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以农时为线索的北宋北方地区农家的生产和生活节奏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01 14:54

【摘要】 本文旨在以农时为线索,考察北宋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和生活安排。北宋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下,农业生产安排的主线由粟、麦、豆、稻、黍这五种主要农作物决定,而这五种作物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即农时也就形成了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时间表;与之相对应的,农家的生活安排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受农时早晚紧疏的影响,在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此外,由于农业立国,社会的各种事务也都打上了农时的烙印。第一部分对北宋北方地区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具体交待了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状况,论述了五种主要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种植管理,指出了农家能够选择的作物种植安排时间。大致勾勒出北宋北方地区农家生产的时间安排表,得出结论:农家的生产有农忙和农隙的季节性变化。第二部分具体论述农家每天和四季的生产劳作情况,农家的生产不仅有规律的顺时而作顺时而息,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农时,农家生产是一副秩序井然而错落有致的画卷,在不违背社会大的农业时间表的前提下,自主地安排自家的生产。蚕桑之事作为农家劳作生活的延续,在农家的劳作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时间也要作为农时的重要参考。第三部分从节日入手,探讨农家生活对农时的遵循。节日的时间设置和欢庆程度可以看出农时紧疏对农家生活安排的制约性。民间嫁娶的时间、农村市场的集散时间也反映出农时对农家生活安排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农时对社会事务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农时对教育、赋役制度、劝农的时间、诉讼时间以及战事的影响,凸显了农时在整个社会中的制约作用。结语指出了农时是贯穿农家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线索,这不仅是北宋北方地区的特征,也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特征。农家对农时的遵循保证了农家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人们能够慢下来享受生活,同时也有其弊端,容易造成农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 

【关键词】 农时; 北宋; 北方; 生产; 生活; 


一、    北宋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

 

北宋时期的北方地区①与现代意义上的北方地区②不完全相同,行政区划范围大为缩小,本文以神宗元丰八年制定的二十三路行政区划③为标准,对其中属于北方地区的行政区域进行考察。农家在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对应中存在着一条以农时为主线的潜在规律,而农时又以农家主要的农业生产为根据,我们首先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水平等情况做一简单地概括,从中寻找出农时的形成依据。

 

(一)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决定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环境不仅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而且影响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耕作制度、区域分异乃至农业生产技术措施。”④其中,气候、水文、地形和土壤是北方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气候条件影响了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太阳辐射量、温度、水量三大因素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种植类型和经营管理,是农时的客观依据。气温寒暖波动,“它直接影响到食物生产结构的调整、种植制度的变革、农作时宜的变动”⑥。太阳辐射量主要受纬度和地势高低决定,在北宋这个时间段内,基本上没有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它的温度和降水分配有极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在整个北宋也有阶段性的差异,是引起农业变化的主要诱因。在北方地区,冬季的寒暖成为判断气候寒暖的重要标杆,物候的变换显示了寒暖的变化。对北宋气候变迁状况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历史气候学家竺可桢认为中国 11 世纪变冷,12 世纪初寒冷加剧①,但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修正,葛全胜等认为宋代总体上还是暖干气候,11 世纪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约 0.3~0.4℃,“但其早期也有过几次短暂的寒冷阶段。”西北东部地区气温进一步转暖。直到北宋末期,才有明确的转冷迹象。②在这种气候下,适合的农作物才有生存的条件,气候的寒暖变化也势必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如农区向北扩展、北宋时黄河流域水稻种植的恢复、南方地区熟制的变化、粮食亩产量的增减③。北方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的 80%集中在夏季的三个月,期间常有暴雨。这就决定了农作物对降水的依赖性,相对耐旱和主要在夏季生长的作物才更适宜在北方种植。总体上说,五代至北宋时期,我国气候偏干。西北地区干湿变化也与东中部地区基本一致,11 世纪前相对湿润,之后长期偏干。华北地区 10 世纪相对湿润,之后相对变干,1150s~1100s 旱情显著。④这种情况下,因天然的降水和河流水无法满足农业的需求,农作物的灌溉问题极为重要。对北方农业的经营中,灌溉也是农事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步骤。相较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水利工程除治理河患外,多以满足农作物的用水为重点,而南方则以防涝为重点,且从水利设施的兴建和维护的时间也可以看出对农时的遵循,兹不详述。

