块结构,它有上下、左右、内外等组合方式。每一笔的书写都遵循一定的顺序,而且合体字的部件大小也不是随意分配的,如左右结构的汉字左边小右边大、上下结构的汉字上边小下边大。而泰语文字的元音字母可以在辅音字母的前后出现,甚至还可以出现在辅音字母的上下部位。汉字的严格规则就和泰文的这些随性特质形成了矛盾。泰国学生要适应这种书写方式着实难度不小。

 

1.2汉字在汉语学习中的地位

学习一种语言,首先要了解它的载体——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主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的传承到今天而没有断裂,这主要得益于汉字的记录。我们从内外两方面着手来分析汉字的重要性。

首先,汉字是学习汉语、了解汉文化的钥匙。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每个意义都代表汉文化的一部分,如“炮”最初是石字旁,表示的意义是:古代,炮是一种战争中的投石机器,到了近代火药发明后,才成为了火字旁,表明近代炮是用火药来发射的。汉字的演变就是文化、历史演变的最好例证。所以要想快速的掌握目的语的文化,光学习语言是不够的,语言只是载体、是工具,透过媒介找到本质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其次,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有的学习者认为只要听得懂汉语、说得了汉语、读得懂汉语文章,那么就算学好了汉语,这样的观念存在着极大的偏差。我们知道,汉语词汇十分复杂,不仅数量废大而且同音字词很多。音同字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截然不同。如交际中,中国人介绍自己说“我姓Zhang”,到底是哪个字呢,张还是章?当进一步解释弓长张时便恍然大悟。此时,汉字的重要性就表现出来了,如果不了解汉字,就会给交际带来很大障碍。而且,掌握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要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写”是在掌握前三者的基础上升华后的一项技能。可见,汉字在学习语言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汉字是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汉字难学,笔画多、结构复杂多样,但最重要的是汉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汉语语法、句法的核心,在掌握词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汉字是学好汉语的关键,汉字制约着汉语水平的提升,只有学好汉字,才能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章泰国文善中学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类型表现

 

偏误不同于错误。语言学家Brown认为“错误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偶然的笔误和口误而造成的,是语言的使用不正确,任何人在用本族语或外语时都可能发生错误。而偏误是“中介语与目的语规律之间的差距”,是由于目的语的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错误。偏误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学习外语的人才会发生偏误”。

对于汉字字形的偏误,特别是非汉字圈的外国学生常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与汉字本身的属性和组合方式有关。通过切分汉字,合体字可切分为部件和部件的组合,如“村”可切分为两个成字部件“木”和“寸”,独体字可切分为独立的笔画,如“穴”可切分到“八”和“6” 。不论是成字部件还是不成字部件,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笔画,每个汉字都是线条的堆积。据统计《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可知,9画或10画的汉字占大多数。如此多的笔画就给外国学生造成了困扰,他们分不清“土与干;己、已、巳;?和穴”,在他们看来有些汉字多一画或少一画(直与且)、线条拉长一点或缩短一点(由、甲、申、田)都无所谓,怎么会变成另外一个字?《知识周刊》做过一项调查,调查了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非汉字圈),统计一共700个错别字,其中形错字580个,占总数的83%。外国留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除少数是由于初学者对知识的不理解、不成系统的笔画增减之外,大部分偏误都具有共同性,都是由于部件的改换、增减等原因造成的。

 

2.1调查对象界定及语料示例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泰国素勒岛文善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共500名,研究材料为学生学习期间的书写材料,包括课堂测试(听写和仿写)、家庭作业的书写内容、考试试卷(选词填空)等,时间为三个月。将其书写材料进行收集归类,收集到的有效语料共200多份,删除个别的不具有普遍性的偏误类型,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行整理后找出符合研究方向的语料共184份,其中从184份材料当中的选择的汉字是多份语料中偏误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为他们的水平处于中级阶段,此阶段对汉语的学习至关重要,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此阶段的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性。

 

2. 2笔画偏误

2. 2.1更改笔画形状

指的是学生受自己母语的影响而书写时汉字笔画不标准,写出来的笔画和母语字母很相似。

这类字虽然看起来没有错误,但如果用汉字的正字法规则进行分析,这类字就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标准汉字。因为这些汉字写下来的最终形态不是纯粹的笔画加笔画、部件加部件、或者是笔画加部件,而是英文字母加汉语部件的形态,笔者在划分语料时,从225个典型例字中划分出此类型字5例加以计算,得出这类偏误占偏误总数的比例为2.4%。

本文编号:8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