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以高新技术开发区数据样本为基础的产业集聚效应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05 15:16

【摘要】 自1991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起10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我国高新区内建立的产品出口基地,充分利用园区内产业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各种人力资源、技术等优势,开拓国外新市场,为我国出口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国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前人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先就我国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概述、空间分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而后对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出口贸易的机制进行探讨分析,从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区域层面三个层面分析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测算,最后就产业集聚效应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量化三个主成分和出口贸易的相关性。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聚类分析,可把我国54个国家高新区按产业集聚综合得分的高低,依次分为产业集聚领先型、产业集聚优势型、产业集聚潜力型、产业集聚追赶型和产业集聚后进型五大类。我国国家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等级呈现一个金字塔模式,由于一半以上的高新区产业集聚水平没有达到平均水平,因此总体而言,我国国家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依然较低,不利于我国高新区的整体竞争力的形成和出口规模的扩大。2、高新区内科技活动人员、R&D经费支出等科研资源嵌入,企业数、工业总产值等网络规模的扩大都是影响高新区出口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建设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同样可以推动高新区的出口贸易能力,但效果不如注重科研投入质的提高和规模扩大量的增加所产生的拉动作用。高新区内的企业平均规模对企业的出口贸易能力而言,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就如何提高我国国家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从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区域层面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1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国家高新区已经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名品牌和知识产权、规摸效应明显的企业或集团进驻,但随着高新区产业集聚过程的演变,高新区发展的诸多弊端也相继出现,甚至制约了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尽管高新区巳有一定规摸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但这大多是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的政策来吸引企业进驻,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企业缺乏根植性。当高新区内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等区位优势及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时,区内的一些企业可能会再次流动到政策更为优惠的其他地方。这就使得我国高新区与国际上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区内企业的集聚能力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具有很强的脆弱性。企业之间依据产业链进行分工和合作,通过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来形成企业集群,优化产业组合,进而获得企业集聚效应的能力尚不够明显。

1.2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数据说明和图表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以我国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和考察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出口贸易的机制和产生影响的因素。在本文中,就产业集聚效应对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和因素分析都属于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综合得分,并用计量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力求通过定量分析探讨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通过收集我国国家高新区年的相关数据并制成多种形式的图表,分析高新区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现状和特点,并以空间分布图为辅,进一步对全国高新区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关说明。
................


2文献综述

2.1产业集聚和开发区相关文献
梁绮教授对产业集聚的摸型以及影响产业集聚的形成因素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分析,考察了产业集聚变迁的一个动态过程。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下,她把成本因素加入到了传统的公司选址模型中,突出了在公司选址中,产业集聚的市场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集聚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朱英明对区域发展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是促进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且不同的地区产业集聚的效应是不同的。外商投资的集聚可以推动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行为则能通过发挥外部经济效应,拉动经济落后的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快速形成。

2.2产业集聚影响出口贸易的相关文献
在研究产业集聚和出口贸易的国外历史文献中,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理论都涉及到了这方面的研究。产业集聚理论和贸易理论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其中产业集聚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组织的发展、演变、生命周期,集聚的竞争优势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而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则主要研究产业内或国家间产业内的贸易原因、贸易产品和贸易现象。但新贸易理论与产业集聚理论有着共同的一个理论基础。

3我国国家高新区现状..............17
3.1发展概述................17 
3.2空间分布..............21
3.3存在问题.................................24
4我国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出口贸易的机制分析..................27
4.1高新区的功能定位........................27
5我国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37
5.1评价体系的设定......................37
5.1.1企业层面...........37

5我国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5.1评价体系的设定
人才和技术的获得也离不开物力资源的支持,特别是资金的支持。资金作为高新区发展的发动机,大部分以研发资本的形式投入,其所带来的知识资本的积累是高新产业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研发资本的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平均规模为高新区工业总产值除以高新区内企业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新区内企业所具有的资金、网络等资源的能力高低。鉴于企业规模被认为具有多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相较于小企业,大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新效应,经济效应和产品竞争力,并带动周边产业集群的形成。因此把企业规模也作为企业实力的一个评价指标,选取企业评价规模来反映高新区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5.2数据的选取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布的《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并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可获得的公开版本的统计数据年度不长,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和样本质量,在这里选取数据完整的个国家高新区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这个高新区相对成立时间较早、发展较成熟,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出我国国家高新区的基本情况。由于对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的评价指标较多,很难用单一指标来进行描述,也比较难人为地设置指标杈重。同时考虑到指标之间也可能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失去实际价值。因此本文在这里选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它可以以最小的失去信息的代价来解决上述的问题,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并能够计算出最后的综合得分情况。
...........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结论
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建设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同样可以推动高新区的出口贸易能力,但效果不如注重科研投入质的提高和规模扩大量的增加所产生的拉动作用。高新区内的企业平均规模对企业的出口贸易能力而言,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同时通过聚类分析,把我国家国家高新区按产业集聚综合得分的高低,依次分为产业集聚领先型、产业集聚优势型、产业集聚潜力型、产业集聚追赶型和产业集聚后进型五大类。其中第一类产业集聚领先型的综合得分大于,属于该类型的是北京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很强。这主要源自北京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与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占据技术创新高地的优势。

6.2政策建议
上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新区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企业层面上的科研资源的嵌入水平。作为脑力驱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新区内科研资源能否沉淀、积累和发展是产业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科研资源的集聚能够大力促进高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而拉动高新区的出口贸易水平,而科研资源在这里又可以分为科技人才资本和研发投入资本。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5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