 

(二) 北方诸路的农业生产水平

到了宋代,此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数千年历史的积淀下仍保持着雄厚的基础。北方地区属于旱作农业区,除个别地方适合种植水稻,大部分以粟、麦、豆、黍的种植为主。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北方诸路的平原和谷地大都采用精耕细作的集约经营,一些山居还存在着粗放经营。一般来说,两种经营方式之下的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度不同,造成他们的日常农事活动就不同,进而影响了不同的生活,他们的共同点却是对农时的遵守。为行文方便,以“路”作为研究单位,大致描述一下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 开封府:开封府是北宋都城,水陆交通方便,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流经,地势起伏不平,岗地众多④,但土层薄,还有大量盐碱地,不宜种植业的发展,“都城土薄水浅,城南穿土尺余已沙湿”①。 京东路:大致是今山东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土地沃饶”②,其中中部地区条件最好,沂州(今山东临沂)“其民杂有桑麻之业,其田兼备鱼稻之饶。”③潍州、密州和齐州(今山东济南)也多沃土,桑麻披野,苏轼有诗云:“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潍州首县)。白河翻雪浪,黄土如烝面。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④“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⑤徐州则适合稻菱,还有麦的生产,“土膏地润,足蒲鱼,宜稻麦”,⑥“地宜宿麦,一熟而饱终岁”⑦东部地区的登、莱二州(今山东蓬莱、莱阳),土地质量差,农作物种植的条件不佳,苏轼知登州时言:“臣所领州,下临涨海,人淳事简,地瘠民贫”⑧。西部地区则因地势低洼,在雨季常受开封府界的积水侵扰,不少土地难以利用,“济、兖间素多闲田”⑨。但其中也别有乐土,如济州(今山东金乡)金乡县,“凡九谷果蓏,土有宜有不宜,此咸宜”⑩。 京西路:主要位于黄淮平原,且西部多山,东部多水。具体来说,京西南路大部分是山区,许多地方未经开发。但较北的邓州、唐州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这两地人口分别为 297550 和 202172 口11,其他南路诸州以不足十万人口的居多,足见此两州的农业发展水平。京西北路的自然条件普遍较好,洛阳是宋之西京,“泉干土沃,风和气舒,自昔至今,人乐居之。青山出于屋上,流水周于舍下,竹木百蘤茂。”12可见是十分适宜农业生产的。孟州号称“小江南”13,蔡州、汝州、许州的土壤也都比较肥沃,尤其是颍州最为富庶,“地濒淮、颖,厥土良沃,水泉鱼稻之美,甲于近甸。”

 

二、    北方地区农家的劳作

 

