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设计研究
【摘要】 人们的消费模式向文化型转变,促使着展览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展览业市场,然而展览建筑的数目与质量却难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互动的理念随着行动理论及互动美学的发展,深入人心并不断进化,带来了人们对所处环境互动化的需求。作为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展览建筑,成为了这种互动化转型的先锋。纵观展览建筑空间的演化过程,不难发现互动的理念从最初以技术的方式登台,到如今与数字化建构手法相结合,已经逐渐成为展览建筑灵魂的精髓。当代展览建筑空间在展览活动的驱使、展览形态的要求以及展览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互动进一步演进的特征。展览建筑作为最具教育及艺术特征的建筑类型,在其空间互动性不断普遍化、多元化、深入化的过程中,设计的理念及方法也亟待更新与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从建筑媒介性的视角剖析展览建筑空间的互动性,提出空间泛互动化的观点,认为其是展览建筑空间互动性向普遍化、多元化以及深入化演进的高级阶段;提出了以空间泛互动化秩序,组织展览空间的设计策略。从泛互动化空间功能属性、构成要素、建构语汇以及模式四个方面,对展览建筑的设计问题进行论述。探讨融合传统实体互动空间与数字互动展示技术的系统性设计思维与方法。在全文最后,作者结合在硕士阶段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全程参与的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设计实例——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艺文化中心项目,阐述在工程实践中,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是如何深入并实现的。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建筑领域的互动理念伴随着建筑形式和建造技术的发展,处于不断的深化之中。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英国的赛徳瑞克?普莱斯(Cedric Price)[1]、戈登.帕斯克(Gordon Pask)和美国的沃伦.布罗迪(Warren Brodey)等为代表的一些建筑师和机械控制论专家,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诸如“响应式环境(Responsive Environment)”、“智能建筑(Smart Architecture)”和“软空间系统(Soft Space System)”等以技术为支撑的建筑互动概念。此外,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崭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互动理念价值的提升使其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进而带来了人们认知方式的转变(图 1.1)。人们进行信息交换活动所处的空间也出现了开放、交互、通透等新的特征。
1.2 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支撑
欧美国家的诸多前沿建筑研究机构都在进行与互动性相关的理论研究,他们不断拓展了人、建筑、信息的互动方式,相关的课题有:有回应的环境、互动媒体、物理与媒介、个人信息建筑等。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实体媒体研究小组(Tangible Media Group)[3],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建筑效能工作室(Material Potency Workshop),荷兰贝尔拉格学院(the Berlage Institute:Postgraduate Laboratory of Architecture)的“关联设计”研究组(Associative Design),NOX[4]建筑工作室,以及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AA school)的设计研究实验室(DRL)等。
...........
第2章 空间泛互动化的产生
2.1 泛互动化提出的哲学背景
从现实角度来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认知模式的演化,互动已经成为信息传播领域一个普遍的模式。信息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要求互动的交流形式更加普遍;而信息形式的多样化要求互动参与对象更加多元;信息传播效率的不断提高呼唤着互动具有更多空间和时间的广度,因此互动模式处在蔓延与不断拓展深化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动升华到了泛互动化的层次:泛互动化是互动的普遍化、多元化及深入化的高级阶段,它强调在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多维化的互动媒介中,人与信息在空间和时间广度上进行系统性的交流。
2.2 空间泛互动化是空间互动性的演进
建筑通过空间的互动扩大了其含义与深度。将建筑定义为“发生在空间里的时间和空间本身”[13],参与者活动的潜在机会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由具有互动性的建筑实体与空间诱发。因此物化的实体和空间可被称为“事件空间”。空间的互动性为建筑提供了更多深度与广度的同时,也促使着自身的演进。信息时代的空间,是人在物理世界(人工、自然)与信息世界(信息、超现实)的经验复合体。空间的互动性促使着人与外在的应激反应与信息交换,转化为有意义的“参与过程”。这种转变要求构成参与过程的元素是多元的,传统的实体空间与可动的媒体空间都可以成为互动的媒介;元素的种类也是多样化的,无论是实体空间还是媒体空间都可以衍生出具有互动性的形式;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元素呈现出多维化的特征。空间的互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向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多维化的升华,达到了泛互动的层次。
