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以来芬兰国家层面的设计推动模式研究(2)
芬兰设计从50年代参加“米兰三年展”开始,经历了战后所谓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一60年代,古梅鲁斯在这其中功不可没。这当然与他的职业背景密切相关,在一年间,古梅鲁斯前后担任了阿拉比亚陶瓷厂、努塔耶尔维泣玻璃厂瓦锡兰泣且公司,的公关经理,他不断地利用自己国际化的背景和个人关系网为芬兰设计创造出了一条国际化路线。但是,从时间上来看,古梅鲁斯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大显身手,始于他担任芬兰手工艺与设计协会的常务董事的年,从这一年开始到年间,他担任芬兰手工艺与设计协会的常务董事长达23年之久。而正是在他任职期间,芬兰设计进入国际视野并开始逐渐焕发光彩。
芬兰在战后开始狂热地参加展览,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要数意大利的米兰三年展。对于这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来说,参加这些展览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但是在一开始,芬兰教育部并不愿意对芬兰参加米兰三年展提供帮助,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参加这样的展览就相当于商业风险投资,。但最后芬兰设计还是得以参加1951年的米兰三年展,并且夺得许多大奖。可以说1951年芬兰政府转向支持参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变,而这其中与古梅鲁斯的贡献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古梅鲁斯说服芬兰教育部之前,政府原本是打算放弃参展的。放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之前参加的展览芬兰曾经参加过1966年和1936年的米兰三年展无论是经济或者荣誉上都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二是此时的芬兰政府确实资金紧缺,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最终在古梅鲁斯的努力下,芬兰政府同意在经济上进行支持米兰三年展,古梅鲁斯的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芬兰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得到提升,始终处于边缘位置的现实原因。所以,政府转向支持参展,其出发点也是为了改变芬兰在国际上政治和文化的弱势地位。古梅鲁斯不但从芬兰的两个企业瓦锡兰公司和奥斯龙集团获得了1/3的赞助,从芬兰教育部获得了2/3的资金,之后还说服了芬兰政府对“设计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展览实施资金担保,使芬兰设计得以参加“设计在斯堪的纳维亚”北美巡回展。正是经历了这几次关键性的参展,芬兰设计不但在1951年的米兰三年展上一举拿下25个奖项,在接下来的1954年、1957年和1960年,芬兰设计始终在续写着它的辉煌传奇。
2.2 身份决定立场
在某种意义上,古梅鲁斯对于芬兰设计的贡献有如赫尔曼穆特休斯对于德国。二人相去约二十五年,虽都冠以“官方”的名号,但却因所处环境不同,其推动的结果也存在巨大差异。20世纪初期的德国挟方兴未艾的工业化浪潮,本身就有着借强势成长的工业实力称雄欧洲,甚至全球的霸气,而工业设计为实现德国产业的品质理想和全球领先性提供了利器:20世纪中期的芬兰,则在资源优势、工业化程度、产业基础方面都只是个贫弱的小国,最终设计也未能将芬兰改造成产业强国,但却通过设计智慧的传播让世界承认了“芬兰创造”的实力。在推动的途径上,穆特休斯是通过亲身参与德意志制造联盟、组织设计宗旨大讨论等实践活动来干预德国设计的发展方向、推动德国设计的发展而古梅鲁斯并非设计师,他是在对芬兰设计认可推崇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展览和推动传播的方式使芬兰设计的魅力得以在国际舞台呈现。可以说,两位领军者是在“产业”与“传播”的不同时代各自作出了自己的重大贡献。
1896年,穆特修斯作为一位文化人员前往德国驻伦敦大使馆,在那里他花了六年时间调查英国的文化、建筑、工程和工业设计。虽然他的研究对象广泛,但是他对哲学和强调功能性、个性化和诚实材料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情有独钟,并观察了很多十九世纪的建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看到了将手工艺带向工业设计是国家重大的经济利益所在,他撰写的《英国住宅》一书中表达了这一理念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所产生的建筑及家具的重要性在于它显示了优良的设计是工艺及经济的基础。作为德意志制造同盟的中坚人物,穆特休斯利用自己广泛的阅历和政府官员年穆特修斯回到德国,成为普鲁士贸易委员会的智囊团顾问的地位优势,对同盟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他来说实用艺术同时具有艺术、文化和经济的意义。他严厉批评德国应用艺术界的状况,同时提倡采用成批生产方法。穆特修斯希望通过鼓励批量化生产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官方立场,遭到了以亨利·凡·德·维尔德为代表的德国设计师的反对,他们从艺术家的角度开始大力提倡“个人主义”以抵抗穆特休斯的“类型化”。从短期来看,凡·德·威尔德的观点得到联盟中大多数艺术家的赞同。穆特修斯最终不得不收回他的纲领,但他仍然阐明了自己对“类型”的看法—“从个人主义走向创造类型是发展的有机道路……这是制造业的道路,使产品……不断得到改进”。从长远来看,凡·德·威尔德无法阻止“类型化”的发展趋势。因为对于德国的大型企业来说,穆特休斯所提倡的“类型化”显然是合理有效的,尤其是对于这个即将发动大战的国家的经济来说,穆特休斯的观点暗合了他们的意图。所以,尽管穆特休斯在1914年科隆会议上失败了,它的政策却在战前的制造联盟和更大范畴的国家领域内占了上风。