(一) 顺时而作

农事为先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生产水平和主要农作物基本决定了农家生产生活的活动主线,对处于这个大环境下的基本的生产单位——家庭①的研究是有必要的,从中可以更加细致具体的看出农家是怎样围绕农时进行生产生活的。劳作生活可以作为生产来讲,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也可以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讲。农家的生活节奏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农时的遵循就是一条十分典型的线索,对农事的重视是非常明显的特征。同时,农家的生产生活不仅是有规律的,而且还是十分灵活的,农家在恪守农时的同时有着较大的调节空间,这个空间看似没有章程,实际上是在农时可行范围内的。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国文明就是农耕文明,古人的“三才”理论中,“天时”是重要的一环,顺应天时具体来说就是不违农时。农时,就是适宜作物耕种﹑收获的时节。萧放在《中国人的时间观》中说,“从时间意识的角度看,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时间知觉。农业生计方式是中国传统时间观念发生的基础,因此中国人的时间体系以农时为中心。”②古人的计时方式非常多样,有太阳历、月亮时间和以众多物象为指示的物候时间。其中,以太阳历为基础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计时方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是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写照。传统社会人们日常的时间生活追随太阳起落。③同时,月亮历即阴历也是人们安排日常生活的标准,这样年月计时方式相结合,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安排相结合,是古代中国特有的计时方式。顺时而作、农事为先几乎是中国古代社会一贯遵循的原则,统治者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引导教化臣民不违农时,安心于农业。事实上,民众本身才是最直接的执行者,土地是他们最为珍视的财富,从土地中汲取粮食是他们生存的主要来源,他们比任何人都要关注和重视劳作的效率和结果。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民是自发的天然的怀有一种对农时和农事重视的情怀。

 

(二) 农桑结合 衣食自给

前文说到,农家的生产主线是围绕麦、粟、豆、稻、黍这五种主要农作物进行的,这构成了农民劳作生活的基本内容,对它们的管理构成农家劳作生活的主要旋律。较之于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桑蚕之事是比较静态的,桑树可以自由生长,蚕有固定的生长周期,它的存在不占据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甚至主要是妇女们的主业,它可以在一家一户的内部进行着,不需要社会大范围的合作。不必考虑田地的质量及水利灌溉,也不用担心农具和技术的更新束缚,是一种细活计。漆侠先生指出,宋代已有独立的蚕桑业者存在,他们“以商品粮为生,是脱离种植业为生而成为农业一个分支或其他行业的一个明显的标志。这样,蚕桑业便脱离了种植业而独立发展,成为农业的一个分支。”③它是农家劳作生活的延伸,并不影响整个农业社会依然按照农时作息的主线运行下去,与农业生产方式并不冲突。虽说蚕桑之事不直接反映农时,不直接与土地打交道,但衣食大计,男耕女织,蚕桑之事也是农家劳作生活中必须要安排好的重要事务。“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雉雊麦秀时,蚕眠叶休摘。”农民是精明的群体,他们合理的安排着自己的劳作生活,原上种桑,桑间植麦,互不影响,且正当麦子长成时,蚕也进入了即将休眠的阶段,可以错开农忙的时间差,将粮食的生产和桑蚕之事根据各自的习性安排的紧凑有序,高效合理。蚕桑之事二月已起,“二月起蚕事”④,但由于桑叶未发,三月育蚕子,“三月将扫蚕,蚕妾具其器。”⑤意思是三月间蚕子脱壳成为幼苗,但因北方有些地区此时桑树还未发芽,只能采取人工措施控制蚕子的萌发。“河间老卒云:‘蚕子最耐寒热。腊月八日或二十三日,以新水浴过,至三月间,虽热而桑未可采,则以绵絮裹置深密处,则不生。’”①五月以后,桑树可以采摘,蚕蛹生,“北蚕多是三眠”②,“冰蚕三眠休”③,“蚕生明日,桑或枝叶风突食之,寸二十分,昼夜五食,九日,不食一日一夜,谓之初眠;又七日,再眠如初;即食,叶寸十分,昼夜六食,又七日,三眠如再”④,“这样经“三眠”,为期约一个月,眠后数日成茧,七八天后即可缫丝,北方一般在八月天气渐凉之后开始织绢,“今已涉深夏,民间渐就机织”⑤。

 

