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中的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26 19:52

【摘要】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在口腔正常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确诊的口腔鳞癌(和)或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标本以及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其中OSF癌变组30例,非OSF癌变口腔鳞癌组20例,OSF组20例,正常组织15例。应用CD68单克隆抗体标记巨噬细胞,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其表达,光学显微镜拍照后采用Image-Pro Plus6.0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测量。拍照时先于低倍镜下选取5个阳性细胞密集的“热点”区域,转换到高倍镜拍照并利用Image-Pro Plus6.0软件计算细胞数量和积分光密度值。采用SPSS11.0for window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方差检验的情况,不同组间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H检验,组间相互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和SNK检验;OSF癌变组及非OSF癌变口腔鳞癌组各项临床病理参数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D68阳性分子表现为浅黄、棕色及褐色的颗粒,定位于细胞质或者细胞膜,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表现为带有黄褐色或棕褐色颗粒的、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大细胞,在正常组织及OSF组织中主要位于黏膜下层以及皮下组织中,肿瘤组织中主要位于“癌巢”及癌旁的间质内。2.不同组织中CD68阳性巨噬细胞数分别为OSF癌变组(91.99±9.63)>非OSF癌变口腔鳞癌组(72.26±8.74)>OSF组(22.68±6.19)>正常组(6.81±5.73),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OSF癌变组(916.28±18.77)>非OSF癌变口腔鳞癌(698.9±17.07)>OSF组(127.01±8.94)>正常组(89.94±7.46),不同组间细胞数及积分光密度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3.OSF癌变组及非OSF癌变口腔鳞癌组中不同年龄组、肿瘤大小及不同病理分级间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无转移组和有转移组间,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肿瘤之间相关巨噬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CD68阳性巨噬细胞在口腔正常及病变组织中广泛存在,在正常组织及OSF组织中主要位于黏膜下层以及皮下组织中,非OSF癌变口腔鳞癌及OSF癌变组织中主要位于“癌巢”及癌旁的间质内。2.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正常组织、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非OSF癌变口腔鳞癌组织及OSF癌变组织中表达存在差异,提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能在OSF的癌变过程有重要作用。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非OSF癌变口腔鳞癌及OSF癌变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临床分期中表达存在差异,提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能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 


第一章前言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點膜疾病,主要病理变化包括上皮组织萎缩、點膜固有层、點膜下层胶原纤维堆积、变性和血管闭塞、减少,临床上常表现为口干、灼痛、进刺激性食物疼痛、进行性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症状[I]。颊、软聘、唇、舌、翼下领初带、牙銀等处點膜皆可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主要发生在印度[2]、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与地区,我国主要见于湖南[3]、台湾[4]两省。湖南长沙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OSF的患病率为1.78%,常见于30-49岁年龄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阻嚼模榔目前被公认为是OSF最主要的致病因素[6]。
1956年,Pagmaster[7]首先提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可能是癌前状态,原因是他在印度孟买的一所医院里发现OSF患者中近1/3逐渐发展为口腔麟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1978 年,WHO 明确将 OSF 列为癌前状态[8]。Pindborg[9]于1984年报告89例口腔戴膜下纤维性变患者中首诊发现伴发口腔鳞癌者9例,另对66例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患者平均随访观察10年,有5例出现癌变国内翦新春[“]等报道了 3例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并提出由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发展成的鳞癌与白斑发展成的麟癌的临床特征明显不同。
..................................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2.1病例选择
取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进行手术,并经过口腔病理医生确诊的组织标本共85例。其中OSF癌变患者石錯标本30例,非OSF癌变口腔鳞癌患者石蜡标本20例,口腔點膜纤维性变患者石蜡标本20例及正常口腔點膜标本15例。其中OSF癌变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例,年龄35?83岁,平均55.6±12.5岁,非OSF癌变口腔鳞癌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0?77岁,平均54.7±9.4岁。
口腔麟状细胞癌的诊断和组织分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71年标准分为I级、II级和III级,即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按此标准,在OSF癌变及非OSF癌变口腔麟癌组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31例,中分化麟状细胞癌14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诊断以Pindborg描述的临床表现为标准,病理分型以《口腔组织病理学》为标准分为最早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其中口腔點膜纤维性变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例,早期3例,中期14例,晚期3例。。正常组织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9~41,平均30.4±6.8。所有正常及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口腔麟癌组织标本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均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病理科证实。
.............................

2.2标本处理
OSF癌变及非OSF癌变口腔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取自肿瘤根治术,口腔黍占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组织取自术前病检或者术中,15例正常點膜组织取自同期住院手术治疗的整形或骨折患者。将切取的组织块立即置于10%甲酸溶液中固定24小时,逐级脱水、透明、浸錯、石錯包埋、保存备用。
............................

第三章 结果................ 22-26 
3.1 不同组织中的CD68阳性巨噬细胞的定位和定量分析 ................22-24 
3.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OSF癌变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4-25 
3.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非OSF癌变口腔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5-26 

第四章 讨论

4.1肿瘤相关巨睡细胞与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关系
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慢性、隐匿性、与阻嚼模榔有关的口腔點膜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口腔點膜有烧灼痛、软聘区起水抱、硬腰部小黏液腺导管阻塞而出现小点状突起、口腔及咽部干燥感、软聘及悬雍垂纤维性变致聘咽闭合不全时说话带有轻微的鼻音。临床检查时可见部分或全部口腔點膜苍白.张口度逐渐变小以致张口困难:软腭部出现横行的纤维条索,伴有舌聘弓及咽聘弓的变短,悬雍垂皱缩;双侧颊部點膜苍白伴有纵行的纤维条索,尤以翼下颌朝带前方区域最为明显。纤维条索越明显越宽者张口度越小;上下唇也可见环形的纤维带,并伴有唇系带变短;扣诊双侧颊部及上下唇部时可扣及颊部呈板状硬度改变,上下唇变硬:牙冠上有槟榔色素物沉积致牙冠失去光泽,牙銀缘退缩:舌點膜丝状乳头变少,舌系带纤维性变致舌活动受限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慢性进展性的生物学过程,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可逐渐造成患者张口困难或者发生癌变。
.............................

结论

1.CD68阳性巨噬细胞在口腔正常及病变组织中广泛存在,在正常组织及OSF组织中主要位于點膜下层以及皮下组织中,非OSF癌变口腔癌及OSF癌变组织中主要位于“癌巢”及癌旁的间质内。
2.肿瘤相关巨嗟细胞在正常组织、口腔點膜下纤维性变组织、非OSF癌变口腔麟癌组织及OSF癌变组织中表达存在差异,提示肿瘤相关巨唆细胞可能在OSF的癌变过程有重要作用。
3.肿瘤相关巨嗟细胞在非OSF癌变口腔鳞癌及OSF癌变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临床分期中表达存在差异,提示肿瘤相关巨唆细胞可能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及肿瘤浸润有关。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