相对于穆特休斯的考察、出书、论战等不懈努力,古梅鲁斯的角色显然不同,他所要做的仅仅是“舆论攻势”。但是最初他需要以大量的时间和智慧换取商人和文化官吏对设计师的信任和支持,对此他百折不挠甚至乐此不疲,因此而获得了“恶魔催化剂”称号。
3 废墟上的“黄金时代”……21
3.1 战争遗留的垢病…….............21
3.2 展览塑造国家形象……............22
3.3 小结...........29
4 政策制定背景........31
4.1 芬兰七十至九十年代的产业转型……......32
4.2 政策的形成......34
5 解读芬兰的设计国策《设计2005》...........34
5.1 明确的政府职能….......35
5.2 "动态"的设计政策............35
5.3 设计协会确保国家设计推动的专业性..........36
5.4 提高企业竞争力................38
5.5 大学的“第三项任务”...........41
5.6 芬兰设计政策评述............43
5.7 《设计 2005》之后的芬兰设计............45
5. 解读芬兰的设计国策《设计》
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芬兰的设计目标已经不再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出于树立“国家形象”的需要,更多的着眼点放到了国际竞争策略层面,一系列国际化品牌应运而生。诺基亚、松朵。、伐木工和范尔梅特等都是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中的主流,设计俨然成为工业竞争中极具优势的卖点。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设计竞争”已是陈年往事,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全球化竞争。设计也不再是一项文化运动,而是一个商业概念,是国际性的品牌竞争与产业竞争策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更是争取世界市场份额的重要工具。
《设计 2005》总共实施了项措施,有将近家企业参与到这份纲要的实施中。如果仅仅把目光聚焦在《设计2005》的文本上,并不能发现它的特色之处。但相对于英国历史悠久的设计政策传统,芬兰的政策思路则要简洁明了许多,2000年颁布的《设计2005》是芬兰有史以来的第一份设计政策文件。从“设计”这个标题就能看出它是一份具有未来指向性的设计政策纲要,这一战略的着眼点在于看到“投资”的长远影响,而非采取几项措施便期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1明确的政府职能
韩国廷世大学教授在2003年参加关于发展产业的政府会议上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政府设计政策中存在的顽症宏伟计划背后的真相》的评论,文章尖锐地指出,所有政策执行效果中最令人担心的就是政策实施与行政机构之间的矛盾,因为大部分的政策制定者也是政策执行者,而“绝大部分的资金被用于管理机构的建设、运作,进行人力管理以及基本的开支费用,因此新政策所能带来的后果也就微乎其微了。”'在任何一项公共政策从制订到执行的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多重性一方面可以使权利集中,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成为政策实施的制约因素。同样,在《设计 2005》的政策文本中,可以看到在每项指导性的措施之后几乎都提到执行该措施的具体部门,教育部、贸工部作为政策实施的导向阶层芬兰设计论坛、芬兰科学院、设计创新中心等专业性机构则作为主要的参与者。相对于笼统的职权划分,这种明确的政府职责至少在制度上保证了设计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减少了一些职权模糊带来的麻烦。例如文献中提到“在贸易和产业部的指导下,地方和国家发展机构将联合起来推出一个项目—每年鼓励家企业将设计纳入他们的核心行动中。川同时还宣布,教育部和艺术设计大学负责成立“设计创新中心”—“负责把研究、教育、公司产品开发联合起来,积极扶持设计业务的发展及其国际化向设计公司和企业提供最新的研究数据承担企业孵化器的功能,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国际化。”在研究机构和产业之间亲密互动中逐渐明确了《设计 2005》的目标。
结论
