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会计行为受审计职业声誉的影响及提升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01 13:22

【摘要】 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可靠客观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石,健全的审计制度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近年来,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造假而曝光的审计失败案例在审计行业频繁出现,使得社会公众对整个审计行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处于这样的市场环境条件中,提高审计执业水准与审计职业道德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重塑审计行业的声誉,以此挽救审计行业的诚信缺失的现实状况,使审计市场更好地发挥提供客观鉴证服务的功能。由此可见,声誉作为对特定主体的符号标识,不仅仅意味着精神层面的奖赏,更是具备了经济上的效用价值。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声誉机制内部应该形成良性循环,以此促进声誉经济价值的实现。然而在我国尚未完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声誉的综合价值与声誉机制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基于此,重视对审计声誉的研究也成为应势所需。本文首先论述了相关审计声誉基本性理论,从一般意义上的声誉研究出发,界定了声誉的定义,由此扩展到专业审计声誉的内涵与内在价值层面,并对保障声誉发挥效用的声誉机制的构成以及运行衔接链条进行了剖析。本文初步探索了审计声誉测量指标体系并且结合中国审计市场的现状解释审计声誉机制当前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针对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个审计市场的宏观环境提出了完善审计声誉的措施,以此增强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的信任,为规范审计声誉提供相关的借鉴。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作为“无形手”的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有形手”的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两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商品经济的自有规律能够自动地调节、分配各种资源并以最终优化资源使其效率发挥最大化为导向,宏观调控则适当地控制出现极端的经济现象,引导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失公平与公正,而法律又是宏观调控手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它是一种强制性的对人们行为加以规范的引导,但是它最终作用的发挥程度还是要取决于社会经济主体主观自我知觉层面上的配合程度。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是变化性极强的,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层面的上层建筑就不免具有滞后性,这就要求个体或者组织的主观意识具有正面性,而声誉恰恰代表了人们这种意识中的正能量。于是人们逐渐意识到正如法律手段的规范作用,声誉同样可以起到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法律自有的权威强制性作用需要在立法、执法与监督各个层面上投入巨大的成本,但是声誉机制耗费的成本却很少,而且法律制度的实施也离不开声誉机制的基础。当前法律的作用被人们广泛关注,根据现有的社会发展变化,法律也不断地适时出台与调节,但是声誉作为一种抽象的不易量化或者规范的无形力量受到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高,当然这与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些典型理论也是有关系的。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只有竞争达到一种充分自由的状态才能促进经济和谐,并且在成熟的市场中参与者掌握信息的数量与程度是具有对称性的[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将有关审计声誉研究的基本理论陈述一下:信息的公开透明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转的重要依据,信息披露的使用者被赋予多个使用主体,使用主体再据以制定重要的会计决策与经济决策,信息披露制度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公开,更是要注重信息的质量水平,因此对信息质量可靠性与公允性的鉴别是尤为重要的。这种鉴别又受专业分析能力和成本投入力度的影响,显然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直接进行检验是不可行也是不经济的,于是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逐渐成为检验会计财务信息的替代机制,通过专业审计出来的会计信息更具有使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便于会计信息的交流。社会公众形成的对公司提供的会计盈余等重要会计信息是否公允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质量的大小程度,如果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审计结果产生不信任,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资本市场也就无法正常运行。有关学者从影响审计质量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审计质量联合概率标准,认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人员查出财务报表中漏洞的能力,它受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准和保持独立性与公允性原则程度的影响[2],但是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直观的判断加以论断.
..........

第 2 章   独立审计声誉基础理论研究 

2.1   声誉内涵界定 
2.1.1   声誉性质界定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安全、婚姻等这些方面的需要,这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精神需要包括文化、成就、归属等方面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层次之外的需要。这两种需要从根源上共同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动机,支配着人们看似复杂的各种行为活动。对良好声誉水平的追求会使得个人和组织的社会成就感增强,是社会人对自身归属感的一种社会认同。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声誉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声誉的形成是以双方或者是多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因此没有长期化的经营行为,声誉也就无从谈起。首先声誉大多数是褒义的,声誉包括声望、名声、信誉,其中的信誉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它是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以诚信并遵守自己的承诺待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所获得的美名,信誉是声誉的核心,只不过信誉是对能够遵守承诺良好品质的一种礼赞,它使得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对没有拥有或者说没有掌握足够信息量的一方能够给予安全的依赖,但是声誉相对于信誉则包括更多的良好品质与特征。声誉是社会群体对个人或者组织行为表现的一种认知,而且这种认知是积极肯定的,而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也必须要符合某些对当下社会和个人有益处的社会规则,拥有这些美德才能形成自身的声誉,声誉实际上就是特定的个人或者组织在其社会经济活动中给其他个体或者组织留下的总体印象,取决于社会群体对行为人的行为与能力的记忆,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也就是用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声誉只是博弈参与一方对博弈参与另一方形成的一种概率性的认知,这就意味着某一阶段形成的认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这种认知是需要在后面交往的博弈过程中不断被证实或者证伪,因此认知是会被随时更新的。
...........

