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甘肃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4-09-27 21:27

【摘要】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在过往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是关注城镇化的数量,直到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和城中村等问题的出现,才使得人们转向了城镇化质量问题的讨论。甘肃省自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30.02%以来,城镇化获得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使甘肃省政府也清楚的认识到甘肃省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注重数量,还应关注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出发构建由26个基础指标构成的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中国、甘肃省及甘肃省下属12个地级市2006—2011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2006—2011年间甘肃省和中国的城镇化质量均获得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生态环境质量却呈现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特别是2009年之后,两者生态环境质量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2)2006—2011年甘肃省城镇化质量均落后于中国城镇化质量平均水平,通过对四个方面的比较发现主要是居民生活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3)2006—2011年间,甘肃省下属12个地级市中城镇化质量均有所提高,但是各个地区之间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差异较大,同时,各个地级市中只有嘉峪关市和酒泉市城镇化质量较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兰州市和金昌市城镇化质量则在全国平均水平附近徘徊,其他地级市同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指标体系; 甘肃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2005年甘肃省城镇化率达到了30.02%,这标志着甘肃省进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之后,甘肃省城镇化获得快速发展,到 2012 年底其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38.75%。虽然甘肃省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也应看到其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没有均等地惠及到城乡人口之间、居民出行不便、社会服务建设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生态环境开始恶化等等。针对于此,为避免走上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甘肃省在2009年提出了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以期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上下游互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就地转化,走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进而走出一条注重城镇化质量的道路;到了 2014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指出: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

1.2 城镇化质量的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城镇化速度也非越快越好,并开始重视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在已有文献中,关于城镇化质量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指标体系的设计、城镇化质量的评估方法这三个方面,而尤以前两项的讨论最多。(一)关于城镇化质量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城镇化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内涵极为不易把握,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和权威性的定义。在有关文献中:叶裕民(2001)认为,城镇化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核心载体——城市的发展质量,即城市现代化问题;二是城镇化域面载体——区域的发展质量,即城乡一体化问题。
..............

2 甘肃省的城镇化进程及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

2.1 甘肃省城镇化进程
在1958年至 1978 年间,是中国相对动乱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发生的“大跃进”运动使中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市场供应压力十分紧张;人民公社制度也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十年“文化大革命”社会严重动荡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同样,也对甘肃省城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可由表 2.1 我们可知,在 1958 年甘肃省城镇化率达到了 14.74%,而到了 1979 年其城镇化率也仅才 14.78%,20 年间,甘肃省城镇化率仅提升了0.04 个百分点,甚至有些年还出现下降。
这一阶段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城镇化在恢复中稳定发展。这一时期,先农村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推进展开,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进而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同时,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的返城就业以及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使得城镇化人口迅速增加。与 1979年以前城镇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时期,甘肃省城镇化彻底改变了过去波动、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步入了正常、健康的发展轨道。20多年间,全省城镇人口由 279.89万人增加到了 603.93万人,增长了近乎 1.16 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9.23 个百分点。

2.2 甘肃省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后出现的问题
通过表 2.2 我们可以看出,自进入 21 世纪以来,甘肃省 GDP 总量由 2000年的 1052.88亿元增长到 2011年的5020.37亿元,增长了近3.77倍;同时,甘肃省的人均 GDP 也由 2000 的 4129 元增长到 2011 年的 19595 元,增长了 3.75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甘肃省每年的人均GDP 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且与全国人均 GDP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3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8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18
3.2 测度指标的选择原则.....................................18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18
 4 城镇化质量的评价...........................................27
4.1 甘肃省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27
4.1.1城镇化质量的测定............................................................27 
5 研究结论与建议...............................38
5.1 结论..................................38

4 城镇化质量的评价

4.1 甘肃省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通过图4-2可以看出,甘肃省社会发展质量在 2006—2011年间呈现出一个上下波动的状态,其社会发展质量得分在 2006年为6.853,到2008年后已经达到了8.071,2009 年又出现一个明显的下落,落到了6.99,之后又开始逐渐回升。而中国在2006—2011年间的社会发展质量可以说是一个缓慢上升的状态。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发现,除了2007年和2008 年甘肃省社会发展质量较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年份甘肃省的社会发展质量都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我们还发现从 2009 年以后甘肃省社会发展质量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4.2 甘肃省城镇化质量区域差异分析
将甘肃省各个地区2006—2011年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得分进行归纳(表4.3)。通过表 4.3我们可知,甘肃省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从2006年到2011年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嘉峪关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一直保持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兰州市、金昌市和酒泉市,而定西市和陇南市则一直位于最后两位。通过对各个地级市2006—2011 年经济发展质量增长情况的总结(见表 4.4),我们发现,酒泉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增长程度要大于其他地区,而天水市和陇南市的增长程度较小。通过对每一年的差距进行计算(见表 4.5),我们可知,甘肃省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质量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以及下属地级市城镇化质量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体看,甘肃省城镇化质量水平不高。本文从四个方面全面评价了城镇化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甘肃省城镇化质量指数得分在2006年仅为43.147,到了2011年也才 47.581,城镇化质量上升不明显,且均低于同期的中国城镇化质量平均水平。虽然在 2006—2011年间甘肃省城镇化质量同中国城镇化质量均呈现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甘肃省城镇化质量和中国城镇化质量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四个方面具体的分析,我们可知,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而社会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则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通过对比分析,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均全面落后于中国城镇化质量平均水平。


5.2 政策启示
基于此,笔者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提出 6点建议:(1)要全面提升有色冶金产业。支持白银公司发展铜铅锌生产及加工,金川公司发展镍钴铜与贵金属精深加工,兰铝、华鹭铝业发展铝型材、铝合金等深加工,酒钢公司发展不锈钢薄板、中板等深加工,甘肃稀土公司发展稀土新材料及延伸产业链。同时,在不扩大产能消耗的情况下,建设张掖钨钼生产基地,加大对钨钼矿产品深加工。(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甘肃省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给甘肃省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的工业结构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甘肃省消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冲突的重要选择。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c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