三、 北方地区农家的生活..........................................27

(一) 休闲而实用的节日生活 ..................................27

1. 节日的序列与农事的对应......................................28

2. 北宋主要节日与农事的关系...................................31

(二) 其他特殊的日子 ...........................................33

1. 嫁娶的时间..........................................................33

2. 农村市场的集散时间和交易内容............................33

四、 农时对社会活动的影响......................................36

(一) 农时对教育的影响 ........................................36

(二) 农时对赋役制度的规范 .................................38

1. 两税的征收时间...................................................38

2. 征役的时间.......................................................39

(三) 劝农和“放民”的时间 .....................................42

1. 劝农的时间..........................................................42

2. “放民”的时间.......................................................43

(四) 接受诉讼的时间 ...........................................44

(五) 农时对战事的影响 ........................................45

1. 小农经济的自给性和军事策略的保守性..................45

2. “粮草先行”与“因粮于敌”.......................................45

3. 宋辽作战的时间选择............................................46

 

四、    农时对社会活动的影响

 

(一) 农时对教育的影响

宋代重文抑武,读书受到特殊的尊重,科举制度日趋完善,门第限制的取消和科考程序的严密,使得一些贫寒子弟也能通过科考之路求取一官半职。在这种情况下,教子读书做官被许多人视为振兴门户的必经之路。就北宋农家而言,科考不失为一个改换门庭的捷径,“耕读传家”是人们最为理想的家庭延续状态。然而,在经济条件的束缚下,普通农家是很难实现耕读并举的,小农家庭供养一个读书人是很重的负担,如北宋苏骐骥立志高远,一心读书,“不治家事”,却被族人讥讽道,“汝世农家,勤治耕桑以丰衣食,汝忽弃业为书生,穷馁无日矣。”他还是有些家财的,在景德中契丹南侵河北,盗贼纷起的情形下,“尽散家财”,①纠合乡曲子弟自保。“居贫废文字,铫鎒学苦耕。怪子独伶俜,久与地力争。”②晁补之出自名门世家,后居贫苦耕,连文字之事也不能随心所欲。这样家境的农家况且被人讥笑,一般的农家温饱尚未满足,自然不会在读书上投资。这并不等于农家不对其子女进行教育,不过是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的时间不同。就教育方式来看,农家教育是言传身教,主要在家庭内进行,父母和长辈的教育是最直接和影响深刻的。对农家来说,最重要的技艺是对农事的娴熟,耕耘播种之事主要靠经验的流传和手把手的教授,农谚的流传和父子间的合力耕作就是言传身教,同样,女红则是检验女儿家劳作技能的重要标准。“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③耘田织麻是农家常见的家务事,孩童不会耕织之事,也学着大人做些农活。这首诗虽然写于南宋时期,也能反映农家儿女在父辈的劳作中耳濡目染学习耕织的景象。就教育内容来看,治家是第一位的,时人多作文以训子孙。“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莱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④贫寒之家,生计为重,备好菜蔬以度年月才是大事。“文士用心勤读,达则为相为卿。乡农春耕夏种,及时灌溉收成。”

 

结    语

 

农家的生产自然形成了有规律的农时,就北宋北方地区来看,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是农业生产生活发生的背景,农家的生产节奏主要是由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的种植和播种时间所决定,这是从一年四季的时间表来看;农家每天的生产生活也受农事安排的决定,晨起晚睡,侍弄庄稼,一切的家务劳作也是以农事为准;蚕桑之事也不可或缺,解决了农家的穿衣问题。这些从生产的角度勾勒了农家生产的时间主线。对应地,农家的生活和以农家为主体的社会力量都要受这个时间表的影响,整个社会的节奏显现出了以农时为线索的特征。以农家为主体,节日是最能直接反映农时紧疏的表现,节日的时间和庆祝规模就能说明农时的忙闲;而以婚事为代表的人生重要时刻的选择也和农时有很大关系,还有农村市场的兴废等,都是受农时所影响。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活动,是连接农家和社会的重要手段,可以视作是农时的影响对农家本身和社会事务的一个过渡。以社会事务为主体,仍然可以看到农时的决定性。以农时的紧疏为特征的社会事务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从赋役制度、劝农和“放民”、诉讼以至战事等,这些社会中各个方面、不同角度的事务时间安排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农时的制约。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