2.2   审计声誉的一般分析 
2.2.1   审计声誉的内涵与层次 
所谓审计声誉是市场主体对直接从事独立审计职业的个人以及个人所在的组织的极大认可,这种认可不是单个个体或者组织一时的评判结果,它也是建立在很多市场参与者在长期与会计师事务所交易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整体认知,是对其综合表现的一种积极认可。从大的社会层面来说,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协会组织来进行行业自律管理以其提升审计行业的总体水平,因此,独立审计声誉从声誉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体审计人员声誉、会计事务所声誉以及行业整体声誉等三个层次[5]。三个层次基本上呈现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每个层次上的主体具有顺承构成的关系,下一层次的整体状况构成上一层次的平均水平,而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紧密联系的整体。对于个体审计人员的声誉来讲,声誉意味着审计人员不仅具有提供高质量鉴证服务的能力,还能够坚持不受利益的诱惑而违背审计公平公允的原则。会计师事务所都是是由审计师和其它专业人士组成的,因此审计人员的声誉状态又会直接影响整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水平。
..........

第 3 章   分析中国审计声誉问题现状...........19 
3.1   中国审计声誉供给层面的分析...........19 
3.2   中国审计声誉需求层面的分析...........22 
第 4 章   审计声誉指标体系的构建...........28 
4.1   公司声誉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成果...........28 
4.2   审计声誉级别国内外划分情况...........29 
4.3   我国审计声誉指标体系的构建...........30
第 5 章   完善中国审计声誉的措施...........34 
5.1   培育市场参与者对审计声誉的需求...........34 
5.2   完善民事法律责任与行业监管...........34 
5.3   完善和强化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35

第 5 章   完善中国审计声誉的措施 

5.1   培育市场参与者对审计声誉的需求 
审计声誉的实质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服务需求者提供高执业水准的审计服务,从这个层面来讲,培养对审计声誉的需求就是培养对高独立性而且高执业水准的审计服务的需求。只有市场存在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时,事务所才会受到内在的激励投资于自身声誉品牌的建立,并采取措施提提高专业审计水准。对高执业水准的审计服务的需求会使审计收入与其相挂钩,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会使得投资于审计声誉的事务所扩大审计市场的份额并获取审计溢价收入[26]。培养高质量的审计声誉自觉需求应该首先从使政府转变职能观念、探索公司有效治理机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等方面出发来扭转对审计服务的需求观念不规范且不科学状况。其次从提高审计服务需求者的整体专业基本素质、重塑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平衡审计需求在国家、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分布格局等方面出发。在培育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方面下大力度,因为相对于小规模的投资对象而言,作为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更会偏好于股票的所有权问题,持有股票不会是简单地从短期利差的赚取上得到投资满足心理。基于此,他们更是会对审计信息的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对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有更强烈的动机。
..........

第 6 章   结论 
在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形势下,学者们对于独立声誉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在资本市场上,作为信息披露与保障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被社会公众授予了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独立的审计信息的权利,因此事务所以信任为核心的审计声誉的提高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声誉机制内部应该形成良性循环,以此促使声誉的物质效应能够充分发挥。但是,在现实的中国审计市场上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发达的市场环境,声誉的综合价值与声誉机制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基于此,如何投资并且长期维持审计声誉成为我国审计市场的着重发展方向。为了本文后面的论述奠定基础,首先从审计声誉相关理论出发,从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声誉内涵着手,由此分析了审计声誉的内涵与内在价值,并对保障声誉发挥效用的声誉机制的构成以及运行衔接链条进行了剖析。同时本文也初步探索了审计声誉测量指标体系并且结合中国审计市场的现状解释审计声誉机制当前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针对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个审计行业提出了完善审计声誉的措施,以此重塑对审计职业的信任感,为改善审计市场整体声誉水平提供可行性的思路。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f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