第3章 媒介视角下的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 ................................ 12
3.1 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的动因 ..................................... 12
3.1.1 展览活动的驱使 ................................... 12
第4章 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设计探究 ................................. 23
4.1 泛互动化空间功能属性 ................................ 23
4.1.1 核心功能的拓展 ................................... 23
第5章 空间泛互动化设计实践: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艺文化中心设计............... 53
5.1 项目设计背景 ....................................................... 53
5.1.1 2014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概况 .................. 53
第5 章 空间泛互动化设计实践: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艺文化中心设计
5.1 项目设计背景
天女飞花轴是由滨水大型生态绿地与公共活动中心建筑群形成人流和活动积聚区域,是集中体现“天女飞花”构思的核心场所,是永久性展馆、设施和生态景观设施最集中的区域。世园会后地区后续定位为以会议展览、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团队根据每个部分展示主题的特点、观众参与模式、环境要素引入方法以及多媒体展示手法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文化中心体量与功能的初步统一。这种泛互动化的空间秩序,构筑了一个由圆形主体和带形部分构成的、具有内部庭院的环形体量。因此,完全可以将文化中心理解成一个具有戏剧化体验过程的“院子”,而表皮撕开和挑起的部分形成了“院子”的出入口。
5.2 设计理念的生成与泛互动化策略的引入
考虑到文化中心三面面对人流,是一座没有“背面”的展览建筑,团队中的结构及设备以及景观设计人员讨论了这种有“多个主立面”的展览建筑结构体系与景观设置的问题,以及某些设备空间在设置与展览流线及场所潜在冲突可能性,最终确立了钢结构为基本空间骨架,主要设备全部放入地下的基本策略。在设计前期避免了多个主要立面由于设备问题造成的形象破坏,以及场地保留古树与地下设备冲突的问题。这种前期概念设计方面的专业互动,为后期工程设计的深化奠定了协同的基础。
............
结 语
本研究依托建筑的媒介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展览活动、展览形态以及展览技术都是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的自身驱动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展览建筑空间以及空间中存在要素的媒介特征,将它们整合,形成基于泛互动的统一秩序。建筑师可以通过合理组织泛互动化空间功能、要素,使用泛互动化建构语汇,使空间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展示信息之间的互动更加普遍且深入,并使得人与建筑空间、展览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成为可能。以传统建筑模式语言、数字互动展示技术以及两者协同的空间泛互动化模式的提出,回应了展览建筑空间构成要素的普遍媒介特征。作者结合相应实例对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秩序的组织方法进行了阐释,并在全文最后,通过亲身全程参与的工程项目,对展览建筑空间泛互动化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检验。 展览建筑空间的泛互动化设计研究,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本文在提出了空间泛互动化设计的系统性思维和基本的设计手段后,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紧贴信息传播理论以及数字化互动展览体验技术的进步,进行更多量化的研究,在空间的尺度方面提出更为细致的措施,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修正理论的薄弱点。
..........
参考文献:
- [1] 王照婧. 后现代空间中的主体和主体重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2)
- [2] 迈克尔·A·福克斯,陈曦. 互动建筑将改变一切[J]. 装饰. 2010(03)
- [3] 胡娟,叶忠元. 新巴比伦:基于日常生活的情境空间建构[J]. 国际城市规划. 2010(01)
- [4] 顾君忠. 情景感知计算[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5] 麦永雄. 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德勒兹后结构主义关键概念与当代文论的建构[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 [6] 牟炜民,赵民涛,李晓鸥. 人类空间记忆和空间巡航[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04)
- [7] 赵民涛. 物体位置与空间关系的心理表征[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03)
- [8] 蒋妙菲. 新型的大众传播——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设计理念[J]. 时代建筑. 2003(02)
- [9] 郑泳,项秉仁. 关注数码时代建筑形态的发展[J]. 时代建筑. 2003(02)
- [10] 叶青,陈翔. 建筑的信息表达[J]. 建筑学报. 2002(10)
本文编号:9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