被视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设计发展中的一个“神话传说”的芬兰设计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设计一直为芬兰经济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是芬兰政府为什么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推广设计概念、鼓励设计新手上如此舍得花力气和投入成本的理由,贸易和工业部长更是不讳言地表示希望“2005 设计年”能提高芬兰的设计战略,提高就业率和出口贸易,从而带动经济发展。某种意义上,现在的设计对于芬兰来说,已不再是上个世纪为走出历史低谷而树立“文化形象”的一种手段,而更多的是意味着捕获面向未来的“发展机会”和“经济效益”。
但是,国家设计政策最终的落脚点是提升芬兰产业竞争力。判断设计政策的成效与否,关键是看设计政策的一系列措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它既定的目标。然而在评判当下政策的影响时难免会碰到一个难点由于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很近,现在只能看到进行中的一些措施与过程,如果它们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去观察它的结果。
从《设计 2005》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可以看到它主要针对的是工业设计和中小型企业的研发,以此引导芬兰设计的发展方向。政府推动设计的渴望,并不仅是体现在设计政策文本,因为文本仅能描述未来的憧憬,这种憧憬能否成为现实,是衡量政策推动是否成功的最终准绳。《设计2005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纵观世界经济论坛的三份报告,芬兰的设计竞争力在年之后却有所跌落,“芬兰设计”一度领先的优势似乎“不复存在”。当然,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把芬兰设计置于一个风云跌宕的国际竞争格局中来考察与判断设计排名的变化本身正反映出其他国家在设计上投入和重视程度同样在加大,而原先具有强大制造业基础的国家、或同样具有设计产业基础的国家在调整了政策扶持的主动性之后,毫无疑问也会出现设计竞争力的超越和进步,这正是设计竞争力国际排名始终处于动态和变化中的格局的原因。但从报告所反映的芬兰设计各项指数有所下降的趋势来看,至少能说明一点芬兰设计仍然面临挑战,或者说从设计竞争力到国家综合竞争力还存在诸多问题。显然,一份设计政策纲要并不能成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目前来看,一方面,《设计2005尚未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虽然成为无线通讯产业的科技大国,但作为设计发展基础的芬兰制造业仍然产能有限。70%的能源依赖进口的芬兰,仅有林木业作为它的传统支柱产业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芬兰设计进入“黄金时代”时,芬兰尚未进入工业化道路,因此当设计产业走到了需要综合产业实力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时,这种活力能支撑芬兰设计走多远设计的发展有自身的内在逻辑与相对独立性,但在设计推动国内制造业受阻的情况下,芬兰设计是否真正成为国际设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设计推动产业的方式从国内循环转为国际循环时,一国独立的设计政策又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在考察芬兰设计发展时,人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出的疑问。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并非仅仅是局限于芬兰,对其它国家也同样如此。
参考文献:
- [1] 马冰,王群. “类型”与“个性”的争论——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论战[J]. 新建筑. 2006(05)
- [2] 郗润昌. 诺基亚的成功之路及其给中国企业发展的有益启迪[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1(05)
- [3] 王华晓. 美国工业设计卓越奖(IDEA)评选机制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10
- [4] 张馥玫. 20世纪初上海商业美术环境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11
- [5] 傅丽叶. 现代设计中设计师“态度”的比较与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11
- [6] 翟爱玲. 《四库全书》设计系统之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05
- [7] 舒倩. 书籍形态中的翻阅设计[D]. 中央美术学院 2006
- [8] 陈路. 从工艺美术概念的演变看中国设计观念的发展[D]. 中央美术学院 2007
- [9] 刘爽. 英国设计委员会政策影响力初探[D]. 中央美术学院 2008
本文编号:9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0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