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基于吸收能力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27 22:04

【摘要】 本文从吸收能力角度对我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方面,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概况及特点,并从示范模仿、人员流动、平台效应三个渠道论述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差距、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三个方面阐述了吸收能力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方面,本文首先用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TFP用以衡量技术水平,以因子分析法计算吸收能力综合指标,并选取2003-2010年我国除西藏外30省市的数据样本,分别建立包含与不包含吸收能力交叉变量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并不能自动发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只有与吸收能力相结合才能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且交叉项每增加(减少)1个百分点,我国技术水平约提高(降低)0.02个百分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较显著。在所得结论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以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证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吸收能力的双重“门槛效应”,门槛估计值分别为0.016、0.557,且只有在吸收能力跨过第二门槛值0.557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才会发生,此时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技术水平约提高0.03个百分点。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吸收能力水平低于0.557,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在技术差距逐年缩小的形势下,相应增加研发资本、人力资本的投入应成为各省市提高吸收能力、增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手段。 


1、绪论

 

1.1概念界定

1.1.1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与外商直接投资方向相反的国际投资行为,是指一国或地的投资者向国外市场输出生产资本,以兴建企业或购入股权的方式获得国外企业经管理的有效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1.1.2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技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特指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加工技术,即硬技术。本文将技术定义为广义技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源从单经济沾动的各种有效段,它包含了生产领域小的硬技术及企、经管理过程中的组织技能、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等软技术。

技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特指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加工技术,即硬技术。本文将技术定义为广义技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源从单经济沾动的各种有效段,它包含了生产领域小的硬技术及企、经管理过程中的组织技能、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等软技术。

技术扩散泛指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先进技术的传播行为,路径包括有意识的技术转移和无意识的技术传播。有意识的技术转移是技术传播行为,如技术出技术许可等;无意识的技术传播在本文屮特指无识、无偿的技术溢出,是技术扩散过程中的一种外部效应,它促进众多技术受方的技术或生产水平提升,却不能从中获取全部收益。本文对上述概念之叫关系的界走如图1.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农示技术扩散中除技术溢出外的有总识的技术转移行为。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发生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指东道国企业先进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无意识地溢出到投资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子公司获取技术后,通过与母公司之间的内部技术转移,将技术扩散到投资国企业,进而促进投资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它与外商直接投资中发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方向相反,因此定义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二者区别如图1.2所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因内外学者主耍从对外冉接投资的技术获取动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或吸收能力三方面进行。

1.2.1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获取动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基经验数据的大研宄都支持这样个结论:处于技术劣势的跨国企业对技术先进国家进行对外冉接投资,其战略的足主动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尤其是跨国并购、合资经营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其技术获取动因最为明显。

首先提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猜想并进行幵创性研究的是Kogut&Chang(1991),他们以1976-1987年本企业对美国297个行业的直接投资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束发现日本跨国公司倾向对美国研发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且当进入模式多样化吋,存在技术劣势日本跨国公司更加青睐合资形式,文中将其解释为技术求引起的。

在国外者关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寻求型ODI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始探讨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为的的对外接投资。

马亚明、张岩贵(2000)认为技术的扩散性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地理上靠近先进技术集聚地,以最大可能地获収当地先进技术的溢出。他们(2003)进一步引入技术单向、双向扩散模型,证明了发展屮国家通过技术寻求型ODI实现技术升级的可行性。姜萌萌、庞宁(2006)基于双缺口模型,提出技术缺口的概念,认为弥补技术缺口是发展中国家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曾剑云等在Fosfuri&Motta(1999)所构建的双寡头古诺竞争博弈模型基础上,考虑了企业的活动,解释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无技术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寻求动机。

 

2 我国ODI现状及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2.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2.1.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概况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层次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200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为27亿美元,2005年首次突破百亿,为122.6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值601.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9.9%。截至2011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

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向第三阶段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仍为负值,但绝对值不断减小,即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有所放缓。这标志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了质的变化,已进入稳定、高速、持续增长的阶段。同时,它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逐渐显现,如经济增长效应、贸易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就业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等。其中,技术进步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目的之一,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机。

2.1.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除了起步晚、发展快、规模持续扩大等特点外,在投资行业分布、产业结构、地区投资、投资方式、投资区域等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日渐多元化但仍相对集中。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分布在8个行业,但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流量之和就占了当年流量总和的92.6%。根据2010年流量数据,对外投资已扩展到至少15个行业,虽然行业分布趋向均衡,但还是有近七成投资流向了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傳业、商务服务业。

(2)我国对外肖接投资产业结构优化。2003年我国对外接投资流量第二产业比重高达71%,而第三产业仅为26%,到2008年,第二产业所比重下降为17%,第三产业比上升到82%,而第一产业所占分比从2003年3%下降到0.3%。2008年之后,虽然第一比持续上,第二、三产业比就有所波动(见图2.1),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对外投资迅速培加,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有很大优化。

(3)各省市对外投资稳步增长,但地区叫并不均衡。沿海谷对外直接投资较为活跃,其中浙江、山东、海、江苏、广东、福建等杏市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多年稳居前十,而中、西部对外投资流量较小,但增长速度快,2009年中部地区增幅高达119.5%,2010年两部地区增幅达107.1%,重庆、四川两进市的增幅甚至达到661%、543%。

2.2 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在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最受关注,它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分析研究的是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先进技术通过什么渠道从发达东道国溢出,并如何最终促进投资国技术进步,即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如何实现的问题。

图2.2在图2.1基础上具体描述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过程及溢出渠道,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溢出阶段,指投资国企业通过向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深入高端技术聚集地,接近先进技术溢出源,通过技术溢出环节从东道国获取先进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研发成果、前沿信息等,这一阶段是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阶段;第二阶段是技术转移阶段,指跨国子公司将所获取的先进知识通过公司内部的各种渠道转移到国内母公司,继而在国内各行业扩散,并最终促进投资国技术进步。下文具体分析我国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过程中技术溢出阶段的要素及主要渠道。

技术溢出阶段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溢出动力、技术溢出方、溢出渠道及技术吸收方。拥有先进技术的东道国是技术溢出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子公司是潜在的技术吸收方,二者之闻的技术差距是促使技术从水平流向低水平、高浓度流向低浓度的动力,是整个溢出过程发生的前提条件。而溢出渠道,即技术流动的途径,本文主要归结为示范模仿、人流动及平台效应三个渠道。

2.2.1示范模仿渠道

示范模仿渠道指的是:在一矩技术差距范囤内,我国跨国企业在参勾东道国市场活动过程巾,迎过模仿、学习、获収东道国企业“示范”(无意识溢出)的先进技术知识、工艺、管理经验及前沿信息等,从而提升自分的生产、技术水平。

由于东道国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生产技术、管理技能、产品选择、销齊策略等非物化技术,在场活动开展过程巾无意识地为我国跨国企业起了“示范”作用。我国企业为丫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小生存,必须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率,提高:身技术水平,这是我国跨国企业进行模仿的必要性。同吋,我国跨国企业在地理上更接近,甚至直接接触技术领先企业,这为我国企业进行模仿提供了条件。因此,无论是与东道企业的水平型关联(竞争关系),还是垂直型关联(供需关系),我国跨国企业都将积极地学习、模仿先迎的技术知识、生产方法、管理技能,在此基础上改进企业原有技术、改良现有设备及工艺、改革管理模式,并逐步积累经验,设终达到提升技术、管理水平的目标。

 

3.吸收能力影响我国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19

3.1模型设定及变请选择.....19

3.2 DEA的Malmquist方法计算机TFP........21

3.2.1 DEA的Malmquist方法介绍.....21

3.2.2 TEP的计算机.....24

4.我国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门槛效应”分析.......36

4.1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设定....37

4.2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检验......39

4.2.1 门槛估计及“门槛效应”检验.....39

4.2.2 门槛估计值的真实性检验......40

5 结论及展望........49

5.1 主要结论....49

5.2 不足之处及展望......50

 

4.我国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门槛效应”分析

 

通过对前文模型3、模型4估计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会自动发生,它受到吸收能力的制约。本章在已得结论的基础上,借鉴提出的基于固定效应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吸收能力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方式、作用程度,研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的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

门滥面板回归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在一般的面板数据模型中加入门槛变量,通过观察主要解释变量的系数是否会在门檻变量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发生突变,借以确定模型是否存在“门槛效应”。这模型具有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捕捉模型发生突变吋的临界值,即“门槛值”,并以严格的统计推断方法检验“门槛值”的显著性和真实性,进而估计模型参数。

本章通过建立以吸收能力综合指标为门滥变量的门滥面板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吸收“门滥效应”。实证结果证明模型在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双重“门滥效应”,门滥估计值分别为、,并据此将我国除西藏外的省市划分为低吸收能力、中等吸收能力和高吸收能力三组。进一步的模型参数估计表明,只有在高吸收能力水平的情况下,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才会发生,此时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个百分点,技术水平能提高约0.03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大部分省市吸收能力水平低于第二门滥值0.557,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吸收能力各指标的“门檻效应”发现,技术差距存在“门滥效应”,且技术差距越大,吸收能力越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越显著,而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对提升吸收能力综合水平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在技术差距逐年缩小的形势下,相应增加研发资本、人力资本成为提高吸收能力,增加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手段。

 

5 结论及展望

 

5.1主要结论

本文在界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相关定义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规范化理论研宄方法、会计方法、统计分析、数学规划及计量分析等方法,从吸收能力角度对我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理论分析部分首先论述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过程及溢出渠道,其中,示范模仿、人员流动及平台效应是三个主要溢出渠道,三者之间相互渗透。而促使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的关键因素是投资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吸收能力越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就越明显。其中,在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中,技术差距是前提,研发投入是基础,人力资本是载体。

(2)实证分析中以由Malmquist方法计算得到的TEP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由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吸收能力综合指标为交叉变量,选取2003-2010年我国除西藏外30省市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分别以离差变换OLS法、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加入连乘解释变量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由不著到著,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只有与吸收能力相结合才能发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且每增加(减少)1个百分点,我国技术水平会提高(降低)约0.02个百分点,逆向技术溢出效、较显著。

(3)第四章通过建立门滥面板回归模型,得出了我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吸收能力的双重“门揽效应”的结论,的门槛估计值分别为0.016、0.557,进步的模型参数估计表明,只有在吸收能力水平人第二门滥值的情况、,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才会发生,且对外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技术水平能提高约0.03个百分点。我国大部分省市吸收能力处于低等水平,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技术差距存在三重“门槛效应”,且技术差距越大越有利于吸收能力水平的提升,但在技术差距逐年缩小的形势下,相应增加研发资本、人力资本成为保证吸收能力跨过门揽值、促进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4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